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京师(145)

作者:董小钰

沈明赫朝沈君琢坐着的方向微微偏了偏头,却还是没有看他,点了点头,道:

“阿伯由着他去吧。”

族长就觉得一阵气血往上涌了上来,果然不该对这个懦弱无能的大侄儿报什么希望。不行,绝对不能让沈君琢这么轻易地就分了出去。他就算看不起这样的沈家,他也是沈家的人,他的名字还是在沈家的族谱上,族谱还在他手里呢!

他也顾不上晕倒了,他要是晕倒了,今天恐怕就让沈君琢顺顺当当地离开沈家了。他转身朝沈君琢道:

“你要是还记着老国公爷对你的生养之恩,要是还记着全族人对你殷殷期盼,就不能这么不负责任地说分宗就分宗!族谱在我手里,没有我的同意,你休想分出去!”

沈君琢清冷的面容一瞬间裂了裂,他冷冷地哼了一声,站起身来,拍了拍并没有灰尘的衣袍,道:

“族长怕是搞错了。我今日不是来跟你们商量的,不是来争取你们同意的,是来通知你们。至于族谱,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与我何干?”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迈步出了祠堂,站在祠堂外的两排禁军跟着他哗啦啦地走了。

族长这回真的是要被气晕了,他指着沈君琢离去的背影,抖着手指,这个了半天,眼睛一翻,倒了下去。

幸亏扶着他的人伸手及时,没让他倒在地上。沈明赫脸色晦暗,叫了人来将族长抬出了祠堂,请了郎中来给治病。

一时祠堂里众人议论纷纷,但最重要的人都离开了,他们也就只能散了。

沈家的事传到了丞相耳朵里,刘丞相正在躺着享受着采耳。他闭着眼睛,听谋士将这事说了一遍,想了一会儿,问道:

“张先生怎么看呢?”

被称作张先生的谋士朝他拱了拱手,道:

“沈大将军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依在下看,他这么做恐怕还有别的打算。”

丞相轻轻嗯了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先生就道;

“早前小国舅在外面遇到过沈大将军带着一个女孩子出门,小国舅后来打听了,那女孩子是邕州刺史李存仁的二女儿。沈大将军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带过女孩子出门,这个李二小姐怕是不简单。后来,李二小姐雇了镖师要回邕州,结果遇上了清风寨的人,说是死在了驿站。但是有人看到沈大将军出了京……“

刘丞相忽地睁开了眼睛,挥了挥手,让采耳的丫鬟退了下去,他坐直了身子,看着那个谋士,问道:

“你的意思是,那天沈君琢出手了?李二小姐没有死?”

张先生点了点头,继续道:

“不但如此,那日的事没了后续,清风寨没有人回来,那两个带着密告奏疏的小官也不见了踪影。”

刘丞相捋了捋那把短短的胡子,沉吟了一阵,忽地笑道:

“我记得沈国公的长子娶的就是李存仁的大女儿?这么一来,要是沈君琢真看上了那小丫头,可不差着辈儿嘛,他可不得闹着分宗。”

第190章 问丹心(4)

张先生点点头,道:

“正是如此。沈大将军费了这么大的劲做成这件事,不惜将自己亲兄长的爵位拉下来,成全了自己嫉恶如仇的名声,实际上是为了抱得美人归——这美人的分量可见一斑啊!没想到沈大将军这样清冷的一个人,也会动了凡心。”

刘丞相缓缓摇摇头,道: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啊。你去查查,到底是不是这样,若真是这样,一定留意那李二小姐的动向。”

张先生应是,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退了出去。

刘丞相拿起放在身边的鼻烟,挑了一点放在鼻尖嗅了嗅,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觉得心胸舒畅了许多。

可是沈君琢却舒畅不起来,他刚刚从沈氏宗祠里回来,就有白瑾的八百里加急传了过来。他本以为是李存仁那边有了新的消息,可展开一看,却紧紧皱起了眉头。

薛启鸿知道因由,道:

“年初从林侍郎那儿抄出来的五十万两银子拨了过去,让人监工扩宽运河,谁知道工程太大,五十万两丢过去,连个响都没听见。如今干了一半,遇到夏汛,连日暴雨,黄河水位暴涨,运河底上淤积着沙子,河面又不够宽,可不就跟着泛滥决堤了嘛。”

沈君琢将收到的信报拍在了桌上,道:

“丞相可知此事?”

薛启鸿点了点头,道:

“报过去了,传出来丞相说:‘天灾难免,有灾治灾。’”

沈君琢捏了捏鼻根,觉得有些厌烦,这样模棱两可的话说了等于没说。要治灾,得要银粮,要根治灾,还是得治理黄河,拓宽运河。

只说治灾,却不安排了银子过去,拿什么治?拜河伯庙还是土地庙?这大成的天下啊,什么时候成了他一人的累赘,他管了军务还不够,连民生也得操心了吗?

上一篇:谋千岁 下一篇:红妆十里花期十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