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1181)

作者:狂风徐徐


“怀仁。”略有几分憔悴的杨思谊叹了口气,“还要多谢怀仁。”

杨思谊的父亲杨恭仁虽然是被逼附逆,但无奈他身边还有不肯附逆的萧瑀、陈叔达做对比。

杨恭仁罪责难逃,但因为李善出面说情,李渊只问罪其一人,未有问罪其弟杨师道、其子杨思谊。

“陛下如何处置?”李善低声问道。

“流放蜀地。”杨思谊脸上带着苦涩,“今日是来拜别怀仁,明日启程。”

显然杨思谊是准备陪着父亲一起去蜀地了,一旁的李昭德也叹息了声。

最近几个月来,先是仁智宫谋逆事件,后有废太子谋逆,朝中官员都少了两三成……李昭德的父亲李乾佑若不是李善求情,搞不好也会走一遭。

聊了会儿后,李善那边又有客人要招呼,杨思谊远远看了眼,苦笑道:“不幸中的大幸,幸曾与怀仁结识为友。”

李昭德和一旁的房玄龄长子房遗直、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以及高履行等人都点头赞同。

李善在草原上的名声可止小儿夜啼,但在长安内的名声向来非常好……特别是最近两年。

李善在仁智宫事变后将魏征送去了岭南,将薛万彻送去了代州,甚至将没什么交情但曾经是旧部的冯立送去了灵州,就是为了不让他们卷入夺嫡。

李乾佑的起复,对杨思谊的护佑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这如何不让人佩服呢?

一直到了夜间,李善才在侧屋坐定,与马周两人吃着羊肉汤饼。

“陛下还真的让你去河东?”马周有些意外,“突利可汗应该快要退兵了吧?”

“若是擒杀都布可汗,那突利可汗就要一家独大了。”李善嗤笑道:“但难度太大,雁门关、飞狐径如今还在突厥手中,突厥随时都能遁走。”

“所以陛下想让你试一试,能不能大败突厥,甚至擒杀突利……”马周说到一半住了嘴,用诡异的眼神打量着李善,“数年不见,如今你倒是……”

“嗯?”

“你不肯出手……”马周啧啧道:“即使李药师能生擒都布可汗,只怕也不得不放归。”

这是在说李善不肯去河东,就是要让李靖捞不到战功……这个想法也太阴暗了,李善翻了个白眼,他不肯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突利可汗应该很快就要退兵了,自己去河东说不定连根毛都捞不到。

李善将碗里的羊汤喝完,丢下筷子,“后面的日子就要靠你自己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李善不准备在将来再大展身手……韬光养晦才是正经事。

凌敬已经是宰辅了,张仲坚独掌灵州军,苏定方如今虽然是闲职,但也必然得以大用……至于马周,只要李善韬光养晦,想必李世民是肯用的。

至于能爬到什么位置,那就要看马周的能力了。

“想什么呢?”马周也放下筷子,“去岁母亲患病,还是老夫人延请名医,还要谢过。”

“分内事。”李善心不在焉,随口道:“长孙辅机……”

“长孙无忌?”马周有些意外,“你与他……”

“没什么。”李善摇摇头没有解释什么。

以李善数度救驾的大功,只要不作死,日后不沾染兵权,基本上问题不大。

唯一可能会出麻烦的就是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货可不是什么好鸟。

李善清晰的记得,在李世民死了之后,长孙无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手制造了房遗爱、高阳公主谋逆案,不说吴王李恪了,就连薛万彻都被牵扯了进去。

事实上房遗爱谋逆案牵连极广,除了李恪、薛万彻之外,江夏王李道宗、柴绍次子柴令武与其妻巴陵公主、李渊六子荆王李元景、蜀王李愔、房遗直全都倒了霉,不是被斩首就是被流放。

而长孙无忌宿命中的对头是个女人。

但这一世已经不会有所谓的武则天了,今日隔壁的杨娘子带着三个女儿来串门……李善早就打定主意了,这个小娘子,要么是自己,要么是儿子,总归是要收下来的。

没有了武则天,长孙无忌未必会在短暂的手掌大权后就迅速倒台,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偏移。

不过李善记得,贞观年间,长孙无忌一直被排斥在政治核心之外,只担任闲职而已。

李善在心里盘算,记得李世民应该是贞观二十多年病故,算不上长寿,自己只要不再被牵扯进下一次的夺嫡,只要提防长孙无忌,余生应该无忧。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再度统兵

十月十六日,在李善回到长安的当日,被困于泾河北侧的万余突厥人连续三次猛攻,但始终没能成功突围。

围困突厥的唐军兵力如今已经超过了六万,密密麻麻的将突厥人包围。

十月十七日,都布可汗阵前请求叙话,柴绍位于后方,临阵的泾州道行军副总管李靖没有理会。

对于李靖而言,绞杀这支突厥兵力,生擒或者擒杀都布可汗,是他迫切需求的。

要不是有柴绍、杜如晦、房玄龄、凌敬等人在,李靖很难指挥得动麾下的将领……虽然苏定方、刘黑儿这些人不在,但对他不爽的将领大有人在。

就在战事如火如荼中,一直在泾阳县的太子李世民终于回到了长安,并且直接在延寿坊的魏嗣王府门口下马。

李善行了一礼之后就抢先问道:“三姐呢?”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没好气的哼了声,“三姐入宫了……否则父亲应该是召你入宫觐见。”

“说来说去,还是三姐心疼小弟。”李善哈哈一笑,延手道:“太子殿下请。”

李世民先依礼拜见了朱氏,在一位母亲面前将儿子夸得天上没有地下无双的,饶是朱氏也不希望李善再上战场,也不由得喜笑颜开。

“老夫人颇似母亲。”李世民在侧屋坐定后,第一时间如此说。

李世民的母亲穆皇后窦氏虽然早逝,但却幼年就见识不凡,名声远播,又性情刚烈,的确与朱氏有些相似。

侧屋内,李世民与李善相对而坐,一旁的下首位坐着马周。

“早闻雀屏中选故事。”李善笑道:“陛下、太子均善射。”

当年窦氏选婿,屏风孔雀,唯独李渊两箭中睛。

“怀仁不也善射吗?”李世民轻笑道:“当年顾集镇外一箭射落汗旗,令人叹为观止。”

这话题转的……李善无奈的苦笑了两声,诚恳道:“殿下,休养生息,三年后必能覆灭突厥,何必急于一时?”

大不了放走都布可汗就是,只要他回去,突利可汗就不能完全掌控突厥,而经历了这一战,突厥可以说元气大伤,薛延陀已经有了抵抗突厥的能力。

坐观草原内乱,休养生息后再行出兵,这是最稳妥的策略……但如果绞杀都布可汗,然后大军往河东,意欲大败突利可汗,成功几率实在不大。

更别说擒杀突利可汗了,这种几率差不多是彩票级别的……雁门关、飞狐径如今都还在突厥的控制中,突利可汗想遁走,再轻松不过了。

“孤也如此想。”李世民脸上泛起愁容,低声道:“但父亲却不是如此想的。”

李善有些懵懂,在军事上,李渊是绝对相信李世民的,那为什么非要坚持呢?

但下一刻,李世民就说出了原因,“两载内,先有仁寿宫,后有仁智宫,长兄四弟皆谋逆,父亲心伤,近日颇有疲态,意欲近年退位。”

李善这下明白了,李渊这是要退位做太上皇,让李世民登基了……也的确如此,如今李世民的势力已经进入朝堂,连宰辅都拿下两个位置了,李渊不仅没有任何阻拦,甚至是推波助澜。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这个大唐的开国皇帝所想的无非是史书上那一笔,如果能擒杀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即使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再覆灭突厥,那大部分的功劳还是要归属在李渊的脑袋上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