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儿(485)

作者:三春景

这其实就是小吏们的软弱了,知道许盈来头大,且不是好糊弄的,他们原来的一些手段不管用,自然就会乖乖听话。不然真的拿鸡蛋碰石头不成?他们要是真有这样的骨气,哪里又会有如今!

而且除了小吏之外,其他人对此并没有发声,没有人支持搞事情,小吏就更乖巧了。

至于其他人不发声,却是因为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他们本来就觉得许盈上任之后会做些实打实的政绩,反正以许盈的出身根本不用贪污,只要做出政绩来为将来铺路就行,这样的举动还在容忍范围内。

如果可以,也没人想要和汝南许氏的嗣子、义兴周氏的女婿结仇。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搞是有成本的,以原本县衙的库存坚持不了多久,所以许盈得赶紧开始他的开源计划了。

第255章

如今这年月,虽然商品经济濒临崩溃,很多地方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而更多的人也已经没有力量消费什么东西了。但,商业依旧顽强的存在着,商人也艰难地往来于各地之间,运气不好正面遭遇兵祸也是有的。

而商人中沟通各地的行商又分为三种,一种是地主豪强兼职,地主豪强的土地上生产各种农产品,稍加工之后还有副产品。这些东西自家是用不完的,总要拿出去换成钱,又或者别的硬通货。负责这种生意的,有些是地主豪强的族人,有些是家奴,本质上没有区别。

第二种则是大商巨贾!他们本来就是掌握着许多生产资料,以及深厚人脉的人物。即使是如今兵荒马乱,也有法子将生意做到割据势力与另一割据势力之间。而他们的生产资料以大作坊为主,绢帛、漆器、铜器、珍珠玉器等等,都是他们经营的主体!这又是豪强地主很难涉及的领域(这年头工匠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地主豪强若不是祖上就有积累,是无法组织生产、经营这些的)。

第三种则是小商贩,他们单个来看本钱很小,占比也不算很多,但却是很多人养活自家的根基。只不过他们的生存状况确实堪忧,平常担惊受怕也就罢了,关键是生存空间受到前两种商人的补贴,很多时候是真的难!

在长城县这地方,能够用于耕种的土地不多,但大家总得活下去!所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就有许多县民靠竹子和陶器生活。

长城县最有名的就是竹海,这片竹海即使是许盈上辈子都还存在,只不过他上辈子没能亲眼目睹长城竹海的壮观——这辈子倒是有机会看,而且此时竹海的规模显然比二十一世纪时还大,关键是竹海深处到处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竹巨竹,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而这是经过一千多年开发后的现代没有的。

竹子是很好的资源,生长快速、韧性好、用途广泛,无论是建筑,还是做一些家用器都是用的着的。但问题是,南方地区此时并不怎么缺乏竹木资源...长城县家家户户随便就能弄到竹子,不可能本地自己消费,但卖到外地去,怎么卖

在竹木不怎么缺乏的基础上,长城县的竹子虽然比别处更便宜(因为除了人工就没有任何成本了),但加上运费就是另一回事了!再者说了,三吴水网的运量也是个限制,在一些节点上现在都会货船堵塞,若是长城县用‘漂竹’的方式运无限量运输竹子,怕是钱没赚到,先被三吴其他地主豪强、大商巨贾教做人了!

所以长城县对长城竹海得到开发受限于运力,同时真的贩卖到外地了也赚不到大钱,勉强能让一些县民活下来。而这,对于长城县民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营生了!

至于陶器,则是因为长城县有好细润的陶土,正好烧造器皿。长城县这边有不少窑口,烧造出来的陶器不只是本地发卖,也拿出去贩卖。只不过陶器也便宜,更重要的是各地都能烧造,只不过看各地水土、烧造工艺,有精细粗糙之分而已,所以长城县的陶器也就是周边卖卖,无法靠着陶器腾飞。

长城县一些中等人家,会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用以生产竹器和陶器。只要能支撑起来,这在长城县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是‘中等人家’也不算夸张。

刘金刚便是这样一户‘中等人家’的顶梁柱!他爹活着的时候就是个手艺不错的篾匠,竹篮、笸箩、箩筐、箱笼等等都能做。靠着这个,别家穷汉娶不起老婆、养不起孩子时,他这里流落到此地的流民却是站稳了脚跟,有了老婆孩子,而且孩子里面有三男两女都长大成人了。

女儿嫁出去了不说,儿子却是一起跟他学篾匠,其中刘金刚是他的长子,手艺活学的不如两个弟弟,但脑子更灵活,也更会和人打交道。等到老刘去世之后,他就接管了这个家!

上一篇:她见青山 下一篇:娘娘她只想躺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