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儿(353)

作者:三春景

品级在那里,将来升迁的时候就可以以眼下的情况做底子。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谁又能真的去较这个真呢!

因为是在光禄勋这样的清闲衙门上班,韦瑾日子过得很舒服。除了签到点卯之外,他日常不是陪伴家人,就是在外拜亲访友——老实说,大概人年轻的关系,他访友比较多。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比较有话说。

若是真无话可说的,也无法成为朋友了...而亲戚则不同,不管合得来、合不来,一开始就是亲戚了。

今日是休沐的日子,韦训都从台中会回家了,更何况韦瑾呢?不过他没有留在家里,而是给长辈请安之后就出门了。韦夫人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儿子都长这么大了,她这个做母亲的难到还要把儿子拴在裤腰带上?

倒是韦瑾出去了一趟,没多久就回来,这一点和他平日行事不同,让韦夫人有些意外。

不管在外是什么样,在家时韦瑾还是非常孝顺会说话的,此时他就坐在韦夫人身边,为韦夫人剥栗子吃,笑着道:“今日是父亲休沐的日子,难得能一家人齐聚,我怎么会在外不归家呢?”

想玩什么时候不能玩?他如今有的是时间!比没出仕之前还要闲,毕竟那个时候他还被父亲安排每日读书呢!如今入仕了,这方面倒是放松了不少。

韦训本来就是儿子奴,眼下更高兴了,不自觉就感叹了出来:“不愧是你父亲的儿子啊!”

第185章

“不愧是你父亲的儿子啊!”

......

韦瑾与韦夫人互相对视一眼,露出了彼此心知肚明的微笑,然后一起转移了话题。韦瑾指了指身后跟随的僮儿道:“儿今朝外出,买了些笔墨、白纸之类,自觉极好,为父亲也备了些。”

韦训哪里是在意一点儿笔墨的人,但他很在意儿子的孝顺啊!抚摸着胡子道:“甚好!甚好!”

到底是我的儿子,连买张纸都想着我...啊,像我!

僮儿将盒子打开,原来是随园出品的种种文具。韦瑾指着一盒笔道:“这般笔,最耗工本,家中在京兆时易得,到了建邺就算是有这样的,也多有不及了!”

这是一盒套组笔,总共四支笔,两支是日常用的,一支偏小,一支偏大,可以适用多种写作需求。其中偏大的那支笔,虽然不及后世的大笔,却也做了相应改进,使得蓄墨能力大大提升,以应对大笔写字的要求。

这些都是优质好笔,‘有心三副二毫笔’的工艺在此时可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甚至就是一小撮人能用罢了!其中工艺相当繁琐(这也是后来各项指标稍次的散卓笔成为主流的一个原因),而此时的工匠大多在中原,南方地区有的时候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

至于说商人输送...且不说如今商路连接困难,只说这样的手工打造、产量很小、不缺买主的东西,也很难流到南方来啊!所以就算建邺有‘有心三副二毫笔’,品质也不能与中原地区相比。

许盈在随园的制笔作坊里使用了流水线,这一方面使得制笔工匠的培养变得简单,生产效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另一方面,却也使得产品比以前更加优质了——精工细作、心血而成,这些话听着是很好听,但事实就是,分工合作之后,反而让精者更精,也不容易有品质差异。

这就像是现代社会里,完全不算情怀加成,普通的产品自然是工厂里出来的物美价廉,至于手工作品,往往是质量参差不齐的代表。这不是说手工不好,而是手工制品更加优质必须限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譬如说工艺品那一挂,那需要工匠的审美。又譬如说某些精度要求极高的(在许盈上辈子时,人手依旧是最精妙的加工工具,一些特殊的产品只能依赖人手加工)...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是另一番光景了!

笔看着还好,但不到使用也不知道高明在哪里,所以韦瑾又指了指另一个僮儿手里用浅褐色桑皮纸捆扎成一刀一刀的澄心堂纸,外面一道腰封,可以看见印刷的漂亮图案,以及‘澄心堂’字样:“父亲原来用澄心堂觉得好,不输于北纸,只是难买了些,货栈处时有时无的,此次儿多买了些。”

另外又拿出砚台、墨锭给韦训看,这两个卖相就很漂亮了,就算是没有用也会觉得比之前的砚台、墨丸高档的多!砚台一方,露出漂亮的石色,看得出来纹理极其细腻,上面根据这方砚台的纹样做主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与其说是砚台,还不如说是一个漂亮的摆件。

墨锭这是黑的发亮,一面刻了‘随园’字样,下面还有日期和经手工匠的落款。錾刻的字样上泥了金,十分好看。

上一篇:她见青山 下一篇:娘娘她只想躺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