明末大军阀+番外(1350)

作者:东仙轩辕


当晚,刘衍在锦州城的府衙内召开了军议,太子朱慈烺也出席了会议。

刘衍看着在座的众将,陈勋、王越、张义、汪博、苗绍几人坐在前面,各军的副总兵、参将坐在各自上官的后面,心中很是高兴。

大军出关到现在,各部将士的伤亡并不大,可以说远远低于刘衍在战前的心理预期,满清的崩溃速度更是超过了刘衍的预判,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看来满清这个倒行逆施的反人类集团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此时众将纷纷请战,认为大军明日凌晨就应该继续追击多尔衮部主力。

刘衍却笑了起来,说道:“东路军将士一路以来作战密集,各部将士都很疲惫。而且现在国防军第五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都在后方,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咱们再继续赶时间追击敌军,势必会造成兵力上的分散,后续遇到什么事情,兵力再进一步分散的话,难保不会被多尔衮抓住机会翻盘。”

“所以本公决定在锦州城休整两日,同时派夜不收与后方各军取得联系,命各军尽快赶来汇合。”

众将闻言都很诧异,就算有海路军在海州卫、盖州卫一带封堵清军主力,但是以多尔衮部主力大军的兵力,以及困兽犹斗的战力,郑芝龙率领的海路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万一让多尔衮率部突破了海路军的防线,那辽东战局就要发生不可预料的变局了!

于是众将纷纷发表意见。

陈勋说道:“阁老,不如下官率领第一军先进行追击,将多尔衮部咬住,阁老率领主力将士在这边休整也好。”

其余几人纷纷对着陈勋就是一阵白眼:凭什么你率军先走一步啊?

苗绍、张义等人也纷纷请战,要先走一步追击清军。

刘衍笑着说道:“呵呵,大家不用着急,本公预料,多尔衮部逃不掉的,咱们不必急于这两天的时间。”

众人见刘衍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随即便在刘衍的部署下,各军开始在锦州城内外驻防。

陈勋率领国防军第一军在城内驻守,其余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分别在锦州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驻扎大营。

“各军的夜不收要向四周探查情况,重点是向北面探查,要咬住多尔衮部的踪迹不放,为我东路军提供军报消息。”

“是。”

军议结束之后,刘衍在府衙内设宴款待太子朱慈烺,其实也就是一些简单的饭食,毕竟在战时,能找到的庖厨也做不出什么奢华的菜肴来。

酒过三巡之后,刘衍便笑着问道:“大军出关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殿下有和感想?”

刘衍之所以坚持带着朱慈烺出关作战,就是要打好与朱慈烺的关系,为大明的将来培养一个合格的储君,将来在刘衍的心中,大明最合适的政治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大明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该是内阁。

所以一个合格的下一代皇帝,可以大大减少刘衍改良大明政治制度的难度,提高推行成功的机会。

此时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出关之前,本王对于民间疾苦,对于辽东的局势,对于天下大势,都是知之甚少。本王对于这些情况的了解,都是从朝中的伴读大臣处知晓的,那些伴读大臣都是满嘴的圣贤言,根本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听他们一百句,都不如本王出宫亲自看一看来的直接!”

“好!”

刘衍大笑起来,对于朱慈烺的表现很是满意,毕竟朱慈烺才只有十六岁,能有这样的认知,敢于推翻从小就接触的言传身教,的确是非常难得,也非常不容易的。

“殿下能如此说,本公心中非常高兴,看来大明复兴在望,大明又得明君啊!”

朱慈烺闻言顿时脸色一红,说道:“大明有阁老在,才真的是复兴在望!”

当晚,刘衍与朱慈烺尽兴而散。

次日,东路军各部将士休整了一日,并且在锦州城获得了下一批的钱粮、物资补给。

就是在这一天中午时分,许铭、钱樰率领国防军第七军、第八军抵达了锦州城。紧接着,沈拓率领国防军第五军也抵达了锦州城。

两路将士斩获的清军将领首级,以及大量的缴获,都被送到了中军处。

刘衍与朱慈烺前往城中校场内视察了一番,特别是见到了怡亲王巴布泰的首级,朱慈烺更是大喜,当即说道:“本王会亲自上书陛下和内阁,为有功将士请功!”

随后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东路军主力出关后,一支率军驻守山海关的国防军第九军贾洪雨率军抵达锦州城。

贾洪雨率军从山海关行进到锦州城,见到了广宁中前所城、高岭驿、广宁前屯卫城等战场遗址,大军将士都是震撼不已,同时各部将士都是摩拳擦掌,憋足了劲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下战功。
上一篇:兔兔假孕280天 下一篇:大明国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