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394)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职业教育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个很新颖的东西,苏璟讲的东西,在他的眼里,那是成体系有核心的一套内容。
苏璟说是随口说说,但杨思义分明已经是看到了苏璟构建了一个非常大的框架。
“苏先生,您真是太谦虚了,有您的这些指导,我相信职业教育必然能够在大明遍地开花,此事必能镌刻在史记之中,留待后世不断的传颂。”
杨思义看着苏璟,眼中满是诚挚和崇敬。
现在他对于职业教育这件事,已经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这件事,一定会在大明普及开来。
“那就要靠杨大人的努力了!”
苏璟笑着说道。
杨思义认真道:“苏先生放心,我回去之后,就会上折子,和陛下言明此事,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听到杨思义想要立马汇报给朱元璋,苏璟提醒道:“杨大人,我给你一个建议,最好有失败的打算,陛下那里,或许不会很顺利。”
嗯?
杨思义一愣,不是很理解。
这种对大明利好的事情,朱元璋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苏璟,只当是苏璟的一个善意提醒。
……
奉先殿内。
苏璟评价杨思义的话,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好官!
苏璟说的好官,此前苏璟从未见过杨思义,就这么短的时间,苏璟便已经给出了如此评价。
朱元璋的眉头微蹙,不知道苏璟这样的评价到底什么意思。
到底是逢场作戏还是真心觉得如此呢?
杨思义这个户部尚书,老朱也不用怎么调查,这能当上六部尚书,哪一个都是在老朱这里挂了号的。
可以说从上到下,任何的记录,朱元璋这里都有。
杨思义的能力,自然是不用说,非常好,尤其是去年年底的时候,那些个财务审查,抓了不少贪官。
这让朱元璋很是满意,这这距离朱元璋心里的好官,还是有些差距的。
因为这些事情,以朱元璋的目光来看,那就是他们应该说的。
将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完成,只能是及格。
但,苏璟的评价,朱元璋很是重视。
杨思义或许都没有想到,自己和苏璟的这一次见面,会让自己之后的仕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时间流逝。
农学院内,工部的人已经进场,苏璟作为设计师和监工,直接监督着这个改造工程。
顺带着给一旁的朱橚讲解着一些详细的内容。
而杨思义这边,他直接拟好了折子,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前。
“职业教育?”
朱元璋看着杨思义的折子,有些诧异,但看的很认真。
因为有了苏璟的评价,他对待杨思义格外的在意,这折子自然也看的更详细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职业教育正是苏璟提出来的,杨思义也没有半点掩饰,直接在开篇就明说了这是苏璟的想法。
之后是对于苏璟那些详细内容的一个整合和综述,这要是叫苏璟看了,肯定得大夸特夸。
这文字浓缩的能力,真不是盖的。
苏璟口述的大片大片的内容,杨思义直接将其变成了一篇数百字的精髓,这说明他是真的有仔细的思考理解苏璟所说的东西。
“嗯……嗯……不错,这倒是有些想法。”
朱元璋看着,不住的连连点头,杨思义的描述,让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
“这苏璟,倒是有些意思,只不过这事推行怕是不易。”
朱元璋也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件事里的困难,他的心里在衡量着利弊。
杨思义和朱元璋终究不是站在一个角度上思考问题的,杨思义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的事情执行下去,于大明万世皆是有利的,小小的阻碍只不过是成功路上必经的挫折而已。
但朱元璋得考虑一些更深的东西,比如职业教育的普及,会不会让大明变得不稳定。
要知道,朱元璋在创立大明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大方针,那就是特殊的户籍制度,世袭的户籍。
说的简单点,就是什么人干什么事,子孙后代也一直继续干下去。
这时候的大明,主要有三种户籍:军籍、匠籍、民籍。
匠人本身是一份工作,却因为这样的制度变成了一个户籍。
这是为了避免某种匠人无人上岗,强制选定了某户人家,不过匠户作为一项职责性的职位,可以由几户人家同时承担,类似于征收徭役。
几户人家合在一起轮流充当匠户是当时的一个常见场面,而且人员并不固定,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
而军籍的话更为复杂,有一个清勾制度,也就是勾军与清军。
勾军即在役军人死后,勾取其直系或旁系亲属充军。
这项制度产生的由来是明军卫所逃亡人数过多,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军籍世袭制度,几近于种姓制度!
勾军条例规定,在役的正军老疾或逃亡后,即到原籍勾取继丁补役,若正军一家全部亡绝,则到原籍勾取其族人顶充,以保证卫所军伍不致缺额。
这种制度当然是皇帝为了自身权力而设立的,不合理性谁都清楚,但这样的制度却无法改变,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了职业教育,那么匠籍的变化,就势在必行。
匠籍变了,那军籍和民籍呢?
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朱元璋最怕的事情,就是大明有不稳定的因素。
尽管杨思义的描述非常的美好,对于大明的好处也非常的多,但朱元璋本能的已经产生了一种抵触。
这事,朱元璋终究是无法下定决心直接同意的。
思考过后,朱元璋给了原路打回的批复。
职业教育的前景和现在大明的稳定,朱元璋终究是选择了后者。
很快。
杨思义便收到了自己被打回的折子。
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折子,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多遍,确认没有问题,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不可能啊?为什么?为什么陛下会不同意这件事?”
杨思义完全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这件事有阻力那是必然的事情,但怎么也不能在朱元璋这里出现。
理论上来说,朱元璋这个皇帝,应该是最快同意的才对。
但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此时,杨思义想到了苏璟的话:陛下那里,或许不会很顺利。
第二百八十八章 没办法,只能亲自出手
“苏先生!苏先生!”
杨思义来到农学院,飞快的朝着苏璟跑来。
此时的苏璟还在监工,因为这不是住的地方,而是接下来朱橚做豌豆实验的实验室,所以苏璟格外的上心。
即便是知道了结果,但让朱橚靠自己的努力将遗传定律给发现总结出来一样非常重要。
科学研究的方法,去总结出科学的规律。
这样的大明孟德尔,才是真正的大明孟德尔。
杨思义的突然到来,让苏璟有些意外。
“杨大人,你稍等一会,我嘱咐下再过来找你。”
苏璟朝着杨思义说了一句,然后便对着现场负责的工匠开始安排。
过了一会之后,苏璟才来到杨思义的面前。
“苏先生,实在是抱歉,打扰到你了。”
杨思义一脸歉意道。
苏璟立刻道:“杨大人不用在意,原本就是些寻常的事情而已,倒是杨大人你如此匆忙,到底为何而来?”
对于杨思义,苏璟观感很不错,所以也没有任何被打扰到的难受感。
杨思义立刻道:“正是昨日关于职业教育之事,苏先生曾提醒我,这个事情陛下不一定会同意,而我当时完全没在意,现在看来,是我太自以为是了。”
“嗯?”
苏璟一愣,然后说道:“杨大人已经上过折子了?”
上一篇:单恋一枝草((阴阳卷番外)
下一篇:失忆后妖王带崽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