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妹妹今天去哪了[旅行](109)
作者:巧可丽
这几个月一直在陆地上走, 米莉对于水上交通格外感兴趣。
她查了一下攻略, 说是要先从火车站北坐10路公交车到镇阳渡口,火车站距离市中心很近,但公交车来得比较慢。
她在公交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见到的第一辆10路公交车。
米莉跳上公交车,用书包装手机的那一面和公交车读卡器撞一下,随后提示音就响起。
不得不说,现在的科技发展得真的很方便,各种功能层出不穷。
多亏了可以绑公交卡的功能, 她才不用上下车一直叼着手机。
毕竟她的爪子不是那么灵活, 但是要一直用嘴叼着手机的话, 牙都快要松了。
只花了一元车费, 米莉就到了镇扬渡口。
公交车开的速度不快不慢, 车上几乎都是一些老年人。
米莉除了在景区和一些省会见到过大批量的年轻人之外,在一些小城市里见到的90%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她刚想感慨华国的老龄化严重,却突然想到一个重要原因——年轻人工作日不出来是因为不想吗?
大概率可能是在工作。
她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周末景区遇到的游客, 似乎还真是这个原因。
刚刚升起的感慨, 立刻咽回肚里,米莉甩甩尾巴, 跳下公交车。
朝着不远处的镇扬渡口跑去。
远远就能看见“镇扬汽渡”四个大字高高挂在蓝色的牌子上方。
这个渡口和米莉经常见到的高速收费站很像,只是简陋了很多。
中间是车辆走的, 行人想要进去, 只能从旁边的入口。
米莉是在大厅现场买票的,从镇江到扬州的轮渡船票才三元。
这里也可以让车辆上船, 不过就要缴纳不同的费用了。
出了大厅已经沿着人流的方向,一直直走就能看到长江渡口的船只,这里的船很多,而且几分钟一辆。
轮船的一层停放着许多辆汽车,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上二楼。
楼梯不是很宽,透过两侧的栏杆可以看到长江的水。
轮船缓缓行驶到江心,米莉靠在窗户上欣赏这一刻静谧的美景。
原本只在岸边看的话,她虽然觉得长江宽阔,但心里只将它当作一条江罢了。
而她现在真正气气处于江心之中,看两岸的事物全都变得渺小,这才恍惚中仿佛发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一样——长江真的非常宽阔。
果然是“潮平两岸阔”。
所以他们的伟人毛爷爷是怎么横渡长江的?
米莉估摸了一下两岸的距离,不禁感慨,果然做大事的人,身体就是健康。
不,应该说身体与精神上双重的健康,才能维持一个人不断积极向上的生活。
看来她也需要锻炼一下身体了。
轮渡行驶了10分钟左右,就到了岸边,米莉在窗边看到渡口上金黄的“扬州”二字,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到了。
旅客们依次下船,长江靠近岸边的区域,水的颜色就不像江心那么澄澈湛蓝了,反而带着微微的黄色。
从渡口出来是一片公园,沿着公园的小路绕出去就能看到一个公交站牌。
米莉纠结了一下是现在去市区还是在附近找点东西吃,最终还是肚子占了上风。
她用爪子揉了揉自己毛茸茸的肚子,脸上闪过一丝苦恼。
扬州的传统小吃有什么?
她先冒出来的第一个就是扬州炒饭,其次就是早茶和文思豆腐,最后竟然莫名其妙想到了林黛玉。
米莉苦恼地抓了抓脸,林黛玉祖籍就是扬州的,还可以去临府的修复建筑看一看等等,还是先想想吃什么吧。
她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坐上公交车去往大运河博物馆。
在大运河博物馆附近下了车,她找了一家一看就很有年头的店面走了进去。
她一抬头,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大爷正在吸溜着一种像是酱油面的东西。
她决定就点这个面好了。
老板是个中年女人,身材瘦小,但说话很有干劲。
“这是我们扬州特产,也不算特产吧,就是本地菜。干拌面,这里还有汤,腰花汤、梅条肉汤都是荤汤,要是不想喝荤汤我们这还有青菜汤。”
米莉要了一碗干拌面和一碗腰花汤,店里的客人不多,老板很快就给她端了过来。
干拌面看着其貌不扬,和普普通通的酱油拌面没什么区别,只是面条看起来不太一样,像是手擀面,面条粗细不均,不过整体是细的。
米莉听说扬州的面其实是宽面,这种细面是苏式的,但她也没有吃过用宽面做的干拌面,所以也不能进行对比。
干拌面和她之前吃过的其他面都不同,碗里面除了面没有别的东西,就算之前吃阳春面里面都还有葱花调个味,但干拌面就真的什么都没有。
外表看是酱油色,闻一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香气,不过有一股淡淡的海鲜味道。
她尝了一口,面竟然没有眼睛看到的那么油,或许她看到的其实不是油,而是酱油的反光?
面条进口就有些微微的干,虾籽油的香气在口腔中迸发,味道很特别,不甜,也不是很咸。
对于米莉来说,这一碗干拌面味道刚刚好,只是因为她的口味还是偏重,一整碗干拌面吃完还是觉得没吃饱。
一旁的腰花汤也没有那么烫了,清汤中点缀着大片的腰花,深色的腰花和翠绿的小油菜凑在一起看起来格外诱人,让人生起食欲。
汤里没有腰花的怪味,入口鲜美,淡淡的咸味,是米莉想象中的清淡。
吃饱喝足,她开始向着几条街之外的大运河博物馆前进。
大运河博物馆的门票很难预约,米莉提前三天预约都没有抢到,还是今天早晨准备订晚几天的门票时,突然看见多出来两张,她便连忙抢了。
现在旅游就跟商场购物一样,犹豫一下,票都没了。
大运河博物馆从外面看,像是一个船,围绕着博物馆周围有配套的餐厅和咖啡店,还有一座仿古建筑塔。
博物馆外的一条路,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运博路。
米莉进了园区,走了十多分钟才看到博物馆的建筑,这里可以说是她见过的博物馆中园区最大的一座了。
从大厅一楼进去,旁边就有可以租讲解器的地方,但米莉还是更喜欢现场听导游说。
她最近已经彻底抛弃了自己抠抠搜搜的心态,秉着反正旅游资金再怎么省也只能用来旅游的想法,她干脆一挥爪子,给自己请了个导游。
这导游还是她刚才吃完干拌面和腰花汤出来的时候遇到的,是个年轻的女生,米莉看到她脖子上挂的导游证,这才脑子一抽就把人拦了下来。
“大运河博物馆其实并不特别需要导游带着进行游览,里面的展品都会有详细的讲解,大多数导游带游客进这里也是照本宣科的复数,你确定要请我吗?”
——既然把人拦下了,难道还能再放弃?
之前几次博物馆的经历,让她意识到有一位导游带领是多么明智。
主要是她有些文物看不到,只能费劲地跳起来看,找导游也不只是讲解,还需要全程抱着她。
上班时间还能撸猫,女生非常满意。
一进展厅,米莉远远就看到一面占据一整张墙壁的玻璃,玻璃后是像泥土墙一样的存在。
“这是大运河汴河剖面,在2018年挖掘,其实说到大运河,我们大部分人第一个想法就是京杭大运河,但其实不止,它既包括京杭大运河,也包括浙东运河和隋唐运河。”
米莉听得有点晕。
女生笑了一下,理解地放慢了语调,“我们一直以为大运河是在隋朝开始开凿的,但其实在更早以前就有小距离的运河,从隋朝开始全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