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1446)
作者:南希北庆
辽国上下无不松一口气,那么现在辽国也面临抉择,到底是趁机进攻,还是说先修内政。
国内也是有很多争论的。
对外发动战争,也是可以转移内部矛盾的。
但由于宋军在北境的主力是纹丝不动,这令辽国内部还是觉得该先修内政为主,因为他们知道,消灭宋朝,以前都办不到,那更别说现在,而且以宋朝现在士气来看,即便取得局部胜利,宋朝也不会妥协的。
而辽国是刚刚经历一场巨大的内耗,毕竟耶律乙辛掌权十余年,朝中党羽太多,内部本就非常不稳定,一旦开战,别说输赢,哪怕没有得到足够利益,这内部都可能会发生动乱的。
而在此之前,辽国的探子已经查明为什么宋朝会突然变得这么富强,原因就在于公检法和税币。
其实辽国的探子,是非常厉害的,虽然宋朝在不断地宣传税币,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迷惑,在捎回国的信上,还是着重强调了宋朝的司法改革。
只是说这些探子也并不是非常清楚,这司法改革和税币的内在关系。
不过,辽国的大臣,也就是耶律洪基身边最信任的臣子耶律良,则是看出其中关键,他认为公检法才是关键所在。
然而,经过一番讨论后,不管是贤臣,还是权贵,都认为公检法不适合辽国。
首先,宋朝花了十年才将公检法建设完善,我们能有这么多时间吗?
其次,我们国内是有着大片的草原,没有那么多城镇,公检法又能发挥多少作用?
最后,他们还有很多部族,掌控地方司法、财政、军事,不像宋朝一样,几乎都是知州、知县,怎么去让他们遵守公检法。
两国国情大不一样,不能照搬全抄。
但是耶律良还是认为,要是没有严格的法律,税币可能会不好控制。
最终他们商量出一个结果,不改革司法制度,但要用传统的方法去严明法律。
同时,不贸然发行税币,而采用的熙州的代币。
就是在各大贸易重镇,发行这种代币,供大家用于交易,收取百分之三手续费用。
然后,以此来慢慢推广纸币。
但是熙河地区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们控制着茶、丝绸这些贸易的硬通货,但辽国现在已经断绝与宋朝的往来,也没有岁币,拿什么来背书。
于是他们选择联系桃花岛上的契丹商人,然后开放自己的海港,但由官方控制,这么做,一来,可以暗地里维持与宋朝的贸易,二来,可以渗透到桃花岛,从而逐渐取得对桃花岛的控制。
他们几番出兵,都打不下来,这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
到底那些走私商,许多就是契丹人,咱们才是一家人,以前都只是误会,我们也给商人足够的重视和自由。
可见这辽国内部,还是有很多能臣、贤臣,他们并没有直接照搬全抄,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去改革变法,并且非常求稳。
关于辽国方面的动静,也很快传到东京汴梁。
赵顼对此是大失所望,“看来辽国并未有上当。”
张斐笑道:“陛下勿忧,只要用了纸币,不管是什么方式,都会如我们所愿。”
赵顼对此稍有怀疑,“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推行公检法?”
张斐点点头。
赵顼好奇道:“公检法对税币如此重要吗?”
张斐不答反问道:“陛下认为三司使在使用税币方面的能力如何?”
赵顼道:“非常不错。”
张斐道:“但其实三司使在河中府时,也曾导致盐钞泛滥,我当时才刚去不久,就连审了几次关于盐钞的官司,最终还是朝廷赔钱,才维系住盐钞的信用。
三司使如此会使用税币,为何还会犯这种错误,难道三司使就不知道滥发盐钞,对盐商、钞商都不好么?三司使当然知道,但三司使所维护的是财政,而不是那些盐商、钞商的利益。
即便我在河中府建立起公检法后,苏检察长兀自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盐钞、盐债的发行。
要没有苏检察长,在熙河拓边后,河中府也一定会超发的,即便元学士和蔡知府能力超群。
这其实与能力、道德是毫无关系,因为公检法的出现,只是划出一条底线,换而言之,没有公检法,就没有这条底线,一切都按照国家需求来办,由奢入俭难,超发是必然的。
陛下请放心,辽国一只脚已经踏入深渊,只是在时日上面,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晚一些。”
赵顼紧锁眉头,“如果你说得是对的,对于我大宋而言,是不是也是如此,一旦公检法遭到破坏,税币也会将我们拉下深渊。”
张斐充满自信道:“一定会得,西夏和辽国会相继向我们展示错误的后果。陛下只需要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便可。”
第八百一十六章 终章:捍卫者
虽然张斐信心十足,但赵顼却有些不太相信,因为根据辽国国内的消息来看,辽国对此是非常谨慎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虽然如张斐所料,并没有建设公检法,但还是严明法律,就只是独缺公检法这一项制度,难道这也不行?
就事论事,纸币就只是一种经济政策,哪怕是在宋朝,也是政事堂和三司来决定,传统的司法,也能给予保证,只要你们不乱来就行,毕竟纸币本就出现在公检法之前。
然而,接下来两年内发生的一切,却令赵顼瞠目结舌。
眼看高楼起,眼看楼塌了。
而在这期间,宋朝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即便在得知辽国开放海港,维持与宋的贸易,来为他们的代币提供保障,也没有因此关闭桃花岛,依旧是通过桃花岛与之贸易。
倒不是说宋朝不想去添乱,而是因为宋朝目前的对外政策非常依靠商人,并且近几年一直都在加强海运。
其实最初辽国代币发行的算是非常顺利,因为是可以照抄熙州的模式,恰好与宋停止贸易后,辽国国内货币是严重匮乏,代币的出现,还真是盘活了辽国的经济,一度也看见繁荣的景象,可不到两年,辽国国内代币泛滥,商人、百姓手中大量的财富被国家和贵族收割。
以至于民怨沸腾。
辽国上下,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决定将矛盾转移到外部。
然而,宋朝一直在旁观望,眼看着辽国一步步走向深渊,料到对方可能会开战,来转移矛盾,边境将士早就做好应战的准备。
而且,辽国玩崩,但宋朝却是越玩越强,尤其是在这两年间,还整合西北、蜀地、南方的人力和资源。
尤其是西北的战马,这对于宋朝而言,那真是香的一批。
如今北边亦有着两万规模的骑兵,其中还包括一支三千重甲骑兵。
要是辽国再不开战,宋朝都快要忍不住了。
不过由于宋朝决策层面知道辽国的意图,根本就不需要与之决战,只要守住就行。
朝廷给边境下达的死命令,就是死守,严禁出战。
当你的对手比你的强大,武器比你的精良、先进,并且他们还是防守的一方,你是很难战胜的。
要知道,如今宋军配备的火器要比三年前增加了十倍,并且是经过西夏和李朝的试验,如今宋军已经能够熟练将火器应用于各种战场。
而且当下的火器是更有利于防守,使得辽军是损失惨重。
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歇三而衰,前线久攻不下,直接导致辽国内部开始分裂。
因为辽国是契丹人的国家,如果出现问题,肯定是先维护自己的基本盘,代币的损失,也由各部族跟着契丹人一块分担,原本各部族对于辽国君主就非常不满,但是听说辽国要带领大家一块去宋朝抢,补回大家的损失。
这没有道理不答应。
然并卵。
不但攻不下,自己还损失惨重,这辽国君主当然是选择吸其它部族血,来补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