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410)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没有没有,宋承旨,我只是自己过来看看你而已,与陛下并无关系。”

杨宪立刻说道。

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干事,此刻的杨宪还是不会干出来的。

宋濂疑惑道:“那杨大人来我这是所为何事?”

杨宪这样的重臣,没事不可能来翰林院闲逛的。

杨宪顿了顿,左右看了一眼问道:“宋承旨,最近你可是经常去见仁远伯了?”

虽然朱元璋让杨宪别打听苏璟的事情,但杨宪阳奉阴违的本事不小,一直都没放弃打听苏璟的事情。

只不过,能打听到的事情,很少。

原本他是不打算来问宋濂的,但一想到那日朱元璋的训斥,杨宪便认为苏璟此刻是他最大的阻碍。

没错,自李善长病了之后,杨宪便已经放下了针对李善长了。

或者说,暂时将主要目标转移到了苏璟的身上。

“不知杨大人问这事做什么?”

宋濂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别看宋濂是个老学究的样子,但能在老朱手底下教导朱标多年,不可能一点政治智商都没有。

苏璟现在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没事的话宋濂是不会透露任何消息出去的。

毕竟朱元璋带他去见苏璟都没有主动袒露大明天子的身份。

这点事情,宋濂心里门清,更不要说此时的宋濂眼睛上还带着苏璟做好的眼镜呢。

对于宋濂的疑惑,杨宪早有所料。

他立刻道:“宋承旨,是这样的,你也知道,仁远伯自从被封爵位之后,这都过了快一个多月了,还是没见到人,陛下的封爵之令,还是得由中书省颁布,流程还是得走一下的。”

杨宪准备很充足,直接将中书省搬了出来。

所谓中书省,按照苏璟上辈子的情况划分,大概就是gw院,负责的内容是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也就是说,朱元璋各种诏令,理论上都得从中书省走出去,才算是正式生效。

当然,这是理论,实际上老朱直接说的话比中书省管用很多。

杨宪这里,便是找了个借口。

朱元璋在早朝宣布的封爵命令,中书省自然要颁布,但这是封爵的诏令,颁发的对象是苏璟。

而苏璟被朱元璋一直雪藏了起来,不要说中书省的官员了,文武百官见到苏璟的就没几个。

这颁给苏璟的封爵诏令,那就一直都在中书省积压着。

这个理由,非常的政治正确。

即便是之后被老朱知道了,杨宪也很容易的就能解释。

“原来如此,不过此事杨大人不应该来找我,而是应该去找陛下。”

只可惜,宋濂的回答,根本就不是杨宪想要的。

完全没提苏璟的事情,直接打发杨宪去找老朱了。

开玩笑,宋濂现在已经是彻底认清了苏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杨宪这种的套话,对他压根就没用。

杨宪面色微漾,但依旧保持着笑容道:“既然宋承旨不方便说,那我也不勉强,陛下对宋大人你的工作也是相当的关注,宋大人继续努力,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不等宋濂回复,杨宪便直接转身离开了。

宋濂看着杨宪离去的背影,心思微动,杨宪打听苏璟的事情,这事怎么感觉怎么有些怪。

而此刻从翰林院离开的杨宪,脸色彻底的沉了下来。

这些日子,他多方打听,也就知道了苏璟先去了宝源局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去了农学院。

至于到底去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又接受了朱元璋什么吩咐,那是一概不知。

这样的感觉,让杨宪很难受。

因为当年他也是被朱元璋这般信任,他所做的事情,除了他和朱元璋,便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所以,此刻杨宪认为,苏璟是他继续往上爬的一个巨大威胁。

该怎么打听苏璟的事情?

此事成了杨宪心中的一个大难题。

至于此刻的苏璟,则是按照对上辈子义务教育的记忆,开始不断的为科举改制添砖加瓦。

科举是一定要改的,但到底如何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苏璟自始至终都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他已经用上辈子的教育体系忽悠的老朱都快瘸腿了,但时代不同,发展不同,观念和思想不同,照搬肯定是不行的。

难难难!

宋濂这个老学究虽然主持科举改制的事情,但思想上依旧是难以更改,很多东西,说着说着就跑到了之前的老路上去了。

而此刻的奉先殿内,老朱被积压的奏折搞的已经有些心烦了。

汪广洋干的事情是丝毫没有改善。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开始搞事的杨宪!

啪!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脸上的怒色丝毫没有掩饰。

汪广洋这个右丞相,代理左丞相竟然做的这么差劲!

此刻的老朱想起了当初刘伯温的评语,对于汪广洋的评价,那真是一点没错。

他的能力,也就够干到中书省右丞相了。

虽然为了整个朝堂的局势,李善长是应该要从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但这接替者的人选,老朱是真不知道该找谁。

这会已经不是之前的试探问题了,而是中书省一直没人主持工作,要累死他了。

得有个人能顶上一阵才行。

“把杨宪喊过来。”

朱元璋直接下达了命令。

虽然还未到一个月的期限,但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杨宪很快出现在奉先殿内,一见面就立刻朝着朱元璋跪了下来,恭敬道:“臣叩见陛下。”

比起其他大臣见朱元璋时行的礼可要隆重不少。

“我问你杨宪,我让你调查的汪广洋的事情,调查的怎么样了?”

朱元璋开门见山,直接朝着杨宪问道。

杨宪立刻回答道:“回禀陛下,自上次陛下嘱咐之后,臣便一直尽心尽力的调查,如今已经写成了折子,请陛下过目。”

说话间,杨宪已然从袖口里掏出了一份奏折,递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没错,这东西,他早就准备好了,只等着朱元璋传唤他。

朱元璋接过折子,当即打开看了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杨宪,你能确保你这折子上写的东西都是真的吧?”

朱元璋板着脸压着火气看向杨宪问道。

“臣不敢有半分欺瞒陛下,折子中所写全是臣亲自调查得来的,陛下可随意查证。”

杨宪抬头看向朱元璋,回答的相当果断。

汪广洋这家伙,做的的确是太差了,根本无需抹黑,只要实事求是,便可以让他被老朱的怒火吞没。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怒喝一声,直接将折子扔到了桌子上。

“陛下息怒,臣以为右丞相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否则的话,当不至于如此的。”

杨宪立刻说道,不过不是数落汪广洋,而是给他求情解释。

“难言之隐?”

朱元璋眉头一蹙,愤然道:“他能有什么难言之隐?朕倒是想听听,来人,召汪广洋来见朕!”

正在火头上的老朱直接就要见汪广洋,根本不管其他了。

杨宪跪在一旁,内心暗自窃喜,汪广洋有没有理由,他能不知道吗?

调查了这么久,那可不是白调查的。

不多时,汪广洋便出现在了奉先殿内。

“臣拜见陛下。”

汪广洋依旧是一副淡定的模样,朝着朱元璋行礼。

虽然这些日子他以右丞相代左丞相之职,事情是真的没做多少,但他一直都是稳坐中军帐的样子,丝毫没有慌乱过。

他的为官准则很简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在李善长还没病退之前,他这套工作办法,一直都很是行之有效。

所以,汪广洋也一直都奉行着。

虽然朱元璋今日的召见有些奇怪,还有自己的下属杨宪也在,汪广洋已经预感到了不太对劲,但他还是保持住了自己的态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