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778)

作者:狂风徐徐


李客师轻声道:“或能从凉州、延州两路出兵?”

延州那边是走秦直道,绕行攻打灵州,凉州是隶属陇右道,能直接攻打会州、灵州,李善在心里权衡,笑着点头道:“伯父说的是,不过不急于一时,今夜设宴,当得一醉。”

今夜大宴全军,行赏那是朝中乃至于李渊的事,但论功,身为主将的李善最有资格。

李客师起身告辞,嘴里却在笑着说:“此语不可为定方听得。”

“哈哈哈!”李善大笑,苏定方在军中朝中都被视为有细柳之风,光是这几日就鞭挞了好几个贪酒的小校。

黄昏时分,巨大的篝火陆续点燃,大块的羊肉,一坛坛的美酒如流水一般被送来,士卒无不眉开眼笑,在喝酒吃肉的同时,无数人的视线投向中军处。

李善笑吟吟的坐在主位上,说出的第一句话让所有人大为意外,“段志玄呢?”

虽然此战立功,但因为违背军令,段志玄被罢免了骑兵副总管,虽然因为身有爵位出席,但位置很靠后。

很快有人将段志玄拉了出来,李善拿起筷子点着这厮,“此战你段志玄冲阵有功,负创多处犹奋勇进击,缴获汗旗,此刻论功,不可缺席。”

段志玄嘿嘿一笑,“拜谢殿下。”

“然你段志玄违背军令,今夜无座。”李善继续道:“罚你今夜为众人斟酒,可有怨言?”

“绝无怨言,绝无怨言。”

李善指了指面前桌案上,等段志玄端着坛子来斟酒,才看向众将,“此战大捷,非一人之功,士卒用兵,众将奋勇,今夜当论功,若有不妥之处,当即点明。”

“酂国公窦士则,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独领左军,功为一等。”

“淮阳王李道玄,独领右军,抢占要道,不使突厥迂回,功为一等。”

“西河郡公温彦博,打理后勤,使军中粮草、军械无虞,功为一等。”

窦轨、温彦博、李道玄这三个人被列为一等,众将都没话说,要么独领一军,要么打理后勤,而且都相对来说地位比较高,一个外戚,一个宗室,一个中书侍郎。

“临济县公阚棱,率陌刀队进击,刚猛无双,破阵犀利,功为一等。”

阚棱功为一等那是应该的,如果不是陌刀队的进击,唐军很难取得这样的胜果。

四人落座之后,李善看着段志玄去斟酒,才继续道:“宁州刺史胡子忠,前有坚守防线,不使突厥南下,后冲锋陷阵,马前无当,功为二等。”

“泾州刺史钱九陇,独领后军,又兼责中军,功为二等,此外骑兵总管苏定方以下,冯立、张仲坚、段志玄均为二等。”

“众位安坐,且让段志玄为诸位斟酒以贺……”

“殿下不公!”

众人都意外的转头看去,站在空地上的宁州刺史胡演满脸忿忿,一旁的钱九陇扯了扯衣袖,“子忠……”

胡演甩开钱九陇的手,上前几步,“殿下前日方言,不以派系有别,今日却亲疏有别!”

温彦博斥道:“子忠自觉应列为一等?”

李道玄听出了点味道,笑着问:“只怕不是为己叫冤吧?”

“张仲坚独领前军,数度破阵,苏定方为骑兵总管,纵横沙场,破敌追击,均功勋累累。”胡演放声道:“此二人均应功为一等,殿下却因亲厚而不公,列为二等!”

李善按了按眉心,索性转头问:“定方兄、三郎如何说?”

“并无不公。”

“并无不公。”

苏定方是心里有数的,自己已经是十六卫大将军了,爵封国公,还要那么多功劳作甚?

在秦王登基之后,自己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那时候李善八成要隐晦自身,而秦王很可能会以自己为方面大将。

再说了,功劳太多,回头说不定又要被东宫拉拢……而这方面的事是他一直不愿意掺,也是他不擅长的。

至于张仲坚,蹉跎了二十多年,跟着李善不过一年,从一介朔州兵曹参军到现在的左监门将军,爵封县公,不说满足但也很清楚自己这一切是怎么来的,至少不会在这种场合表达出对李善的不满。

胡演愣在那儿半响都说不出话来,李善端着酒盏起身,笑吟吟道:“他日收复三州,擒梁师都、梁洛仁于御前问罪,尚有建功之机。”

将酒盏塞到胡演手中,李善端起另一盏,高举朗声道:“此战大胜,当以酒贺,阵亡士卒,当以酒赠,诸公,共饮之!”

将半盏酒倾到在地上,众人举杯一饮而尽,当夜大宴,除却苏定方、张仲坚之外,无人不醉。

第八百九十一章 难题(上)

皇城,中书省。

中书舍人崔信坐在角落处有些心神不宁,刚刚听闻军报入宫,也不知道是胜是败,自己那位未来女婿也是真够能折腾的,启程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不可速胜,需徐徐图之,结果刚刚抵达战场就猛攻不休。

关于泾州的战事,如今是满朝最关心的话题,最近这几日,时常有人登门拜访,甚至跑到中书省来与崔信叙旧……嗯,小部分是因为这场战事的重要性,毕竟如果邯郸兵败,突厥兵锋就能长驱直入了,甚至朝中已经将部分河东兵力调入京兆。

但大部分都是东宫一脉,他们有的是受指使,有的是自发……如果邯郸能败突厥,那将意味着不仅仅是眼前一战,再往后往后往后,秦王很可能再也没有重返战场的可能性了。

这对东宫来说,是个好消息。

对此,崔信在面对韦挺、赵弘智、徐师谟以及崔昊等人的时候,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流露异样的神色……你们居然还在盼那小子投入东宫,或者指望他持身中立吗?

人家早在声名鹊起之前就投入秦王麾下了,这几年完全就是在玩你们啊!

“观国公,密国公。”

路过的杨恭仁、封伦脚步匆匆,突然停了下来,笑着看向崔信,前者道:“放心,是捷报。”

崔信大大松了口气,才发现额头上已经泌出一层汗珠。

出了中书省,封伦叹道:“清河崔氏倒是好运气。”

“如此人杰。”杨恭仁笑道:“若非被抢先,某亦愿之。”

封伦瞄了眼这位前隋的同僚,杨恭仁在前隋就已经身登高位,隋炀帝巡幸江都,留下几位重臣共掌朝政,除了名臣苏威、宇文述,还有杨恭仁、裴世钜。

的确有些可惜,封伦想起两年前齐王试图以弘农杨氏女招揽李善,可惜稍微迟了一步,那时候《爱莲说》已出,李善与崔家虽然还没有定亲,但已经没有其他可能了。

之后齐王妃与朱氏在东山寺闹了一场,基本上断了齐王招揽的可能,再往后天台山一战,齐王已经失去了入主东宫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性本就很小。

脚下不停,封伦在心里深深叹息,自己已经年近六旬,投唐得封国公,却没想到被卷入如此惨烈的夺嫡之争中,这可比前隋杨勇、杨广的夺嫡惨烈太多了。

封伦这两年一直在心里盘算,太子对旧臣颇为怀柔,而秦王更信重本朝英杰,但偏偏自己兼任天策府司马,这已经够乱了,结果又冒出了个将自己把柄拽的死死的齐王。

“杨卿、封卿来了。”李渊大笑着招手,笑的脸上皱纹沟壑纵横都不能看了,“怀仁于泾州大败突厥,斩首逾三万!”

李渊就差手舞足蹈了,起身高声道:“此战之后,阿史那尚有胆否!”

已经知道是一场大捷的杨恭仁、封伦也不禁动容,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据,因为胡人依仗快马,就算败北也有很大的机会逃窜四散,使唐军很难扩大胜果。

武德五年,颉利可汗寇河东,襄邑王李神符在汾水小胜一场,大张旗鼓的向长安报捷,战果是斩杀突厥五百人,俘虏战马两千匹。

就算是去年李善三破突厥,将颉利可汗杀的那么惨,斩首也不过万余而已,而泾州一战,斩首三万,这是个足以令满朝震惊的数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