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不问+番外(32)

作者:兰振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双方就议和事宜进行了洽谈,包括且不限于开展双边贸易、互补进犯等条例,一直到日头西斜,才堪堪达成共识。

我正松了一口气,谁料赛图忽然对祝长舟说道:“我与你夫比试一场,倘若他能赢我,我便在议和书上签字画押。”

我:?

这简直是躺着也中枪。我若是答应,那必定签不了议和书。就我这没磨合好的功夫,别说原身练的是轻盈的江湖路子,就算是战场路数也白瞎。

我十分忐忑地望着祝长舟的背影,毕竟她可是有答应王槐比武的先例。

第18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所幸祝长舟也知道我这个功夫在战场拼杀就是个“输”字,回绝道:“家国大事以意气之争定胜负,是否太过儿戏?”

赛图那厢回了什么,我没有注意到,我只见有一个士兵分开人群到祝长舟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祝长舟立时道:“既然今日无有准论,不如三日之后再议。”

于是双方鸣金收兵,祝长舟虽面上不显,但我感觉她有些不虞。

待将领齐聚帐中,祝长舟方开口道:“京城来令,进攻朔荇。”

帐中哗然。

我也吃了一惊。皇帝这是好大喜功,还是要对祝长舟下手了?

祝长舟守城换得几年和平,已是青史称颂的功绩,倘若在这个关头毁订盟约,出关北征,少不了劳民伤财的怨声载道。

镜湖城百姓愿意为军中供给粮米,是担心朔荇人破城而入,使他们屋毁人亡,若是让他们再为北方不知谁住的草原买单,多半是不乐意的。

更何况,出了镜湖城就是绿野苍茫,是游牧民族的乐园,惯于农耕的大成人只能望草兴叹。

除非祝长舟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悍然打到朔荇人的王帐,押着草原的王,让之俯首称臣。

周元帅多年谋划尚且未能实现,祝长舟哪有这般能耐?

只打下一片草原却守不住,她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料来史书上,还要再添一笔“激进粗莽,谋动于后”。

这时节,朔荇的鹰狼早饿昏了头,出城到对方的草原主场厮杀,何异于塑丰碑以血肉?

我心思百转,才发现祝长舟竟没有制止帐中的喧哗,她微微低着头,似乎有些神思不属。

往常见她总是成竹在胸、神采奕奕,就连崖山思故时都透着“向前看”的朝气,但如今却是长睫微颤,双唇半启。

祝长舟想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她有些疲惫地缓缓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色深沉:“这一仗,恐怕是躲不过了。”

我道:“可否与京城递书,言明弊病,如此就算快马加急,也许得几日功夫,而议和之事催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君命已达,这是叫将军抗旨不遵?”李征并不赞同。

我道:“此举更大的作用是安民心。”

我并不把话说完,腰臀的棍疮思想起来还隐隐作痛,倘使把下半句补全了,祝长舟便不得不再打我一顿。

所谓“安民心”是安民之向祝之心,一封痛陈利弊的谏书递上去,还要递得声势浩大,要告诉天下百姓“不是我祝长舟贪功,我劝过了,是皇帝不听”。

但这招就是赤|裸裸的打皇帝的脸了,想来是一下策。但我着实想不出什么上策,聊作抛砖引玉便了。

果然,祝长舟蹙眉道:“不妥。”

她沉吟道:“发信与周元帅,借兵。”

这是在说“不是我不想立刻打出去,我这么多天闭守不出,就是兵力不足,没有把握”。调军过来的这段时间,不失为一个缓冲。

将领们又商议了一阵,实在没有什么两全之法,只好先用这个缓兵之计。

将军帐议事时无有侍女卫兵在旁伺候,祝长舟自己铺开信纸,我坐在祝长舟旁边,顺手为她研墨。

她似乎有些讶异,看了我一眼,轻声道:“多谢。”

我脑中浮现了几句调侃之语,但如今着实没什么心情,便没有说话,只微微摇摇头表示“不客气”。

祝长舟笔下写着什么“长舟心急如焚”,面上却无甚表情。

下次谈判是三日后,若是快马加鞭,把信送至周元帅处,也要一日有余。周元帅恐怕不能立时回信,谈判时要怎生定夺,是等不了周元帅做决定了。

祝长舟只说让每个人回去细思细想,她留在帐中,挑灯独坐到天明。

这是我翌日听明庭说的,这丫头也倔,祝长舟让她先歇息,她却悄悄在帐外坐了一夜,晨露湿襟。

我撩帐入内,见祝长舟果然红着一双眼,在看兵书,手边粥碗微凉,还剩大半碗。

我劝道:“小姐,正所谓韬光养晦,以逸待劳……”

上一篇:被世俗圈养的同林鸟 下一篇:瑟瑟不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