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88)

作者:苏渔川


这两位宰相做起了事情,便没空陪陆鸿说话了。

陆鸿只得自己坐在小几的另一方,眼睁睁地瞧着两人飞速转动的笔杆子,愣愣地发呆。

曹梓一面将门下的几分奏疏批下几份,一面叹道:“各地都在请款,战事未过,又近年关,可拿甚么填补……十年之内未必再能恢复去岁气象了。”

对面的崔景芝头也不抬,就着近在咫尺的油灯光仔细地阅览着手中的一封奏疏,他是个老近视,虽然随着年岁长,老花稍稍抵消了一些,瞧近处时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模糊了,可依旧无法十分真切。

可是假若凑得太近,因为老花的缘故,更是瞧不清楚,这一点上反而不如当年了……

此时他如此认真地瞧着手中这份奏疏,却不是因为视力不好瞧不清的缘故,而是奏疏当中的内容实在是有些难懂,也有些骇人听闻!

“伯年。”他当即叫到身后垂手侍立的一名中年书办,“你请兵部的徐尚书……不,你叫库部司郎中鲁光过来。”

他先一个“请”,那是对兵部尚书徐夏威,后一个“叫”,那是对兵部库部司郎中鲁光。

这两个用词之间,绝不是因为官职品轶的差别而不同,而是为了两人在这份奏疏之中所担的干系,不尽相同罢了!

陆鸿知道这个鲁光,可以说也是个神人。

丰庆六年因为“青州行营功过督查案”,在朝廷里被人大肆弹劾,牵出了某处投降唐军缴械未曾入库,而不知所踪的案子;随后因为偏信了一个叫做赛米哈的胡人,为了一个莫须有的“投石机”,害得兵部被这胡商,用一张半成品的设计图纸骗得团团转,捏着鼻子将几十万贯打了水漂……

再往前还牵涉过倒卖八千套制式军械,给高句丽西部傉萨的舞弊案,这位大兄台全无才干,又历经种种磨难,遭到兵部上下全体同仁的一致唾弃,居然还在库部司这块肥缺上屹立多年不倒,算得上一时奇葩了!

陆鸿既听说过这人的许多奇闻异事,此时见那奏疏上的内容,显然与这鲁光或者说兵部库部司有关,而且显然不是小事,不禁更是好奇。

那叫“伯年”的人,是崔景芝的学生,此时见了老师神情口吻,便知事情重大,该怎样办理心中已经了然,当下答应一声,便快步退了出去。

曹梓见了这般情状,心想:“还有甚么事情这般严重,竟比得过国库亏空?”

不及他猜想,崔景芝已经将那份奏疏递了过来,道:“曹相,你过目一下,再请陆相参详参详。”

曹梓接过来道:“是了。”一面将那奏疏颠倒过来细看,一面皱起了眉头。

他越看之下,眉头便皱得越深,看完之后脸上已经是一片惨淡愁容。随即便将那份奏疏顺手递给了陆鸿。

陆鸿也不推辞,接到手先看发地署名,赫然瞧见“青州都督府都督 李毅”的字样。

他不看内容,便已经先心惊了三分,怪不得崔景芝特地提出来要让自己参详,原来这是他老丈人的手笔……

既然是李毅的“爆料”,如此的叫人“重视”便不奇怪了。

他便回过头逐字逐句向下看去。

这奏疏之中的官样文章着实不少,等到他连读了三行似懂非懂的骈文之后,才看到正文:已查明前平海军副指挥刘德海,于青州城三春坊雀径巷之私宅中,藏有陈石《十七帖》摹本一卷……库部司曾流出之八千套制式兵刃甲胄,实由鲁光出手、王睿长子王晖转经刘德海之手,交由一南唐船航,带送至高句丽西部……丰庆六年二月初二,时任保海县县学教授之谯岩,于柳镇订了一间二月初一至二月初四的客栈,一直并无人住……陆鸿于六乘驿刺杀王睿之子王灿之事,乃系冯纲向李密源透露之消息……”

这份奏疏总共只有这么四个内容,看起来没头没脑,也没有确切的中心意思,不明就里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任何明堂。

就连崔景芝都只能瞧得懂最后一条,但是从这最后一条中隐藏的人物,来反推前三条,也能猜出个大概意思来!

曹梓不用说,也是一知半解,除了能从冯纲的头上看出点儿端倪,然后同样反推之外,并不能猜透其中所表达的深意。

但是即便如此,两位宰相也完全能够感觉到,这份奏疏之中所包含的重大意义!

于是两人对望了一眼之后,便同时将目光转到了陆鸿的身上。

陆鸿对这四条内容,自然是明白得不能再明白!

第一条,刘德海私宅之中有陈石《十七帖》摹本一卷。

这《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字帖,陈石临摹《十七帖》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无巧不成书的是,陆鸿曾经也有过一份陈石的字帖摹本,也就是那份褚遂良《千字文》摹本!

更加巧合的是,陆鸿还曾临摹过其中的韵味,对陈石书法的神韵颇学了三分。

后来李安与陈石到上河村胡家拜访时,曾经见到他在大堂桌上写来雕牌匾的“胡宅”两个字,李安曾大赞陈石后继有人矣。

当时陈石说的是:老朽当日在莱州一共写了八篇,为免张扬,故意将字写得十分难看,却署真名,其实为了联络旧友罢了……

此时刘德海私宅在之中再见陈石名帖摹本,那只能说明,刘德海早已是陈州王的手下!

第二条关于八千套外流制式兵甲的转手。

陆鸿在平定高句丽五部时,曾经在白鹭城遭到八千西部兵马的攻城,而这八千人所穿配的,无一不是大周卫军的制式兵刃甲胄。

当时吴卫曾经推测,这是王晖利用王睿的势力,从库部司倒卖装备,自肥腰包。

直至此时他才明白,原来王晖确实有所参与,而且刘德海在其中也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而最后的买家,其实是南唐人……

至于这些兵甲最后到了高句丽西部的手中,那也好理解——当年李钰奔走大周边境数国,约同联盟,其中高句丽的代表便是出身于西部的成凹斗。

李钰为了扶持成凹斗,送八千套制式兵甲,便不奇怪了……

这也就是说,刘德海与李钰早就有了接触,而刘德海已经证实是陈州王的手下,李钰则是李嗣原的辅佐……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会(中二)

第三条,谯岩在柳镇订客栈。

这条更加晦涩,因为这涉及到当年蓝鹞子刺杀李毅的一处细节:当时蓝鹞子为了逃避坝集官军的追捕,便金蝉脱壳躲到柳镇,却一不小心撞入了屈家庄,结果被屈家子弟围殴重伤,后来在赵家集险些被陆鸿所擒。

那么问题来了,蓝鹞子——其实也就是李嗣原——当日逃亡柳镇,而作为陈州王的亲信谯岩,恰好便在柳镇订了初一到初四的客栈,这便更加耐人寻味了……

第四条,冯纲传出陆鸿杀人的消息。

很好明白,冯纲向李密源透露陆鸿杀人的消息,再由李密源转达给神都的朋友王晖,继而挑起王睿与陆鸿的矛盾。而冯纲也是在丰庆二年的“桃李园案”中被贬的陈州王旧臣。

从这份奏疏上的四件事看,第二、第四两件事,很可能是出自李密源的交代。

另外两条的出处便不得而知了,唯有一个解释便是:李毅一直在找寻有关李嗣原的一切蛛丝马迹,结果最终查到了陈州王的头上。

当然了,有一件事却是崔景芝与曹梓都不知道的。

当年陆鸿的亲兵张如镜,为了那教坊女在六乘驿砍死王灿一事,当时是被陈州王买通了驿丁麻六儿,这才压下来的。陆鸿为此对陈州王颇有好感,以及许多感激之情。

当外面纷纷谣传是他杀死王灿的时候,陆鸿还一度以为是李密源对他的陷害,谁知道竟然是帮他压下此事的陈州王,颠倒是非黑白,反过来让他和王睿结成了死仇……

其实奏疏之中说了四条,其中意思却只有一条:陈州王早已勾结李嗣原谋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