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372)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二哥,难道苏先生早已料到这情况了?”

朱棡不由的朝着朱樉问道,他实在是好奇。

朱樉淡淡道:“三弟,此事你还是不要问了,到时候,自然会见分晓的。”

苏璟的嘱咐,朱樉始终牢记。

不能说,那便是不能说。

朱棡点点头道:“那好吧,二哥,若是有什么难处,三弟一定竭力而为。”

说完,朱棡便离开了秦王府。

与此同时。

老四朱棣来到了宝源局,一路风风火火,就朝着苏璟所在的地直奔而去。

即便有着沐英绝不能让苏璟被打扰的命令,但朱棣那可是四皇子,已经受封燕王。

他们拦不住,也不敢拦。

然而朱棣如此风风火火的前来,也不是为了看什么火铳,或者是请教什么兵法军阵之事。

“苏先生,学生冒昧前来,还请苏先生恕罪。”

朱棣来到苏璟的面前,拱手道。

苏璟正在研究着弹簧替代的事情,看到朱棣前来,也是颇有些好奇:“怎么了,这么着急来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这火铳改进之事一直迟迟未能推进,苏璟的心态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这本来就是跨时代的超前之事,一时半会完不成很正常,他也没给自己定什么kpi,大差不差就行了。

朱元璋更是没有用任何渠道给他施加过压力,这事,苏璟完全就是自己的兴趣。

所以,即便是朱棣前来打扰,他也十分的淡然。

“苏先生,我二哥的香皂生意,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知道二哥做这个香皂生意那是苏先生指导的,所以我想请苏先生帮帮二哥。”

朱棣朝着苏璟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下。

这朱棣,是为了朱樉而来的。

朱棡朱棣两人,兵分两路,都是为了帮助朱樉。

听到这话,苏璟笑了,朱棣竟然为了他的二哥来求助自己了。

果然,在朱标稳坐太子之位的时候,其他的皇子们,心思还是比较单纯的。

“这事你自己来的,没和你父亲说吧。”

苏璟朝着朱棣问道。

朱棣点头道:“是的,苏先生,若是父亲责怪,学生不会牵连苏先生,还请苏先生放心。”

一人做事一人当,朱棣年纪小,但担当是有的。

苏璟笑道:“没事,我就是随便问问,不过,你怎么没去问问你二哥呢,你怎么知道他需要帮助的?”

苏璟给朱樉的教导,很齐全,至少在这香皂生意上,几乎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涵盖到了。

所以,其实此刻的苏璟并不担心。

要是这样朱樉还不行的话,那自己出面也无济于事。

笨学生也得自己努力不是么。

“我三哥已经去找二哥了,我是来找苏先生的。”

朱棣回答道。

原来如此,苏璟算是明白了,这为了帮朱樉,两人是齐头并进的。

“嗯,不错,你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很好,不过呢,你们的二哥现在应该是不需要帮助的,回去吧。”

苏璟笑着说道。

不需要帮助?

朱棣瞬间有点傻眼,他对于朱樉生意的消息,知道的不算多,基本都是朱棡告诉他的,但他相信,三哥朱棡肯定没道理骗他。

“苏先生,真的没问题吗?”

朱棣再度询问道。

苏璟说道:“真的,有句话我要告诉你,事情没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认为尘埃落定,有时候一切只是表象。”

说这话的时候,苏璟陡然间想到了靖难之役。

朱棣和朱允炆的兵力对比悬殊,几乎没有人认为朱棣能够成功。

但偏偏朱棣就成功了,其中有着许多的巧合,有着许多的天时地利,但朱棣本人坚定的信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自己这话现在对朱棣这么一说,是不是正好对应了这件事呢?

但明明这会,朱棣和大明皇帝之位,还没有半点的联系。

这冥冥之中,是否有着某种关联。

说完这话,苏璟不由的有些发愣。

自己的到来,对于大明来说,究竟改变了什么,还是说,一切终将回归到正轨之中。

“多谢苏先生教诲,学生谨记。”

朱标认真点头,朝着苏璟拱手行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朱棣离去的背影,苏璟有些恍惚。

不过也只是短暂的恍惚之后,苏璟便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给抛诸脑后。

一切还早,现在才洪武三年。

未来如何,谁又知道呢?

苏璟将心思重新对准了枪械的制造上,此刻他的眼前,是一把加长版的火铳,枪管是普通火铳的两倍以上。

同时,为了能容纳更多的火药,以产生更大的动能,苏璟将燃烧火药的气室加大加厚。

一把看着十分怪异的火铳,就这么被送到了靶场,而苏璟自然也是跟着一起去了。

靶场上,苏璟亲自穿上了防护服。

这样的火铳,其实有些像狙击枪了。

如何使用,自然只有苏璟知道,不过苏璟也没有对自己刚刚造出来的这个狙击火铳抱很高的期望。

毕竟期望越低,惊喜才越大。

第二百七十四章 膨胀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

靶场上,苏璟距离靶子的距离,大约有两百米。

这已经是之前大明火铳有效射程的三倍以上了。

周围看顾靶场的军士还有陪同观看的工匠们,丝毫没有觉得意外,全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苏璟来的这几天,已经改造了很多东西了。

光是那新式的炼钢法,就让工匠们大开眼界。

如此坚固的钢材,用来造火铳,才能使火铳的重量大大降低。

同时,这些钢材用来铸造刀枪剑戟,一样是非常好的材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的必备钢材。

见证了这么多苏璟创造的奇迹,他们对于苏璟再做出什么,都不会惊讶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苏璟来说,两百米根本算不上是狙击枪。

上辈子的枪械,狙击枪起码也得是八百米以上才能叫。

而普通步枪的有效射程,基本都在四百米以内。

两百米的射程,甚至是有些手枪都能达到。

现在的苏璟,对这把改造加长枪管的火铳,要求是真的很低了。

苏璟将火铳架在沙包上,尽管穿着防护服很不方便,但苏璟还是尽力将火铳的枪身摆正,对准远处的靶子,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巨大的枪响,子弹从长长的枪管中加速喷射而出。

两百米处,巨大的靶子上,瞬间出现了弹孔。

命中!

而且距离靶心并没有偏离很多,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苏先生,中了!”

负责靶子的军士几乎是在苏璟枪响后的瞬间就到了靶子旁,看了一眼便激动的大喊道。

而苏璟这边只是褪去了防护服,仔细的检查起手里的枪械来。

枪管的温度,火药燃烧气室的稳固程度等等,在苏璟看来,一把火铳最重要的是稳定,其他的数据,都要排在稳定性后面。

对于大明火铳历史,苏璟也有些了解。

一开始,火铳在大明是很受重视的,射程一度可以达到一百米,当然,这个一百米和苏璟现在的两百米射程是两个概念,只是在一百米还有杀伤能力,有最基本的准头。

在战场上也够用了,因为大明的火器营作战的时候都是齐射的,数量够多,基本准头有足够了。

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火铳,和西方欧洲国家相比都不逊色。

但是这个数据,在大明一直都没有进步,甚至到了明末反而在倒退了。

威力小、炸膛率高、没有防潮能力、冷却周期超长、频繁的炸膛死掉的人比敌人杀的还多。

后来的明朝军队干脆放弃了火铳,又改回了大刀长矛。

至于为什么要放弃先进的火器,转而使用的冷兵器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