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番外(149)

作者:思若无邪

出锅前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姜丝和盐,再撒上适量香葱末,白色的粥上点缀着葱花的绿色和干贝的浅黄色,好看又好吃。

这么多天忙活下来,白玉竹心里有了方向,她要开一家海鲜楼,专门烹制海鲜,同时售卖干货!

黄寄北和黄长植对这个想法很是支持,黄寄北觉得,或许到后面,卖干货反而更有赚头。

第68章 酸野

比起海鲜楼, 先开起来的反而是干货作坊,海鲜楼是面对上层权贵的,干货作坊却能惠及百姓, 还能促进与内陆的贸易,这个更有意义,而海鲜楼,能起到展示的作用, 让人们看到他们三崖州的海鲜和干货有多么美味。

作坊建在府城与海昌县接壤之处,那边地便宜, 交通还方便。

初建阶段,作坊主要生产干鱼、干贝、虾皮还有干海参,作坊对外招工,学徒三月,包吃包住,三月后即可出师, 到时候是选择继续留下拿工钱, 还是回去自立门户, 都可以。

黄寄北建这个作坊并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想通过这个作坊把干活的制作手艺传播出去,作坊就算再大也产量有限,而且干活的制作过程很难保密,就算想防也防不住,不如大大方方的公开招徒。

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等好事, 只需学徒三个月就能学到手艺, 这是多好的事情呀!要知道现在做学徒的, 那都是三年起步,给师傅当牛做马不说, 能不能学到本事还要看师傅的人品。

黄寄北的这个告示一经贴出,就吸引了大批来报名的百姓,远远超出了他们定的五十个名额。看着落选的人们一脸的失望,黄寄北安抚大家,等第一批三个月满后会再次招徒的,大家这才遗憾地离开了。

而被选中的那五十个人都在庆幸自己的运气,发誓一定要好好干,好好学!

黄长植挑人的眼光不错,这五十个人基本上都是踏实肯干的,也不乏机灵有巧思的,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干货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而那五十个学徒在三个月期满后根本不想走,这里的伙食未免也太好了吧,他们真的想一直待下去。

不过,为了能辐射到更多人群,该离开的还是得离开,他们只好修改了规则,由黄长植给五十人设置考试,从中挑选出十名优秀学徒升级为四级工,负责指导后续进来的学徒,而没被选中的就必须要离开。

黄寄北要做的第二步就是把这些干货给卖出去,无论是这个作坊的,还是以后从其他作坊和百姓家里收购来的,这样作坊才能扩大,才能招更多的人。

为此,他给远在京城的郭乐风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先是表达了对郭乐风和黄四娘的牵挂,尤其是黄四娘,她刚嫁过去娘家一家人就搬到了那么远的地方,逢年过节连一面都见不到,不知道现在她过的好不好。

接着他和郭乐风讲了自己的计划,并希望得到他的帮助,黄寄北计划采用寄售的方式,若是卖出去了,那双方利润对分,若是卖不出去则可在半年后退回,虽然既是朋友又是妹夫,但黄寄北觉得还是要明算账,而且这件事若是做成了,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在大渊,干货就是一片蓝海呀,是大有可为的,而郭家,就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在大家的期盼下,郑成带着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干货出发了,海路加陆路,最起码要两个月才能到京城。

郑成是黄长植在京城的时候招的小酒馆的跑堂,因为吃的太多被后娘赶了出来,流落街头,差点饿死,黄长植看他可怜,就经常给他一些食物。

郑成也是个厚道人,吃了黄长植的东西,就非要回报,抢着帮他干活,一来二去,黄长植觉得这个小伙子勤快又踏实,为人还知恩图报,于是便把他留了下来。

来到三崖州后,郑成就一直跟着黄寄北东奔西走,两年历练下来,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他既熟悉作坊生产又在京城长大,此去京城,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当然,他也没有把宝都压在京城,他在海昌县码头旁设了干货店,往来的船只都是他们的客户,积少成多,他们三崖州的干货有一天总会卖到世界各地的。

转眼又到了夏天,天气燥热难忍,最近大家都没什么胃口,海鲜楼的生意也清淡了不少,这种天气,大家都不想出门,是以白天街上,人烟稀少。

但到了晚上,夜市上就热闹起来了,夏天正是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落日时分,城外的农户们就挑着担子来到了西街。

为了方便百姓,西街是入夜后唯一点灯的街市,困在家里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出来活动活动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