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528)

作者:王子虚


在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之前,也没有影响整个大明上下一片烈火烹油的气象。

还有其他什么比这些更大的问题,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出来?

或者说,不是发现的,而是分析判断,应该存在,应该会出现的问题。

工商业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传统伦理习惯的颠覆。

民间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迅速膨胀,让民间资本力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皇室财团同样会随着技术革命,出现了跨越数量级的膨胀。

至于行政区划和中央衙署改革的影响,当然是能够缓解目前的管理困境的。

也是必须要这种改革和调整的,否则一旦技术和战争红利消退,朝廷可能会迅速陷入崩溃。

增加管理层级必然降低实际管理效率。

最高决策者的意志,在向底层传递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行政级别的增加,而不断的衰减。

不过增加管理层级的地方,本来绝大部分都是海外藩国,是高度自治的地方,朝廷对当地的而控制只能算是“软性”的。

转化为省份之后,朝廷对当地的控制就变成刚性的,强制的了。

哪怕是增设了大域级这一级管理机构,朝廷对海外省份的控制力量,肯定是仍然超过原有的藩属国时代的。

与此同时,大明本土的省份仍然会保持直辖状态,掌控力不会大规模衰减。

朝廷对本土的掌控力不变,对海外的掌控力上升,综合来看的话,力量也是在上升的。

大明朝廷的力量自然也是大规模的增长了的。

但是,民间资本在在跨越式的增长,皇室财团也是在跨越式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肯定是远远超过朝廷力量的增长。

综合对比下来,朝廷的力量相对民间和皇室而言,会组建出现明显的衰减趋势。

长此以往,更强强大的皇室会试图完全压制朝廷,官僚系统也会加速倒向民间资本。

朝廷、皇室、民间资本三者之间的稳定姿态会逐步失衡。

朱靖垣的报告或者说论文,断断续续的构思,断断续续的写,断断续续的发给朱简炎。

这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

当朱靖垣最后的判断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康安六年八月份了。

朱靖垣也真的发现了一个足够巨大的问题。

皇室力量的过度膨胀,对皇帝而言未必是好事。

朝廷的力量不断减弱,对皇帝而言也未必是好事。

大明皇帝的统治力,来源于三个方面,而不是一个方面。

如果大明皇帝只是皇室的族长,那对皇室的控制力远远低于现在。

如果没有庞然大物的皇室和皇庄,皇帝也会被官僚体系折腾的焦头烂额。

皇帝依赖官僚体系制衡皇室,也依赖皇室制衡官僚体系。

随着工商业的持续跨越式的发展,民间资本官僚体系的联系肯定会越来越紧密,那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腐败和统治能力衰退。

以及最重要的官僚利益与皇帝利益的背离。

官僚体系与民间资本完全结合,官僚体系完全代表民间资本利益的时候,就不会再理所当然的服从皇帝的意志,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该要求设立议会,限制皇权了。

到时候皇帝就只能全面倒向皇室了,那必然会导致皇帝对皇室的控制力降低,这也会加剧皇室成员的腐败,提前激化皇室内部的矛盾……

所以必须控制这个过程,必须要增强朝廷的力量,增强官僚体系的力量了。

制造官僚体系与民间资本的对立,严格的控制两者的媾和程度……

尽可能维持皇室、朝廷、民间资本三者平衡状态。

第390章 君权与相权

大明皇帝朱简炎在行宫住了几天,跟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朱仲梁一起,在朱靖垣的建议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后续改革的方向。

朱靖垣虽然特殊,但是朱靖垣的建议仍然只是建议,最终的决策还是要朱简炎来做。

朱靖垣很多理想化的设想,其实经常会被朱简炎和朱仲梁给压到现实方案上实行。

就比如说,朱靖垣认为,实设的九卿的品级,可以给先给从一品,也可以直接给正一品,同时建议直接给正一品。

这是朱靖垣习惯性的大方,而朱简炎和朱仲梁就习惯性的“吝啬”。

朱简炎理所当然的选择,就是初授九卿给从一品,三年后或者六年后,甚至准备到退休的时候,才会升授到正一品“荣退”。

与此同时,作为对大明的政治体系最了解的人,朱简炎和朱仲梁考虑的细节也更多。

比如说,在设立大域和分管九卿之后,如何确保本土直辖省份的实际地位高于大域?

如果九卿分管着几个朝廷的中央衙署,同时还是一个大域的对应首脑,那九卿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会不会偏向于自己主管的大域?

如果不做针对性的调整,所谓的直辖省的事务,在分管九卿设立自后,仍然要送给对应的主管部门,然后再转到分管对应事务的九卿面前。

直辖省分需要联络的会是所有的部门,最终处理自己的事务的也是所有得九卿。

反过来看,九卿主管的这个大域的事务,则是通过大域本地确定的都护、总督、提刑官、御史六个主管分类官员,直接送到一个确定的分管九卿面前。

这种情况下,朱简炎觉得如果是九卿,就算是自己不是有心偏袒自己分管的大域,肯定也会因为对自己直接分管的大域的官员更熟悉,对事务有直接的决定权,不需要去找其他人,而理所当然的去优先处理这些事务。

这也会让分管九卿获得对应大域的“相权”。

太祖朱元璋禁止设立宰相,本意是将相权并入到皇帝手中。

相权的本质,是在君主之外,官僚体系之内,另一份“通用决策权”。

决策权很重要,但是“通用”更加的重要,那是另一个官僚体系的“核心”。

官僚体系有自己的核心,就能甩开皇帝处理绝大部分事情。

朱元璋将相权收入皇帝手中,将整个朝廷的通用决策权合并,全部集中于皇帝一身。

除了皇帝之外,朝廷之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在绝大部分政务上同时拥有决定权。

所有的官员,都只是某一个限定条件下的决策者,一个分管门类之内的决策者。

整个国家,整个朝廷的所有事务,最终归集的目标,都有皇帝一个人,皇帝大明唯一的核心。

在此之前,神州传统封建王朝的朝廷官僚体系之中,通常都有至少两个决策核心。

至少是有一个主要核心皇帝,一个或者多个次要核心是宰相。

朝廷少了一个主要核心,或者主要核心不负责任,其他的次要的核心运转起来,仍然能够维持这个体系的基本完整,维持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转。

但是自朱元璋之后,中央朝廷官僚体系的核心,只剩下了皇帝这一个主要核心。

脱离了皇帝这个核心,这个体系就直接分成几大部分,相互之间无法完成正常交互。

朝廷和官僚体系也就没办法正常运转,最起码是没办法合法的持续运转了。

朱元璋用一整套的顶层构架,堵死了第二个核心出现的可能性,真正将集权进行到了极限。

自朱元璋之后,在也没有出现过事实上的权臣。

哪怕皇帝完全不管事,它也是维系朝廷运转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哪怕弄死现有的皇帝,也必须再立一个皇帝,否则整个体系仍然无法运转。

仁武朝之前的时代,出现了大学士不“票拟”,皇帝直接下旨被称为“中旨”,可能会得不到执行的情况。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旨”是现代意义上的不合法文件。

票拟本来就不是圣旨合法与否的必要条件,圣旨和皇帝的意志本来就是法律。

拒绝执行的官员实际上就是在抗旨。

那时候的大学士,相当于官僚体系的代表和领袖,他们不票拟的做法,是表示官僚体系不支持皇帝的决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