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856)

作者:狂风徐徐


这份奏折拿出来,意味着东宫的谋划已经完全落空了。

之前裴世矩力劝太子举荐代国公李靖,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因为窦轨自请延州出兵……而之前的人选只有窦轨和苏定方。

若是太子现在举荐李药师,那等于是在否决苏定方,不说会不会与即将回朝的李怀仁起隙,至少要先扇自己一个耳光……就在几天前,太子口口声声都是赵国公比酂国公更适合。

裴世矩闭上了眼睛,自己又输了一次,不过也算不上输,毕竟在某些方面,自己在明,对方在暗,而且主动权也在对方手中。

但有一定是肯定的,李善携大胜之威回京,这已经让裴世矩决定将计划往后推延,苏定方出任主帅其实也无所谓了,梁师都不会撑的太久。

即使到时候苏定方长久驻守灵州也无关大局,因为那时候薛万彻、冯立也应该能回京了……虽然现在有罗艺,但裴世矩对李高迁实在没什么信心。

最终的结局也不出乎裴世矩的预料,李渊命中书拟诏,酂国公窦轨出任延州道行军总管,副总管是延州总管梁礼。

赵国公苏定方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武安郡公薛万彻出任副总管,长史仍然是西河郡公温彦博。

“算算日程,这两日怀仁也该抵京了。”李渊笑吟吟道:“诸公可选定字号了?”

裴寂笑道:“或魏,还请陛下定夺。”

李渊满意的点点头,一般来说,王爵字号,以战国七雄为重,如今李世民占秦,李孝恭占赵,罗艺占燕,韩王是李渊十一子李元嘉,楚王是李渊早亡的五子李智云,齐王是李元吉,现在也就剩下魏了。

“魏以武强。”陈叔达笑道:“邯郸王数败突厥,似应以魏。”

两个嫡子,加上一个因晋阳起兵而被杀害的儿子,再加上如今年幼皇子中最得宠的李元嘉……李孝恭还好说,罗艺八成以后是难以留下燕郡王这个名号的。

本来魏王还想留下来的李渊犹豫了会儿,换了个话题,“司农卿若是出缺,少卿何人?”

“司农少卿为赵元楷、宇文颖。”

赵元楷名声臭的很,要不是他父亲是前隋明相,未必有这个职位,宇文颖是前泾州刺史,就是这厮去年兵败导致梁洛仁率军猛扑仁寿宫,后来还是齐王李元吉求情才得以出任司农少卿,李渊对这两个人选都不太满意。

杨恭仁笑着说:“倒是不必着急,毕竟邯郸王回京需修养,且另有要事。”

“要事?”李渊有些好奇。

“原本邯郸王预备五月迎亲,如今提前到三月迎亲。”陈叔达解释道:“前几日李家请期,定在了三月十二。”

“终于要成亲了。”李渊笑着捋须道:“也该成家,大郎二郎,帮衬一二。”

李建成、李世民都应了声,对视了眼,这个帮衬自然不会是指他们俩,而是指太子妃、秦王妃。

前者琢磨要不要让妻子加恩,毕竟是自己举荐苏定方的。

而李世民却在琢磨,为什么会从五月提前到三月,不可能无缘无故。

第九百九十章 归京

大唐武德九年正月二十一。

再一次回到这座长安城,李善心中百感交集,第一次被逼着随军,山东初展身手,第二次是远赴代州,塞外风云烈烈,第三次是去陇州,不意出现了与原始空差异最大的变化,现在是第四次。

从一个无足轻重的棋子,到拉开正式与裴世矩开战的序幕,再到如今隐隐要落幕……

从被逼着随军,到为避开夺嫡旋涡而无奈出京,再到如今离开已经有些念念不舍的战场,此刻的李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如果没有意外,自己只怕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战场了。

如果没有意外,接下来几个月内,梁国很可能会被剿灭,天下除了突厥再也没有敌手了,等到他日征伐突厥,苏定方、张仲坚、侯洪涛都很有机会,就连刘黑儿也有机会,但李善自己很难有机会了。

“也好,也好。”李善低低呢喃,“悠闲度日,不正是自己企盼的吗?”

“怀仁兄?”身边的张文瓘没听清楚问了句。

李善笑了笑,“可还记得前年你我回京?”

“自然记得,西河郡公、郢国公、霍国公于长乐坡出迎。”张文瓘饶有兴致的猜测,“此次怀仁兄功勋犹胜前岁,不知这次是谁出迎。”

李善对此也很好奇,上一次是两位中书侍郎温彦博、宇文士及加上柴绍这位十二卫大将军出迎,这一次会是谁呢?

宇文士及或许有可能,但柴绍如今节制北衙禁军,不能随意出京,温彦博还在百泉县呢。

前方范十一驱马奔来,“郎君,裴相、江国公并太子洗马、凌公于五里外出迎。”

李善嘴角咧了咧,从后面赶上来的李昭德啧啧两声,本来李乾佑是不准备放他回长安的,但这厮听说李善要提前迎亲,非要跟着回来做傧相。

张文瓘也忍不住羡慕,虽然裴寂依附东宫,而且现在头上又多了个李世民这个尚书令,但依旧是对陛下有着极强影响力的宰辅,江国公陈叔达也是得陛下礼敬的宰辅。

两位宰辅出迎,这样的礼遇……也就比武德四年秦王扫荡中原回京稍差,当年是李渊亲自于长乐坡迎接的,而魏征、凌敬分别是太子、秦王的心腹幕僚,他日不管是谁登基,这两个人至少有一个必然位列宰辅。

换句话说,这次出迎是三位宰辅……如果是李世民登基,说不定还是四位宰辅呢。

一旁的王君昊向刘黑儿小声解释,而张文瓘偷眼看了看李善,这次出迎的人选显然是泾渭分明,两个东宫的,两个秦王一脉的……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而李善却在琢磨,李渊是迫不得已还是有意为之呢?

上一次是三省副官出迎,这一次换成宰辅出迎,这倒无可厚非,六位宰辅中大都立场分明,但李渊偏偏没有选择完全中立的中书令杨恭仁,而是裴寂、陈叔达。

而且还带上了与李善有旧,偏偏又分别是太子、秦王心腹的魏征、凌敬。

李善叹了口气,他已经知晓苏定方正式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的消息了,考虑到是太子举荐的,李渊这一手显然是有试探的意味的。

对此,李善并不失望,也不觉得李渊的试探是在怀疑什么,这是上位者的本能……他只是希望他日一切揭晓之后,李渊不要吐血。

越来越近了,数百骑兵虽缓缓而来,但大战归来,挟风雷之势,裴寂、陈叔达对视了眼都没吭声,身后的魏征赞道:“邯郸王常身先士卒,故亲卫均愿效死,当有此等威势。”

“无秦王之勇武,却频频行险。”凌敬摇头道:“此次便是个教训,若非侥幸,难破萧关,当是全军覆没之局。”

裴寂、陈叔达也很无奈,他们俩虽然立场不同,但毕竟都位列宰辅,总是要讲点牌面的,而后面那两个却是针锋相对,就今日所见,几乎一开口就是唇枪舌剑……不过魏征、凌敬当年在窦建德麾下也是同僚,据说那时候就不对付。

裴寂、陈叔达驱马率先出列,李善远远下马步行,行礼道:“怎敢劳烦裴相、江国公联袂出迎,实在太过。”

“怀仁力战数月,更于风雪中奔袭百多里攻破萧关,某与子聪不过多走几步罢了。”裴寂握住李善的双手,笑道:“本太子殿下有意亲自出迎……”

“不敢不敢。”李善脸上笑容有些苦涩,有必要如此迫不及待吗?

一旁的陈叔达淡淡道:“如此大功,宰辅出迎亦寻常事,怀仁如今颇有秦王风范。”

李善无语了,现在朝中局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不敢与秦王相较……”李善勉强保持着笑容,看向后面的两人,“凌伯,玄成兄。”

凌敬微微颔首,而魏征一脸晦气……当年初见,李善就以姻亲关系非要与四十多岁的魏征以兄弟相称,当时是为了恶心李德武,但之后就成了定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