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儿(532)

作者:三春景

太平书院有着激励学子的氛围,整个环境非常积极健康,在这里学的好一定会有正反馈...这些是摸不着的存在,但正是这些摸不着的‘软实力’,大多数时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太平书院的特殊氛围中,原本是人才的,可以更进一步,变得更加出挑。而原本是庸才的,也可以成为人才!这也是后世教育工作者常说的,少部分庸才和大部分人才在一起培养,只要环境不差,就能将庸才变成人才。而反过来,如果庸才多而人才少,那么即便环境不差,人才也会变成庸才。

这样的太平书院,很快就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有了一定名气。

没办法,第一批学生还没有毕业,外界对太平书院学子也就无从观望。这中情况下,硬要说太平书院学子有多大的名头,那就太假了...不过,这个时候读书人的圈子其实很狭窄,而且彼此之间很大可能是相通的。

一个家庭有读书人,那么家族、姻亲、朋友家一般很大概率也有读书人,纯粹是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周围都是大字不识的白丁的读书人不是没有,但终究少见。

若家中孩子在太平书院读书,那么其他读书人家庭就能因此接触到太平书院学子——在太平书院读书之后,不敢说这学子能脱胎换骨,有老大思想变化,但在学业上普遍有很不错的提高却是真的。

而这些,正被亲朋各家看在眼里!

除开某些家中有不错族学,或者孩子在海内名士那里做弟子的,其他人看到一所能明显提高学生成绩的私学,都是有些想法的。不敢说一定要自家孩子也去这私学读书,至少会将其纳入考虑的选项之一。

再加上太平书院对学生的补贴确实到位,这两年多也算是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对优秀的贫寒学子吸引力十足...到上一次招生时,报考人数竟然比第一次招生时还多出许多,质量上也有不小提升!

第一次招生时,许盈花了大力气宣传,算是利用了自己的名气,这就等于是花钱买了热搜。再者,当时适合入学的学生还没有发掘过,还是一片蓝海,周围学子一聚集,人多是很正常的。

而后,大家也渐渐明白太平书院招生考试的难度了,一些知道自己水平不够的就不会来了(近处的学子也就罢了,住的远的自觉水平不够很大可能不会再来,要知道此时出远门实在麻烦)。

在这中情况下,报考人数不降反升本来就很令人惊奇!

更别说,除了第一次招生,之后每年只招一百多人的样子...入学率在同等报考人数下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竞争激烈啊!

如今太平书院还不算出圈,江南一带,家里有读书人的人家耳中那是如雷贯耳,而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名气就直线下降了。

于外界是如此,可对于太平书院学子来说,他们可不像外界那样变化不大。事实上,在不期然间,他们在适应太平书院时,已经和时下主流学子有了很多微妙的不同。平常生活在书院中的时候还不觉得,一旦出了书院,回到原本的生活环境中这中感觉就会相当明显。

还是要说,此时正逢乱世,天下有风吹雨去之态...这样的大背景对生活在其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影响,不只是小民因此民生多艰,甚至于活不下去,事实上贵族一样没躲过这一遭!

如今贵族们普遍醉生梦死就是这一点的体现!

贵族们放浪形骸、耽于享乐、行至穷处走投无路,无论是贵族中会哀叹民生的‘先进分子’,还是此时越发癫狂,彻底被这个世道异化,不把人当人的‘落后分子’,本质上都是末世时的众生!

具体到读书人身上,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读书人要么没有担当,他们读书就是读书,为了有一个出路,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要么就是眼看山河残破,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蹉跎数年、数十年终究是苦闷。

或许有人能成为这样大背景下的意外,但也只能是‘意外’,大多数读书人就是如此了!

太平书院的学子则不同,他们身上有一中此时非常少见的‘锐气’——这既是书院教育的结果,也是环境影响人。

太平书院表面上教材还是主流的那些,但天知道许盈在其中夹杂了多少自己的私货!对于苦闷的、找不到出路的学子,许盈夹带的私货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引作用!此时的人看不到天下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不代表许盈看不到!

许盈拥有来自‘历史’的馈赠,站在历史长河的彼端看,他更能把握走向,也更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倒不是说事事都能如许盈所想,只是至少许盈所想在逻辑上是非常有力的(本来就是从真实历史中提炼出来的,自然有力)!也不是说许盈就有那么大能力,而是说和做是两回事,就好比侦探小说里的手法言之凿凿,真的去实施却不一定成功,需要那么‘亿点点’运气。

上一篇:她见青山 下一篇:娘娘她只想躺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