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48)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苏璟顺势一趟,看着天空感慨道:“不管什么时候,天空看起来都差不多啊。”

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天空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至少苏璟并不能分辨出来。

“可惜了,我的望远镜还没调试好,不然可以试试看看星星。”

苏璟又发出了一声感叹。

望远镜的制作原理他是清楚,玻璃他也造出来了。

但是这纯手工打磨,精度只能说凑合着用。

看看远处的人和物还行,但要想看星星,还得是慢慢的调试。

“苏师还会观星术法?望远镜又是什么?”

朱标好奇的问道,在苏璟的身边,他总能接触到各种新奇的东西。

苏璟淡淡道:“一个个来吧,先回答你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看见远处物体的装置,我做的大概能看数里外吧。”

“数里外的东西也能看清?望远镜真有这么神奇?”

朱标惊讶的说道。

对于朱标而言,能不能……

苏璟淡淡道:“我何时骗过你,只不过那东西我做的还不太好,看多了伤眼睛,才没在你面前拿出来过。”

手工打磨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想要对好焦距可没那么容易。

当然了,苏璟也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待到苏师做好,还请给学生观摩观摩。”

朱标期待的说道。

这能观数里外的东西,用处可是很多的。

苏璟淡淡道:“随便,到时候送你一个都行。至于你说的观星术,我不会,我只是看看星星而已。”

朱标说道:“星乃天象,可预知吉凶,定历法农时,苏师所言的看看,是何意?”

大明朝还专门设立了观察天象的部门司天监。

“就是观察,看看星星长啥样。”

苏璟淡淡道:“星星定历法农时倒是不错,但预知吉凶就是瞎说八道了。”

“我们呆的这片天地,其实也是个星星,不过就是大一点的星星而已。”

苏璟的话语对朱标冲击甚大,什么叫大一点的星星?

他脑子都是懵的的。

苏璟见状,也是决定科普一波,当即问道:“牛懿,你觉得我们的天地是啥样的?”

朱标回答道:“天圆地方,自古有之。”

“看来你的儒学老师一定很有学问。”

苏璟笑着说道。

朱标皱眉道:“苏师怎么知道?”

朱标的儒学讲经老师是宋濂,那可是正经的儒学大师。

但朱标并没有展露过身份,苏璟应该是不知道的。

苏璟笑道:“没什么,只不过你的老师但凡多教你一点天文知识,你就知道天圆地方是错的了。”

苏璟知道,天圆地方准确的应该是指一种哲学思想。

天是运动,而地是静止。

天圆地方象征着动静结合。

当然,这些他也打算和朱标多说。

哲学这种东西,谈多了容易陷进去,可能就自闭了。

小孩子还是说些能听懂的就好。

“苏师为什么这么说?”

朱标反问道。

苏璟淡淡道:“曾子曾言,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如果天真的是圆的,地真的是方的,那四个角就盖不上。

“若天大地小,便可解释了。”

朱标反驳道。

苏璟又问道:“那你见过地的尽头在哪里吗?”

朱标愣了一下,苏璟继续道:“东汉张衡在《浑天仪注》说,浑天如鸡子,地如蛋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虽然张衡说的不完全对,但用来和朱标解释却是足够了。

朱标疑惑道:“苏师,若依照这种说法,那地岂不是圆的?但我们目之所及,大地是平的。”

地如蛋中黄,蛋黄就是圆的。

苏璟淡淡道:“牛懿,你说你去过海边,那你见过帆船吧。”

“自然是见过的。”

朱标点点头道。

苏璟问道:“远处的船只驶来之时,最先看见的是船的那个部位?”

朱标只是回忆了一下,便说道:“自然是船的桅杆顶端。”

“那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苏璟笑了笑,不再解释。

朱标闭目思考,很快明白了其中关节。

“苏师,我懂了,若地是平的,那么船只过来的时候,应该是一起被看见的,而是先看到桅杆的顶,再慢慢到船身。”

朱标兴奋的说道:“原来地真的是圆的。”

他有些激动,平日里这些东西,大本堂的老师都不教他的。

苏璟则是随意道:“知道就行了,星星也差不多,无非就是待不了人。”

第五十七章 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苏师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

朱标由衷的感叹道。

对于苏璟来说的常识,在朱标这里就是惊为天人的知识。

苏璟毫不在意道:“其实我不算什么,古人才是最厉害的,战国时已有《甘石星经》,东汉张衡就已经著了《浑天仪注》,魏晋南北朝的祖冲之制定了《大明历》,说明当时的古人对于天体运作的规律已经有了观测和认知。”

“我这算什么,只不过是知道而已,而他们是发现者。”

苏璟可没有因为自己是现代人,所以这些科学常识碾压古人而觉得自己很厉害。

相反,在明朝生活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发的感觉到古人的厉害。

明明没有那么多先进的科学仪器,理论知识,却能发现那么多的科学“真理”。

朱标听着苏璟说的这些,心头也是有些疑惑,当即问道:

“苏师,为什么这些,我不曾听我的老师教导过?”

明明都是天地至理,却无人教导,朱标不解。

苏璟淡淡道:“因为这些东西没用呗。”

没用?

朱标一怔,说道:“苏师,您这话学生就不同意了,天文历法何其重要,怎么能说没用呢?”

苏璟摇了摇头道:“我说的是对你没用,明白不。”

对我没用?

朱标再度陷入了迷惘,苏璟的话他真是听不太明白。

苏璟见状,重新坐起身来说道:“反正也没事,我就和你说说。”

“我先问你,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之后,对读书人做了一件什么事?”

朱标当即回答道:“焚书坑儒!”

苏璟点点头道:“那你告诉我,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可别告诉我是他暴虐无道。”

朱标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因为当时的仆射淳于越言,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算了算了,大白话就行。”

朱标还想继续,被苏璟直接打断道:“简单的来说,就是有人建议秦始皇恢复西周分封制,然后被丞相李斯反驳,最终引发的对吧。”

这种原文,苏璟知道的不多,也不是很能听懂。

不过,朱标并不知道。

“是的,苏师。”

朱标点点头道。

苏璟淡淡道:“那么,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秦始皇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就是想要巩固自身的统治。”

“因为当时的儒家很多学说书籍,都是推崇古代帝王,推崇西周分封制度的,不少儒生也出来吹捧古制。”

“但当时的秦朝已经迈入了封建社会,郡县制更是完全颠覆了西周的分封制,为了能够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形成足够的权威,秦始皇嬴政便需要将那些反对自己的思想完全的摧毁。”

“所以,这才有了焚书坑儒。”

“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统一思想,集中权力。”

关于焚书坑儒,朱标自然是听自己的老师在大本堂说过的。

但没有一位老师的角度,是从苏璟这个方向出发的。

很新奇,细细思考之下,却是非常之合理。

“苏师高论,学生拜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