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735)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第五百零三章 李世民与魏征,君臣相合还是君臣相背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

苏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一切,而在仁远伯府的大门口,朱标的车队已经到了。

“苏师。”

朱标下车,亲自来到了苏璟的面前,静静地恭候苏璟。

“太子,你倒是来的早,让你等我了,不好意思。”

苏璟向来是个守时的人,本来他想法是自己去太子府。

没想到,朱标来的着实有些早。

“苏师言重了,此行是苏师助我,自然是学生等着。”

朱标立刻道。

他是特意这么早的,但凡让苏璟等他,那就是绝大的过错了。

苏璟有些无奈,朱标对自己着实有些太恭敬了。

这样不好。

但苏璟又不好说什么,毕竟朱标的恭敬那是发自真心的。

苏璟也只能是迅速的出门,上了出行的马车。

车队的人不算很多,但也有几十人,最主要还是为了朱标的安全。

像是之前和苏璟去山东那般,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随着车队渐渐远去,京城也似乎变的不安分起来了。

不过这对于车厢内苏璟和朱标而言,完全不关心分毫。

能和徒弟一起远游,多惬意的一件事。

能和老师一同出行,多高兴的一件事。

无论是苏璟还是朱标,此刻的心情都非常的好。

“苏师,尝尝这个。”

车厢内,朱标拿出一个油纸包,递到了苏璟的面前。

苏璟接过,缓缓打开,眼前多了几个黄色球形物体,现在还是热的。

“这是……土豆?”

苏璟闻了闻,不确定的说道。

朱标立刻点头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苏师,这的确是土豆做的,乃是宫中御厨改进之后制作而成,内有乾坤。”

“哦。”

对于吃的,苏璟向来是兴趣很大的。

他立刻咬了一口,顿时感觉到一股无比的芬芳香味。

芝麻、枣泥、豆沙……

各种果肉的芬芳香味顿时散发而出。

“果然好吃。”

苏璟再来一口,直接将整个吃完。

朱标笑着说道:“苏师可能猜出这是如何制作的?”

苏璟当即笑了,说道:“太子,别的东西我可能不清楚,但吃这方面,我还是很有自信的。”

“首先,这外层的土豆壳,定然是将土豆削皮蒸熟,然后捣成泥,接着加入面粉制作的。”

“而这馅料的话,则是由芝麻泥、红枣泥、红豆沙、梨肉等多种果肉制作而成的。”

“具体的制作过程,就是用土豆泥的面粉团,包入果肉馅料,再经过高温油炸,最后便是这成品了。”

苏璟很是自信的将制作方法叙述了出来,土豆对于大明来说是新鲜玩意,但对于苏璟来说,那可是不知道吃了多少次的美食。

关于土豆的各种做法,苏璟可太清楚了。

御厨的创新,终究只是苏璟曾经吃过的一种做法而已。

“苏师果真厉害,说的竟是一点不差。”

朱标心悦诚服道。

苏璟笑道:“不过是小道而已,太子你也没吃早饭吧,吃点,咱们路上时间长着呢。”

“是,苏师。”

朱标点头,同样吃了起来。

车队朝着温州府的方向南下而去,速度不算多快,毕竟这不是什么紧急的军情。

吃完了早饭,自然免不了要闲谈一会。

“太子,最近可有看什么书啊?”

苏璟问道。

朱标身为太子,平常的事务繁多,但苏璟可不希望朱标因此而忘记读书。

“学生近来在看《唐书》。”

朱标认真回答道。

《唐书》,历史书苏璟一直都是很推崇朱标去看的。

身为太子,以后要成为皇帝,自然要了解历史。

唐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那是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的。

“不错,那你可有什么感悟?”

苏璟又问道。

朱标想了想,说道:“学生以为,唐朝之兴盛在于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及其之后几任皇帝的英明治理。”

“政治上来说,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还将科举制发扬光大,选拔贤能为官。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尤其英明,选贤任能,从谏如流,而李世民与魏征之君臣,更是世之典范!学生希望未来能与苏师亦是如此。”

听到这话,苏璟立刻道:“太子,你打住啊,你不是李世民,我也不是魏征,这事你还是不要想了。”

魏征是谏臣,苏璟并没有想到要当一个谏臣。

至于朱标,他可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正统的太子,当什么李世民?

“苏师,为何?难道苏师即便等到学生成了天子,依旧不愿意入朝为官吗?”

朱标不解的询问道。

他是真的想和苏璟成就一段佳名的,而且他也很有信心。

苏璟淡淡道:“太子,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关系,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嗯?

朱标愣了一下,疑惑道:“苏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君臣相知的典范,世之传颂,为何苏师要这么说?”

朱标是真的不懂,至少他了解到的历史里,李世民和魏征,乃是君臣相合,互相促进的最佳示例了。

苏璟说道:“太子,有些事情,咱们得从整体里看。李世民曾经说过一句什么最经典的话,你应该知道吧。”

朱标立刻道:“学生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嗯,不错,这句话得记牢,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让你多看史书的原因。”

苏璟点头,继续道:“这句话之后李世民还说了一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咋一听,是不是觉得李世民和魏征之间一个据理力争,直言觐谏,而另一个虚怀纳谏,知错就改,君臣相知,简直就是最理想的君臣关系。”

朱标看着苏璟直点头,因为苏璟说的,便是他所想的。

这么好的君臣关系,怎么到了苏璟嘴里,好像还有些别的意思了呢?

苏璟笑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着急看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就说之前,李世民还未发动玄武门之前,魏征是谁的臣下,或者说,他效命的是谁?”

“是太子李建成,也就是李世明当皇帝最大的政治对手。更重要的是,当年李世民李建成明争暗斗的过程中,魏征可是给李建成建议过,要对李世民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李建成现在是太子,还有一定还手能力。以李世民的功劳,还有他天策上将的能力,一旦他想出手,整个大唐根本无人能及。当然了,李建成并未听取魏征的建议。”

“这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就光魏征之前的这些前科,太子觉得这李世民就能心胸宽广到不在意的程度吗?”

朱标认真听着,此时却也是沉默了。

这种事,放到他自己身上,他是做不到一点不在意的。

不过朱标还是说道:“苏师,李世民乃是世之明君,或许一开始他心有芥蒂,但此后释然了呢?”

一时的芥蒂,对于整个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生涯,那是很短的。

苏璟笑了,说道:“太子,你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皇帝之后,他立马就把魏征召来,问了魏征一个问题。”

“你魏征为什么要挑拨我和哥哥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反目成仇,以至于刀兵相见!太子,你若是魏征,你此时该如何回答?是立马认罪求饶呢?还是继续坚挺,直接大骂李世民谋朝篡位?”

朱标一时间愣住,他还真没想到,这问题该怎么回答。

苏璟也不管朱标,只是继续道:“魏征两个都没说,而是对李世民道,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说白了,魏征觉得自己没毛病,身为太子的臣下,就该为太子建言献策,但太子不听,所以今日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