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环(9)
作者:黄易
刘南光大吃一惊,道:“小子怎够资格指挥这群曾南征北讨、身经百战的前辈和大哥?”
龙鹰道:“可是他们没一个熟悉大江的情况,又不是领兵打仗,你负责的是统筹的任务,将人手安置入帮内,尽量安排他们融入当地的社会去,这群大哥全是享受惯了的,人人身家丰厚。”
方均和刘南光瞠目以对,不明白龙鹰最后的两句话。
龙鹰没有解释,道:“大将军有丰富处理外族的经验,浪费掉实在可惜。”
方均欣然道:“鹰爷明白我。和外族人相处,往往比和本族人更意气相投,或许因他们直肠直肚,一诺千金,不似在神都当大统领时,惟恐言词惹祸。鹰爷在什么地方用得着我呢?”
龙鹰道:“与默啜的决战是早晚的事,我需要将如大将军般深谙军事,又懂得和塞外各族相处的人,摆在最能密切监视默啜的位置上。除正常的军力外,我还从我征西团的兄弟中选十来个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武技强横者,做你老哥的亲随。特别该联结的,是有‘拔野古第一勇士’之称的颉质略,若塞外有一个人能亡突厥,该就是此人。”
方均道:“给鹰爷说得我雄心万丈,兴奋莫名。可是……唉!这需要朝廷的正式授命呵!”
龙鹰胸有成竹的道:“如果由‘龙鹰’提出,肯定立即泡汤。幸好我手上尚有好牌,如一切顺利,大将军可在三个月内得到正式任命。”
方均大喜道:“仍可这般快。”
刘南光赞叹道:“鹰爷神通广大。”
龙鹰心中大定,晓得两人没有“变心”或摇摆不定,放下心头大石。问刘南光道:“盐货的交收顺利吗?”
刘南光道:“每次均是先卸人,后卸货,离幽州后与北帮进行交收,如此若出事,大将军可免责。今次也不例外。”
龙鹰问道:“北帮将盐货送到哪里去?”
刘南光道:“对此他们守口如瓶,但岂瞒得过我们,盐货全集中往山海关去。”
山海关乃龙蛇混杂之地,自硖石谷之败后,朝廷失去对山海关的控制权,现在有郭元振坐镇幽州,情况改善了些儿,可是由于乱局已成,很多事不到官府管,令此凶地近乎没有皇法,成为帮会族群横行之所。
方均压低声音道:“宽玉已在山海关打出名堂,创立了名为‘兄弟会’的帮会,为送人到塞外做好准备。”
龙鹰清楚方均没有与宽玉接触的机会,讶道:“大将军怎晓得的?”
方均压低声音道:“由于郭帅军务繁忙,‘南人北徙’的工作由临淄王亲自抓。关于宽玉的事,是临淄王告诉下属的。”
临淄王就是李隆基。
龙鹰心中欣慰,李隆基的观顾无遗,一丝不苟,在在显示出他乃才智兼备的人物,没令龙鹰失望,也不由佩服万仞雨的眼光,没看错他。
现时成败的比重,逐渐落到李隆基的肩头去。
方均又道:“抵达幽州的突厥妇孺,给安排到接近山海关广阔的屯田区去,地近长城,人烟稀疏,多些人,少些人,没人理会,没人关心,就看如何将人送往关外。”
龙鹰不了解当地情况,问道:“山海关是唯一的出塞之路吗?”
方均解释道:“其他通道,要攀山越岭,难带牲口行装,绝不适合老弱妇孺,惟有从山海关出塞,方便顺捷,否则大部分人,捱不了多远便亡于途上。”
龙鹰心忖这倒是没想过的,道:“经山海关有问题吗?”
方均叹道:“鹰爷到山海关,当然群邪退避。鹰爷一去,立即变回众贼乱舞之局,突厥妇孺里不乏绮年玉貌的年轻女子,势成众帮觊觎的大肥肉,你争我夺,乃必然的事。”
刘南光失声道:“还有皇法吗?”
方均道:“山海关僻处边陲,关防废破,是无法无天的地方。”
龙鹰头痛道:“宽玉人强马壮,当然不怕动手,但动手将使事情败露,后患无穷。”
方均道:“聚居在山海关的强徒达三万之众,分属百多个大小帮会,即使凭宽玉的实力,亦未必能讨好,纵胜亦为惨胜。问题是在此事上幽州的军方必须置身事外,临淄王亦为此煞费思量。”
龙鹰问道:“山海关有何恶名昭著的帮会呢?从事的是什么勾当?”
此时早膳来了,热腾腾的两大盘馒头,香气四溢,嗅得龙鹰食指大动。
方均道:“没有事情是鹰爷解决不了的,边吃边谈,让末将将山海关的乱状一一报上。”
刘南光兴奋的道:“我可以陪鹰爷一道到山海关吗?”
龙鹰拿起一个馒头,两口吃掉,含糊不清的道:“北方的事,由我处理!你乖乖的给我滚回南方去。”
第六章 天子视野
船队在幽州城东北五十多里的怀柔泊岸,完成了悠长的旅程,标志着“南人北徙”第一阶段的工作功行圆满,接着就是如何将人送出关外。从怀柔到山海关去,须横跨檀州、蓟州和平州,超过二十天的路程,由此可知是何等艰巨的任务,没有军方的协助,近乎不可能。幸好寒冬已过,又到春和日丽的日子,加上军方准备充足,驴车、马车齐备,大减旅途之苦。
也如方均所言,将妇孺送到平州北面、长城内渝水东岸的渝水屯田区乃军方份内事,可是之后的运送却不宜他们参与,否则如让事情泄露,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虽可推诿于女帝,却是非常不智。
龙鹰所在的斗舰首先泊岸,八个人立即跃上船来。人人头戴遮阳竹织阔边帽,压至眉头,领头者龙行虎步,神采飞扬。
龙鹰大喜迎上,握着那人递出来的双手,笑道:“临淄王风采胜昔,看得小民心怀大慰。”
赫然是李隆基。
另一人落后李隆基两步,笑脸如花,施礼娇声道:“商豫向范爷请安。”
其他人纷纷施礼问好,全为十八铁卫的高手,包括头子卫抗在内。
方均和刘南光忙趋前向李隆基请安。
李隆基含笑应对,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龙鹰,手握得更紧,双目熠熠生辉,发自肺腑的道:“辛苦鹰爷哩!”
李隆基再不是当年的李隆基,充满强大的信心,还透出某种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气质,举手投足,魅力四射。
龙鹰松一口气道:“没想过你老哥来接船,给吓了一跳。”
又道:“为何长了一脸胡须呢?不是想扮小弟吧!哈!”
李隆基没立即答他,转向方均道:“立即卸人、卸货,须在入黑前抵达渔阳西面的清平谷。”
方均领命下船,刘南光跟在他后面。负责载人三桅船的全为江舟隆的兄弟,没有刘南光打点是不行的。
李隆基放开左手,用右手拉着龙鹰朝靠岸的一边走过去,商豫和卫抗等知两人有话说,知机的散往各方,保持警戒。
两人来到船舷处,俯瞰船只纷纷泊岸的情况,码头处虽聚集数百马车、驴车,以百计的人员在忙碌着,可是一切井井有条,不现丝毫乱象。
李隆基这才放开他的手,倚栏四览,悠然道:“为了完成鹰爷‘南人北徙’的壮举,我忙足半年,鹰爷现在看到的二十座码头是在这期间陆续落成,渝水那边的屯田区亦花了大量工夫,安全至上,否则功亏一篑,会令人格外不服气。”
龙鹰似瞧着最珍贵的东西般打量他,叹道:“万仞雨和龙鹰都没有看错人。”
李隆基迎上他灼灼的目光,道:“到了这里,方明白我大唐的领土是多么辽阔,是如何难以驾驭,才明白鹰爷的丰功伟业。然而要到得闻‘南人北徙’的大计,方真的清楚鹰爷的为人和心胸。鹰爷问我为何长出一脸须髯,原因是希望可有始有终,亲送这批逾万的老弱妇孺出关。”
龙鹰皱眉道:“我有更重要的事须你老哥亲自出马。”
李隆基微笑道:“这个隆基明白。该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已拟定计划,有信心在一个月内完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