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305)
原因是, 翰林院的官员们很快就发现,院中比他有经验的没他博学, 比他博学的没他能触类旁通,他总是能轻轻松松引经据典,将繁杂冗余的事务梳理地清晰分明。
没多久,裴秋生在翰林院中便成了一位百科全书般的存在,院中但凡有人有什么东西不明白的, 只要去问他, 他一准知道一些。若是运气好,还能听他说出个五六七八来。
而且, 裴秋生也会时不时说出一些初听骇人听闻细想又有些道理的治世之道。
翰林院每三年就会进来个状元郎、榜眼和探花,个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自是不必说, 但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就有治世经国的才能。
进来的状元郎们也未必个个都能受到重用,翰林院便是让他们显露才能的重要一关。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裴秋生就凭借才干脱颖而出。
其实裴秋生之所以知道这么多,除了科考时为了应试琢磨过许多论题以外,也少不了系统的提点,在每个他印象模糊之处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解答。
而他提出的那些观点,比如治水之法,赈灾之策,都是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得到反复验证的经典,是他内心敬仰钦佩的,也是他希望能有人真正用到百姓身上的治国之策。
当今朝代,虽然长安城尚属太平盛世,但底下的各州县未必太平,自从五年前蝗灾后,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南边此起彼伏的灾荒已然闹了三五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流民。
尽管蝗灾已然过去,但百姓已经乱了,几年过去依然没能安定下来。
很快裴秋生的赈灾之策便被翰林院大学士呈到了圣上面前,圣上对他这样养民振民不如疏民的观点、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觉得颇为新奇,对裴秋生这个名字又有了更深的印象。
圣上看完奏折后,在朝上公然感慨道,“镇国公,你错过了一个好儿子啊。”
圣上说这话时,意味不明,朝中谁也听不出来是赞赏还是怪罪。
直将闻渊说得无言以对,最终抹了抹额角的冷汗笑吟吟道,“圣上说得极是。”
最终,圣上同意了试试这个法子。
不过这份赈灾之策真正施行起来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倒不是朝中人反对,光自请想去做钦差大臣的人就有四五个。
主要是底下的官员不想配合。
原因在于每年的赈灾粮赈灾银拨下去以后往往被层层盘扣,一路经手官员多少都能捞点油水。
而今,却不再直接拨款拨粮,而是由地方官府带领流民安家置业,承诺今年秋天的收成不再纳税,期间流民们的食宿问题由朝廷的钦差大臣直接运粮去解决。
公告一出,各路官员便觉得这是个有危险的苦差事不说,还要被钦差大臣们督导,更捞不到什么银子。
更有甚者,直接派人伪装成山匪,半路截钦差大臣粮的,也有不少。
朝廷经过数年雷声大,雨点小的赈灾,流民也不怎么相信朝廷,不少认为直接抢粮更为快捷,也来抢粮的。
朝廷前两路钦差大臣派出去,均是遇到了几波前所未有的抢粮浩劫,还没到目的地粮便没了。
对方武力装备之完备,要让人说地方官府没参与,怕是谁也不信。
这样一来,后面的钦差大臣之职竟没几人愿意去了,哪怕是圣上钦点,也有官员借口身体抱恙推脱。
遇到打劫可是有生命危险,即使是个肥差,也没人觉得是个香饽饽了。
裴秋生便托翰林院大学士替他荐言,称愿毛遂自荐,自请担任钦差大臣,运粮去南境灾区,只是请求圣上能派两百精兵随行。
之所以带两百,是因为人若太多,想必路上带的辎重也多,粮食宝贵,应多留给百姓;人若太少,则很难安全抵达。
圣上大喜,立即允了,另外赐他此行可带上尚方宝剑,遇事可先斩后奏。
裴秋生临走前,从姜月的田庄里借走了几个擅长种植的人,带在随行的队伍中。
他南下之后,许多灾民见这次押粮的官兵装备精良,纷纷不敢轻举妄动,前半个月倒也相安无事。
等进了南地后,裴秋生才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灾荒。
四处都是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人,山上的草根都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如今虽是春日,却不见半点绿草地,山坡上只有一些树皮不完整的树木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如同那些孤立无援的穷苦百姓。
原来,长安城里的乞丐,日子已经算好过很多了。至少伸一伸手,隔三差五的便能讨到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