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266)
这一看,便看到了闻氏。
莫不是闻氏久居内宅,不知道百宝阁这里的一些东西是乞丐帮忙着做的?
要不要去提醒她?只是自个儿这身份,去跟国公夫人说话也不合适。
只听闻氏道,“我听说,你安置了一些集市这一片流离失所行乞为生的百姓,给工钱给住处让他们帮你做东西?”
围观的人顿时嘀咕,原来闻氏是知道的啊?听她这话,也摸不清她是来买东西还是来兴师问罪的,莫不是觉得百宝阁不应该让他们帮忙做事?
姜月如实道,“回国公夫人,确有此事,给工钱不假,不过也只够温饱。提供住处却是算不上,我那巴掌大的地方,也只能让众人夜里聚在一起取取暖。”
闻氏想起一年多以前姜月初次来找她求助的时候,穿得还是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衣裙。
如今一年过去,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集市中心开了铺子挣了钱,刚过好自己的日子,首先想到的却是救济他人。
虽然花费的银子在她看来并不多,但她人微力小,能有这份心思做到这个程度,很是不错。
闻氏虽然也救济贫民,但她只是以施粥的形式,今年的贫民有多少,来年还是多少。可她今日来的路上,已经没见到几个流落在外乞讨的贫民了。
她也在姜家杂货铺外面远远往里面看了一眼,里面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高矮胖瘦,手里都有活,眼里都很有干劲。
闻氏眼里浮起一丝赞赏,“你做的很好,比我要好。”
姜月笑道,“夫人谬赞了。”
闻氏道,“姜姑娘应当有听说,我在城北有个慈善堂,一直空置着在,快有半年了,我也用不上。听说你那姜氏杂货铺即将住不下了,若是不嫌弃,那处地方你可以随意处置。”
城北那处慈善堂姜月曾去看过,距离这里约莫是半个时辰的路程,离得不算太远。
也已经有城北的几个乞丐闻着风声过来了。
姜月知道,闻氏心底里还是记挂着城北那些贫民乞丐着在,只是迫于官场和国公府的压力,不得已放弃。
她提出要给她用,是真心的,也是希望她能照拂城北的贫民一二。
姜月原本是想租下一家客栈来安置贫民的,只是价钱上还没谈妥,对方总觉得他这客栈住过乞丐,以后怕不是没别人来住了,就卡着这点儿使劲哄抬价格。
姜月有时气不过,恨不得将客栈直接买下。
但又一想到这些贫民等天暖了未必还在集市这边住着,到时候空置的客栈她懒得费心打理,才冷静下来继续跟对方磨。
姜月行礼谢道,“多谢国公夫人,那我便不客气收下了。”
闻氏满意地点点头,想起此行来的目的,看向手侧的“扶贫行善区”,指着一格头花道,“我今日来,是来买东西的。这些头花,我都要了,里面有多少个?”
围观看戏的众人们顿时都惊呆了。
这闻氏好大的手笔,一口气买这么多头花。
姜月看了一下,闻氏指的那一格头花,约莫有七百多个,具体她没数。
她道,“头花是一两银子一个,约莫七百多吧,夫人买这么多,我薄利多销,就收您六百两即可。”
闻氏含着笑,温和道,“我不占小辈的便宜,就收我八百吧。”
接着,便让手下的人付银子。
姜月想起了最初在姜家遇难得闻氏相助时,自己提着东西去感谢被拒之门外的场景,知道推辞也没有用,便也不多说,只笑着收下。
而后让人寻了个上好的箱子,将头花装好放到了闻氏的马车后面。
闻氏有心资助百宝阁一二,也当是感谢姜月愿意城北那座慈善堂以及背后意味着要承担的责任,临走前道,“下个月我还会再来。”
姜月想起今日好像是十五号,原来是闻氏去城南慈善堂的日子,她买这些头花应当是往城南那边送的。
姜月送别,“多谢夫人眷顾。”
众人见国公夫人从百宝阁当真花了八百两买头花时,顿时都被惊到了。
国公夫人说姜姑娘做得好,也丝毫不嫌弃“扶贫行善区”的东西,难道是他们太狭隘了?
可头脑反应快的人顿时想到今日是十五号,“我看国公夫人往城南去了,她买这些头花肯定不是自己府里面戴,而是给那些贫民们送去了吧?”
众人便都反应过来,“这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
“贫民做的东西给贫民戴,似乎更加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