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343)
作者:洗澡的兔子
怎么回事?
刘牢之低头一看,登时吓了一跳。
他虽然是个征战无数的大将军,什么惨烈血腥的场面都见识过,可还是被眼前的惨相给震惊了一下。
那小兵疼痛难忍,也自知在士兵们的围观下,刘牢之是肯定不会动手的。
求人不如求己,还不如自我了断来的痛快!
他忍着剧痛,狠狠的闭上了眼睛,与那脓肿的眼睛同时紧闭上的,还有那小兵的嘴巴。
本来以他现在的伤情,这张嘴已经难得的可以算得上是他这张惨淡的脸上,唯一完好的一块地方了。
如今也紧紧的闭着,或者可以说是死死的咬着!
那小兵找寻到自己舌头的准确位置,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这已经是他并不算光辉的人生中,可以做的最后一个决定了!
投军之前,他不过是京口一地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农夫,家中原本还有兄长,比他更适合投军。
可是他却还是要逞强,抛开了兄长,自己去投军了。
那个时候想的很好啊,建功立业,有大成就,衣锦还乡,最重要的是还能赚钱!
拿军饷,立军功,当大将军!
可是,理想很辉煌,现实很惨淡,你再看看现在,他不过是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兵。
三个月过去了,不但是一个奖赏都没有拿到,他不过是北府兵里最无足轻重的一个小兵而已。
谁认识他?
谁又关心他?
到头来,不过还是要自己结束自己的性命。
无耻氐秦,居然都不肯给他一个痛快。
不死在敌军手中的士兵,更是毫无价值了!
北府军自有章程,杀敌有赏,战死士兵的家属也有抚恤,虽然数目不多吧,可那也算是他从军一场的证明了。
可是现在,小兵身受重伤,不只没能得到他想要的奖赏,甚至还将自己结果了性命。
罢了!
毁灭吧!
那小兵抵住舌头,猛力咬了下去。
只一下,舌尖就彻底断开了!
“快!”
“快来人!”
“他咬舌头了!”
直到鲜血从小兵的嘴里不停的流出来,好像水柱一般,刘牢之这才发现,在小兵松手的这一个瞬间,他做了什么。
咬舌自尽!
他居然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在原本已经如此痛苦的情况下!
刘牢之一把拉住他,大声呼救,但一切都已经是枉然,只有几个弹指的功夫,小兵就抽搐着,蹬直了腿。
“将军!”
“将军这该怎么办?”北府兄弟们焦急的凑上来,手忙脚乱,他们知道这些躺在地上气息微弱的人,不只这一个小兵,很多这样的伤兵可能都无法得到救治。
不是时间不允许,而是没有这个救护的条件,最后他们将要面对的,不过都是死亡而已。
但是他们还是想再努一努力,都是同袍兄弟,小兵的今天,或许就是他们的明天,或许都挨不到明天。
战场就在眼前,硝烟还未散尽,氐秦恶贼还没有放弃抵抗,战车里的这些士兵根本就没有几个能活到明天!
刘牢之叹了口气,将那小兵的双眼合上,轻轻的,温柔的,古来征战几人回!
又一个好儿郎丧生在这襄阳城下!
“他叫什么名字?”刘牢之看着少年惨淡的面容,沉沉的道出这句话。
“禀将军,他不过是京口的一介农夫,家里也是世代务农,没有大名,只有个诨名。”
“叫路狗儿。”
狗儿?
这倒还真是个诨名了!
田野乡间出生的孩子,父母也大多没什么文化,更是大字不识一个,于是生了孩子就按照田间可以见到的东西来取名。
若是儿子,就叫狗儿、猪儿,若是女儿,便是花儿、草儿一类。
“记住我的话,京口路狗儿忠孝节义,为国死难,特赐一等爵位,家口免租赋。”
“刘将军!”
听的这番话,小兵们顿时激动了。
几个没受伤的士兵自觉簇拥到了刘牢之身边,刘牢之的慷慨,让士兵们都看到了希望。
他们跪在地上,咣咣扣头。
“将军的大恩大德,属下们永生不忘!”
“属下们替狗儿谢过将军,属下们定当奋力杀敌,以报答将军大恩!”
“快起来,都起来。”
刘牢之示意,小兵们纷纷起身,牢之抚了抚胡须,一脸欣慰。
“兄弟们愿意跟着我刘牢之做事,某荣幸之至,不过,兄弟们也要记住一件事。”
“我们北府兵能有今天的局面,在大晋独步一方,受到朝廷的尊重倚仗,都要感谢一个人。”
众人的热情全都被刘牢之调动起来,热情洋溢的看着他。
刘牢之继续说道:“那就是谢将军。”
第410章 跟着谢将军有面子
“若是没有谢将军,北府兵根本就不会建立起来,更不能打出今天的赫赫名声。”
“我想,兄弟们投奔北府,也都是因为听到了北府的好名声,明白大晋境内,只有跟着北府才能够打胜仗吧。”
“是!”
“将军说的没错!”
士兵们纷纷点头,完全同意刘牢之的说法,他们就是奔着北府的名声来的。
当兵打仗,士兵们的心愿自然都是打胜仗了,天天吃败仗,难道是有特殊癖好?
荆州老桓:我有理由怀疑你们在内涵我!
“所以,兄弟们上战场也要记住,我们今天上阵杀敌,是为了保卫大晋,重夺故土,更是为了谢将军!”
“只有我们打胜仗,不断的打胜仗,才能报答谢将军对我们的维护之恩!”
“我们要用一个又一个胜仗来为谢将军在朝廷上争脸面,这样谢将军在朝廷上说话才硬气,才能给我北府争取更多的奖赏!”
“北府兵有了奖赏,我们当兵的才能拿到奖赏,谢将军吃肉,我们才能跟着喝汤!”
突然之间,刘牢之就找到了感觉,他站在蛤蟆车里,为了不蹭到头顶,只能将兜鍪取下来。
他向着懵懂的士兵振臂高呼,一番谢将军好,大家才能好的言语,学问人听起来或许会觉得悖逆无比,捏着鼻子摇头叹气,叹息刘牢之果然是将门出身,没有体面。
可是对待大头兵,刘牢之的这一套吃肉喝汤的理论却非常实用,这些新兵都是从各地临时征召的,在从军之前,他们不过是乡间最普通的农夫,甚至有些人连农夫都不如。
四处游荡的流民有之,山上下来的偷儿,劫匪有之,只要孔武有力,愿意投军的,北府也没那么挑剔,都可以接收。
对于这些人来说,切实的看得见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那些豪言壮语大道理是说给懂道理的人的。
贫苦乡民而已,道理讲的再多,能吃吗?
能穿吗?
既然不能,那还讲它做什么?
莫不如直接向他们申明厉害,尤其是要让士兵们谨记一点,他们跟随的人是大晋境内实力最强的将军。
跟着谢玄有面子,还有钱拿,这样士兵们在战场上才有力气拼命杀敌。
谢玄强势,他带领的北府兵才强势,可以从风雨飘摇囊中羞涩的大晋朝廷榨出更多的油水来。
钱财不是虚的,那才是最实在的。
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大晋境内,唯二称得上是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北府兵和荆州兵了。
北府有钱,又受到朝廷的支持,算是半个政府军,在大晋境内的待遇是第一流的,自不必说。
荆州兵完全是谯郡桓氏的私人武装,只是在名义上臣服于大晋,而实际上,大晋管不了荆州兵,荆州兵的一应开支也几乎是桓氏家族自产自销。
荆州兵虽然时常吃败仗,打仗出工不出力,但他们确实有钱,有钱,就能保证兵源。
为了巨额军饷,跟着打不了胜仗的桓冲也不算是一件特别丢面子的事情了。
不过嘛,刘牢之这番话,也只能放在这四处不透风的战车里面说一下,换到北府大营里,或者任何别的地方,他是万不敢开这个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