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05)

作者:冬三十娘


路易斯还没离开京城,他不知道皇宫里御书房内的大明天子如今的脸色有多么严峻。

“好木材的缺口,到了这种程度?”

朱厚熜感到难以置信。

刘天和是能够自己动手创新的实务派。为了治河,他研制了专门的器械来测量黄河的含沙量。如今要开始系统开启黄淮水患的治理事宜了,他来到中枢统筹,具体事务则交给了唐枢。

但他来到了中枢,也不能只面对治河一件事。

“皇城休整,湖广直道,河套、宣宁驰道,黄淮水患,大戏院,重工园……”刘天和先罗列了这些,又看了看赵俊,“允民船下海,再加上海师,如今要用木材的地方实在太多。民间,百姓还要烧火、烧炭。不光是巨木,如今寻常木材,也是供不应求。”

两人一起过来,说的缘由是海师扩编造舰缺巨木,但刘天和想说的不止如此。

他认真地呈上一道奏疏:“臣到京城后,一直留心此事。陛下,历经数百载,中原实在是早已草木凋敝,尘埃涨天。自宋元一来黄河改道,黄淮水患愈演愈烈,皆有此因。复套后,陛下令孙参政去陕西植树,高瞻远瞩令臣叹服不已。然杯水车薪,朝廷、民间不可一日缺了木材,如今,是砍得比长得快。”

朱厚熜认真地看起他的汇报来。这是刘天和因治理黄淮水患而开始的研究,但渐渐就不只是局限于此。

看着里面的内容,朱厚熜才接触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

准确地说,应该是自从近千年起,北方中原的植被就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木材既是能源来源,也是建筑材料。

刘天和举了例子,太宗年间,就已有官员奏报“山东少林木”。这里的山东,可不是山东省,而是崤山以东的整个中原地区。

而唐末,篡唐的朱温更是干了一件事: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因为他要在洛阳营建自己的新宫殿,在中原地区找不到足够的高大林木,到了关中也找不到,于是就拆了已有的长安宫殿和民间房屋。

同样,北宋汴梁建造大宫殿需要的木材,是出自“秦州”。宋朝的秦州,已经是在甘肃:“市木秦陇,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师。”

而到了金朝灭了北宋,要重修汴京时,甘肃那边的巨木都用完了,得到更偏远的地方: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开六盘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

便是明朝,太祖朱棣曾有意迁都长安,但找不到木材。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取木材已经要去万里之遥的长江上游: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转运,岁月难计。

“苏子瞻任关中,有《凤翔八观》,诗云:况当岐山下,风物犹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沈存中《梦溪笔谈》亦言:齐鲁间山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漳水、浊水、桑干之类,悉皆浊流。”

刘天和继续说道:“臣与靖海伯今日一同请见,便为直陈其事,奏请陛下总揽全局。如今海运既兴,取木之事,自湖广、四川莫不如自福建、自交趾、自南洋、自朝鲜、自辽东!”

朱厚熜听在耳中,终于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原本嘉靖大修宫观带来的财政压力。

他如今虽不是大修宫观,但大明的工程用木只会多不会少。

“湖广、四川也不行?”朱厚熜问道。

“万万不能!”刘天和断然回答,“黄淮前车之鉴,若长江也步了后尘,湖广、江南永无宁日!实则若只是材木,倒不至为患。然如今天下安定,云南、陕西边市大兴,湖广、四川膏腴之地,人丁定然兴旺。材木之取,再加民间伐薪烧炭,纵然南方雨水充沛,也难保不是千里山秃、万里浊流!”

朱厚熜明白了他的意思。

工程用木的破坏性倒还好,主要是大量人口的能源需求和民间建造需求这件事。老百姓伐木,那是乔木灌木一起上。

经年累月地搞下去,山被弄秃了,水土自然流失,水患压力自然增大。

朱厚熜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刘天和:从嘉靖三年南巡让他负责了相关事情到现在,快十年时间,刘天和确实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认识相当到位。

他知道陕西、山西的问题严重,但是平日里事情多,倒没有全面深入地考虑相关问题。

让孙元去种树只能说明他有意识、有重视,但忽略了目前这个时代朝廷决策对民间的影响:这么多的工程,必须有稳定的木材供应地。

而一旦什么地方成为了木材供应地,就自然而然会形成相关产业兴盛的基础。民间也有用木需求,不管是从成本考虑,还是一条线上的便利考虑,民间寻找这些大木材,也会选择那些供应地,从而加剧源产地的木材消耗,最终造成更快速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这个规律,已经从历史上木材供应地的不断转移得到了验证。先是关中,再是陇西,而后湖广四川。

“海运……”

刘天和建议的地方里,在大明实土的只有一个福建,大概是因为……如果不蔓延到江西,福建那边秃了就秃了,不会影响到长江水系?

不……他只提到了一个地方,那么其实就是建议只从海外运木材回来。

湖广四川不行,云南、贵州都要先经陆路,成本同样不低,还不如海运的规模大、成本低。

而如果是海运……他想从葡萄牙即将赔的一千万两白银里多分一点。

银子从西边运过来,倒不如先顺路从南洋换些大明需要的货物回来。南洋的木材供南方造舰,朝鲜和辽东的木材供北边河套、宣宁和京城的工程?

朱厚熜看向了刘天和:“户部、大明银行、宝源局,都需要大量的银子。既是俸银所需,也是新钱所需。”

“臣仅直言其事,陛下圣裁!”

刘天和也不废话。

各有各的需要。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哪怕额外多了一大笔银子,也是捉襟见肘。

没办法,确实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处处都需要用钱。

银子,银子……

朱厚熜看了一眼赵俊。

沉吟半晌之后,他对黄锦说道:“宣一下刘龙、余承业。”

一个就在承天门外,另一个更是在宫里,两人很快就到来。

朱厚熜先问刘龙:“日本那边,这次还是没有音讯,有派棋手来参赛的?”

刘龙谨慎地回答:“回陛下,还没有得到消息。绝贡之后,往来断绝。朝鲜的龚用卿那边,浙江那边与日本有往来的海商,都说日本那边今年更乱,恐怕是顾不上这些。”

“哦?那边今年有什么新鲜事?”朱厚熜来了兴趣。

“也是最近才有些传闻,已经是去年底、今年正月里的事了。”

刘龙这才向皇帝汇报起来。

日本这个国度,如今是把疆土分为大小六十六国的,除近畿五国外,则是东海道十五国,南海道六国,西海道十国,北陆道七国,再加东山道、山阴道和山阳道各八国。

将来史称所谓的战国时代,就是因为他们从行政区域划分上以之称国,这是他们的分国封建体系。

离大明更近的,是近畿以西的西海道、山阳道、山阴道。和大明打交道更多的,此前也是在这一带势力雄厚的大内氏,假借了日本已经势微的室町幕府足利氏之名来朝贡。

“……如臣所奏,那尼子氏已据有山阴、山阳十一国。然不知为何,此前那尼子氏第三子反叛,元气大伤。本已据有七国的大内氏被大明绝了贡,其时首领五年前已过世,他儿子如今雄心勃勃,既向西海道开拓,又趁那尼子氏内忧外患策反了尼子氏的一员重将毛利氏。今年正月,那毛利氏已联合尼子氏另外几员重将自立门户,因而那边如今正闹得不可开交。”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