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71)

作者:于欢

“让他进来。”陆庆绪不情愿的挥手道。

崔佑肉坦入殿,跪拜请罪道:“败军之将,前来请罪,请陛下治臣守河东不利之罪。”

丢了河东,陆庆绪自然不悦,所以也没有好脸色,颜庄见状,只好代为说话。

“河东的战事,陛下已经听说了,都是一些跳梁小丑,在敌我之间反复,才导致河东失守的,不能怪崔将军。”颜庄半眯着眼睛说道,随后又将其扶起。

“崔将军是大燕的功臣,河东本就是将军带兵打下来的,陛下岂会因为此事而惩治国家的栋梁。”颜庄又道。

崔佑见只有颜庄在说话,不禁抬头看向御座上的陆庆绪。

在颜庄的示意下,陆庆绪终于开口,“罢了,河东丢了就丢了吧,崔将军也不用过分自责,朕初登大宝,需要崔将军这样的人才,朕想让将军做朕的天下兵马使,将军意下如何?”

崔佑见自己兵败之后不但被新帝宽恕,反而予以重任,于是对大燕更加死心塌地,“承蒙陛下不弃,臣愿为陛下效命,誓死追随。”

陆庆绪挥了挥手,长安那边,已安排了陆守忠抵抗,如今让他头疼的,乃是退守淮阳的张荀。

杨朝勇与林潮求援的奏疏一连上了几道,这让陆庆绪十分窝火,“河东对上的是强劲的朔方军,失守也就罢了,但是雍丘是只有几千残兵镇守的县城,为何攻了这么久还攻不下?”

“人在生死存亡之际,能够激发出无限的毅力,唐军的决心,已经远超我们所想像。”颜庄解释道。

“狗屁!”陆庆绪骂道,“在绝对的兵力前面,朕不相信什么毅力,同样都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坚不可摧。”

“陛下…”

“传我的命令,让尹子齐率所部精兵南下,与杨朝勇合兵进攻淮阳,朕就不信,十几万人还攻不下一个郡。”

颜庄叹了一口气,“喏。”

“陛下,唐军已经集结,恐其偷袭范阳,断我军退路,太原那边不可继续僵持,当派人归守范阳才是。”颜庄提醒道,“只要范阳还在,即便长安失守,我们也能东山再起。”

陆庆绪听从了颜庄的建议,“那就让施寺明率部归守范阳,留蔡熙继续围守太原。”

“喏。”颜庄叉手,他看着陆庆绪,开口道:“先帝时,朝廷的军饷调度之权,一直在高侍中手里。”

“先生是怕高上不忠?”陆庆绪问道。

颜庄低头,陆庆绪遂挥手,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高上,陆庆绪对他的信任,自然也不复从前,“朕下一道敕命,让高上将朝廷的财政交与先生吧。”

“陛下圣明。”颜庄勾嘴笑道。

-----------------------------

乾德二年春,伪燕新帝陆庆绪以大将尹子齐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率同罗、突厥、奚等部共计十三万兵马进攻睢阳。

淮阳郡守许元派人至宁陵向河南节度副使张荀告急,张巡遂自宁陵率所部三千人马进入睢阳,与许元合兵,抵御叛军。

合兵之后,淮阳郡仅以六千八百人,抵御叛军十万余大军。

淮阳郡守许元以张荀为将,自己则退居于后,抚恤伤兵,调度粮草。

叛军的号角吹响,数万人围城,淮阳郡守军与叛军昼夜苦战数十日之久,最终擒获叛将六十余人,杀敌二万,叛军见无法攻下,只得退兵。

继南方淮阳战场失利后,北方太原战场也再度失利。

施寺明归守范阳后,留下蔡熙继续围攻太原,太原守将李光必闻讯,当即派出一支人马出城攻打叛军。

太原一战燕军本就士气低落,而施寺明一走,更是带走了一部份精锐,仅面对少数唐军,燕军就方寸大乱,最终兵败,死伤七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大将蔡熙仅一人身免逃遁。

得知太原一战燕军全军覆没,陆庆绪当即斩杀了报信的燕卒。

“七万人,七万人,连个只有几千人马的太原都攻不下,还有淮阳,淮阳!”陆庆绪急得在殿内反复踱步。

“先生说的大业,在哪儿呢?”陆庆绪抬头问道。

面对连续两任性格暴躁,且十分极端的君主,颜庄此时也很是无奈,“陛下,眼下战事虽不利,但大燕的根基尚在,当初先帝攻取两京后,为保后路,便将搜刮来的财帛珍货都运回了范阳,当务之急是守好范阳。”

“不是让施寺明去守了吗。”陆庆绪道。

“只要范阳还在,大燕就不会败,而先帝运回的那些钱财,足以支撑帝国运作,即便唐军现在夺回了两京,也不过是座空城而已。”颜庄说道。

“老东西把珍宝都藏到范阳了?”陆庆绪挑眉。

颜庄点头,“眼下蔡熙全军覆没,东北的将领之中,属施寺明独大,陛下派施寺明归守范阳,那些财物恐怕…”

“这些事情,老东西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先生既然知道为何不早说?”陆庆绪道,“如果我知道了,就不会派施寺明去接管范阳。”

“臣也是在清算了户部的账目,问过高侍中才得知的。”颜庄回道,“此前这些事,都是高侍中在帮先帝处理,臣并不知晓。”

“那将施寺明调至前线,再派其他人守范阳呢?”陆庆绪问道。

“恐怕他不会听从。”颜庄说道。

“敢不听从,那朕就亲征,打到他顺从。”陆庆绪甩袖道。

“前线兵事节节败退,如果这时朝廷与带兵的武将再发生内斗,恐后果不堪设想。”颜庄劝道。

“那怎么办?”

“封赏。”颜庄回道,“陛下眼下只能用封赏来稳住后方。”

“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长安的战事了。”颜庄又道,“陆将军如果能再创奇迹,一举击溃来犯的唐军,说不定战事会有所转机。”

伪燕二年春,陆庆绪听从颜庄的建议,加授施寺明为范阳节度使,封妫川王,命其镇守范阳。

-----------------------------------

盛春来临,关中寒气散去,开始回暖,风向也因此大变。

——京畿道·凤翔——

李怏最终没有采取李必的计策,赶在燕军增援前夺取范阳,而是派遣自己的心腹大将,关内节度使王司礼率军屯于雍州武功县,又命关内兵马使苏英义屯兵于武功东原,命卫尉卿、兴平军及凤翔兵马使王南德屯兵于西原。

并降手敕,命朔方节度使苏荷分兵渡河进攻潼关,时逢河东刚平,各地灾民尚未安抚,城防未固。

奈何君命下达,分身乏术的苏荷,只得派其长兄苏烨以及兵马使李少光与部将王焯率军渡河进攻潼关,为保潼关顺利,又派部将李怀恩增援。

乾德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苏烨冒险率军渡河攻打潼关,首战告捷,燕军得知,遂发兵援救潼关,将一万唐军围于渭水,苏烨大败,李少光、王焯战死,死伤近万余,苏烨与李怀恩率残兵抱马渡渭水,时逢水深而湍急,唐军淹死者不计其数,李怀恩只得退守河东。

是月二十九日,叛军大将陆守忠得知唐军集兵于京兆府武功县,准备围攻长安,决定反击,于是率军连夜向西进攻武功。

时逢苏英义守武功东原,闻叛军来攻,连夜御敌,然叛军有备而来,攻势迅猛,陆守忠部又曾兵败唐军于咸阳陈涛,故而士气正盛。

苏英义最终战败,身中数箭而逃,屯兵于西原的王南德得,眼见东原战败,却迟迟不不肯发兵救援,最终也为叛军击溃而败退。

关内节度使王司礼只得率军退守扶风郡,叛军士气高涨,但并未追击逃兵,而是率军直逼大和关,仅离新帝李怏所在的凤翔只有五十里远。

“叛军出长安,连夜进攻武功,武功失守,关内节度使王司礼率军退守扶风,叛军已逼近大和关。”

李怏闻言大惊,跟随他来到凤翔的一众文官也都忐忑不安,“大和关离这里可是不足五十里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