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儿(189)

作者:三春景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愿意买一本《饮水集》的。

至于说《梁祝》,那就没有《饮水集》那样的开局待遇了。商人在卖的时候也只是说,这是《神仙传》一样的‘小说’(古代很早就有‘小说’这个词了,诸子百家中的‘小说家’其实已经和后世所谓的‘作者’很类似了)。

虽然一开始读书人兴趣寥寥,但谁让《梁祝》和《饮水集》是摆在一起的呢,而且也不用动手抄录。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思总有人翻阅,而只

要翻阅过的,大多愿意买回去——这个时候也有光看书、不买书的,但这种人很少。

一个是此时能读书的大都条件不错,而且很要脸面,读都读了,又不是不喜欢,不买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另一个,也是《梁祝》这个故事确实写的好,里面本来就汇聚了很多经典桥段,比如说女扮男装、恶少抢亲,再加上此时难见这种描摹入微的爱情桥段...对于此时的读者来说,大概类似看惯了黑白片,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电影。

冲击不可谓不大。

大家不会公开议论《梁祝》,但私下该读的都读了。不只是他们读,很多民间识字者机缘巧合下读了这本书,很快就会传开——这样好的故事本来就有让人成为‘自来水’的魅力。

这本书在闺阁之中尤其受欢迎...此时又没有闺阁女儿不许看闲书、移了性情的说法(主要是此时的书籍种类很少,大多很正经。就算是‘小说’,也是《神仙传》那一类传奇志异,家长们自然也就没了‘禁书’的意识)。

总之,《梁祝》在闺阁中的传播速度很快,其作者也被认为是第一懂女儿心之人!

许盈听说这个之后心里没由来庆幸,写《梁祝》的时候他用了一个明显是假名的‘阅微草堂居士’,也不许身边几个知道内情的人传出去是他写的,想来不出意外是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他的作品了。

只不过一千多年后可能会给后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他们得费尽心思用各种方式考证《梁祝》的真实作者,毕竟这可能是华夏历史上出版的第一批印刷书籍,而且本身还是最早的长篇爱情小说(以此时的写作篇幅来说,这已经算是长篇了)。

“如今玉郎已是许多女郎意中人...哈哈哈哈!”裴庆说起这件事哈哈大笑起来:“若他们知道,‘阅微草堂居士’竟是一个小孩子,你说会怎么想?”

对于这些没见识过‘网恋奔现’,甚至‘笔友’都没有过的女孩子,他们自然不会相信《梁祝》这篇故事之后是个八旬老翁,或者抠脚大汉。他们笃定文如其人,能写出这样文字清丽、情绪细腻的文章的人,一定是个如松如柏如玉如冰的小哥哥。

嗯,一定是这样的!这是少女

最后的执着!

这样的‘挑衅’毫无力道,许盈只是笑笑:“我这般又有什么不好呢?”

他的本意是:好歹我还是个美正太呢!虽然有点儿不合想象,但至少也没有真的让小姐姐们‘哀莫大于心死’。以网恋奔现的情况来说,他这种已经是上上签了!

但裴庆的理解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偏差,只见他抚掌又笑:“玉郎此言不错!玉郎这般又有什么不好呢!再过数年,必是天下一等一的好郎君、翩翩佳公子——也不辜负这些女郎所想了!”

“不过这些女郎是不会知道了...玉郎连留名都不肯呢。”裴庆虽然是语带可惜的样子,实际上他一点儿可惜的意思都没有。要知道《梁祝》这样的小说在此时虽然不会被认为是轻浮之作(毕竟这方面没有太多先例可以参考),但终究不是什么正经学问。

许盈年纪又小,他以冲龄写出这样的东西来,难免会显得不庄重。

《梁祝》传唱天下,‘阅微草堂居士’获得再大的名声,裴庆都不觉得许盈应该和这扯上关系。若真的图名,许盈大可正正经经写文章,比如说《战国论》已经刊印完毕,只是因为需要汝南许氏的前期运作,这才没有发卖。等到《战国论》天下皆知,许盈自然能求名得名!而且是最正面的‘名望’。

完全不必因为《梁祝》的关系多一个轻佻的名声...许盈未来又不是要做那等旷达、不染世俗的名士的——裴庆没想过这条路,许盈自己想的也不是这条路。

裴庆以为许盈用了‘阅微草堂居士’这个笔名,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然而他哪里想到,许盈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更多是觉得《梁祝》的故事虽然只是他在已有框架中填充(毕竟他没有记忆力照搬),但到底是别人的智慧结晶,写出来不算什么,谁知道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梁祝》这个故事诞生呢?可将其揽在自己名下,就有些别扭了。

上一篇:她见青山 下一篇:娘娘她只想躺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