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294)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雪又怎么会保暖呢?

“苏师,学生不明白。”

朱标摇摇头道。

这方面的物理知识,朱标并不知道,苏璟也没怎么提到过。

“哈哈,不明白,那我问问你,你觉得棉衣为什么能保暖?”

苏璟笑着问道。

朱标回答道:“因为棉衣很厚实,寒冷就被挡在棉衣的外面了。”

很符合直觉的回答。

苏璟说道:“挡住寒冷用的不准确,事实上,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水的三态变化吧。”

那是苏璟一开始将朱标引入物理折扇大门时说的东西。

“学生当然记得,水有三种状态,常见的是液态,也就是我平常所喝的水,而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便会凝固成为冰,冰就是水的固态,若是降水加热至沸腾,水就会蒸发,形成白色的水蒸气。”

朱标立刻就将苏璟当时讲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他是真的很认真的将苏璟教过的认知都记了下来。

苏璟点点头道:“很好,那冰变成水的过程,其实本质是什么?”

朱标立刻回答道:“融化,吸热融化。”

苏璟笑道:“没错,吸热,冰变成水是在吸热,吸热就是将热量吸收,反过来水变成冰是凝固,凝固是放热。”

“冰和水温度上的差异自然是不用说了,那这寒冷与否,本质其实就是热量的传递,你能明白吗?”

苏璟停顿了一下,给朱标一点思考的时间。

他还记得前世看某档综艺的时候,某个艺人对于这保温保冷怎么就理解不过来。

竟然认为冰棍裹上棉被就会加速融化。

那其实就是对于冷热本质的不理解。

好在朱标身为大明太子,脑子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很快朱标便点点头道:“苏师,学生懂了,棉衣之所以能够保暖,是因为棉衣阻隔了我们自身的热量向外传递,我们的体温维持在棉衣内,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孺子可教啊!

苏璟看着朱标,微微点头道:“非常好,理解了这一层之后,我们再看,棉衣作为一种介质,能很好的阻隔热量的传递,所以冬天都用棉衣来御寒。”

“不过,牛懿你注意过没有,棉衣总是新的最保暖,棉被也是,冬天快到的时候,弹棉花的匠人便开始走街串巷,百姓们将自己的棉被拿出来,将棉被里的棉花重新弹一下,这样做成的棉被更加的保暖。”

这个生活小现象,朱标一时间还真没想到。

因为他是太子,太子之前是世子,自记事起,家庭条件都很好。

这种生活化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常见的。

不过倒也不是一点没有。

至少弹棉花这事,宫里冬天是会统一做的。

朱元璋在生活上,不算奢靡。

“的确,弹过的棉花,再做棉衣棉被更加的暖和。”

朱标点点头,但神色间多了一抹疑惑:“为什么呢?”

如果棉花就能保暖,弹只是物理变化,并没有增加什么,怎么就让保暖效果变好了呢?

苏璟看着疑惑的朱标,说道:“来,牛懿,你举起手,将手掌掌心相对,然后慢慢靠近,记住,不要合在一起。”

朱标随即跟着苏璟的话语,将双手做出了合十的动作,但掌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感受到什么没有。”

苏璟问道。

朱标回答道:“热!苏师,学生能感觉到,双手中间在发热。”

“没错,人体就是这样的,不断的散发着热量,而空气也能作为热量传播的介质。”

苏璟说道:“而弹棉花,其实就是将棉花变得蓬松,蓬松的棉花中间会出现大量的气孔,其中的空气就多。”

“而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之中,空气这种介质的导热性,其实是比较差的,也就是传递热量的能力弱。”

“所以,棉花越是蓬松,做出来的棉被棉服保暖效果就越好,一切都是因为空气的缘故。”

“那么大雪的保暖效果,也是同样的道理,雪层层叠叠的堆积在一起,十分的蓬松,空气很多,也就很好的保证了热量的不流失。”

“这就是大雪保温的秘密,不过若是将雪夯实的话,保温效果就要差上很多了。”

苏璟随手抓起一堆雪,用力一捏,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小雪团。

朱标也蹲下身子,双手捧起雪,凑到眼前仔细的观察起来。

果真和苏璟说的一样,雪是蓬松的。

仅仅是一场雪,苏璟所讲述的知识,都让朱标震撼不已。

“不对啊,苏师,按您的说法,这大雪保温,那土里的病虫,不应该也被保护下来了吗?我之前说虫子被冻死,您并没有说不对啊!”

朱标又生出了一抹疑惑,他不是只会听讲记忆的呆板学生。

苏璟笑道:“这不是很简单么,到了春天,雪会融化,融化吸热,土壤的温度会迅速的下降,土壤里的虫子不就被冻死了,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就是这个道理。”

竟然又回到了融化的知识点上了。

朱标看向苏璟,眼神中满是震撼和钦佩。

他朝着苏璟躬身道:“学生受教。”

苏璟摆摆手道:“搞这些虚的干什么,你有没有真的学会,还不一定呢。”

“这样,给你出个题,运用这空气保暖的原理,烧出一批坚固保暖的砖来。”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

烧砖!

苏璟给朱标留的课后作业。

正好有现在的炉子,改造一下,少烧点砖是不难的。

正好说到这个,苏璟也是才想到的。

大明的砖,全是实心的。

保暖效果,的确一般。

如果能稍微改进一下,变成前世记忆里空心的样子。

那保暖效果就是嘎嘎提升了。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苏璟的作业刚布置下,朱标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不过,他第一时间没有研究砖的造型之类的,而是研究如何烧砖。

唯物辩证法,朱标已然开始运用了起来。

烧出坚固保暖的砖这件事,前提得是会烧砖。

重点要拎清,主要矛盾抓住了。

苏璟笑呵呵的看着朱标,也没任何的提醒,反正时间还多,让朱标慢慢尝试就好了。

……

应天府。

户部下辖的度支科,主事马远明正在认真的核对着各笔税收账目。

如果苏璟在这的话,就能认出这马远明正是之前刚出应天府的时候,让马车位置的那个官员。

他从地方上被调到了京城,原以为是高升,没想到到了这户部度支科当了一个小小的主事。

每日的工作就是核查各种账目,这到了年底了,要清账,更是得仔细核对。

上面给他的任务,主要是税收这块的账目。

马致远干的很累,冬天天亮的晚,他得天不亮的时候就赶到度支科办公室,这埋头就是枯坐几个时辰。

各种账目非常之多,虽说他手底下有着吏员核对账目,他主要是做最后的审查确认工作。

但他一个人,对的是十几个吏员核对的账目。

忙,是真的忙!

但忙还是只是一方面的,到了应天之后,马致远发现自己的那点俸禄,根本不足以支撑开销。

主事是正六品官员,相较于马致远之前地方上的职级,肯定是提升了不少。

但俸禄并没有增加多少。

按照大明的官员俸禄标准,正六品的年俸是一百石,不过发放的时候,五六品官员是米六钞四。

也就是六分发粮食,四分发钱。

以粮食计算,丰年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12石粮食,而欠年则是7-8石左右。

综合的话,也就是一两银子10石,马致远的月俸大概就是0.8两。

这绝不能算是一个高新。

吃穿用住,都只能是比较低的标准,高消费是万万不敢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