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子替身 [穿书]+番外(699)
结果燕军来了几个将领看了一下他们的手, 再问他们当地情况, 有的舆军回答了, 之后燕军有些将领很奇怪问他们生存情况, 饥荒可得到解决?
这一系列民生话题问的俘虏们懵逼了, 最后还是年纪小的士兵告诉燕军, 他们是临时被拉上战场来充数的。那些逃跑的人就是他们的上官,燕军听了他们的话,然后让他们缴了武器,之后划了个地方让他们在那待着, 并且一日二餐会有些土豆充饥。
俘虏们为了保命当然怪怪听话了,不仅没走还一天天巴望着那几顿土豆。
梁县的舆民们也不是非常富裕,燕军将领来这里时听说过这是舆国北边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可来到后,他觉得还不如镇口城旁边的小县城那么富有。甚至这里还闹起来了局部饥荒。
燕军将领没有入舆民房屋里居住,哪怕有人献媚请他们进去,燕军也敢进去,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他们要奉行陛下定下的新战争法。
只要民众不反抗,他们决不会杀,但他们也不会给舆民这个机会的。
燕军在各处堆砌沙包和瞭望台,三人守一条路,每个人都拿着火器。
而且旧制燕军跟随新燕军身后由新燕军拿着火器指挥,旧制燕军作为备战火器兵,如果新燕军不慎受伤或者阵亡,就由旧制燕军回收火器。
这个规定被燕军们很严格地执行着。
就在燕军以为梁县算是安定下来了,结果有一股舆民居然拿出锄头对他们进行反击,新燕军自然不会浪费子弹,其他旧制燕军就拿起弓箭射死了这帮抵抗的舆民。
这批舆民死后,正好被有心人煽动燕军现在在梁县大肆杀害无辜舆民,所以天子守国门死社稷,舆民也有责为国牺牲。
而带头的人正是梁良。
燕军内部有人顿时将此事上报给杨忠义了。
杨忠义毫不犹豫地派兵对梁良挑起的民乱进行镇压,梁良见情况不妙,他刚想逃,就被一个燕军的火器射穿了脑袋。
梁良死后,梁县的民乱瞬间就少了。
杨忠义很清楚他们燕人现在是要一统天下,一统天下就势必会添加新仇旧恨,所以作为一名普通人他很同情一些无辜国破的亡民,但作为一名大燕军人,他不会后悔协助陛下一统天下。
而以后这些舆民将会是燕国的子民。
杨忠义抱着必杀却不滥杀的标准去约束杨家军,杨家军每到的地方看见是百姓就不会靠近,正是因为这些举动使得舆军有机可乘,他们则是趁机躲进了百姓多的地方藏着。
等燕军来了他们就偷袭,等燕军反击的时候,舆军士兵们就故意将自己的百姓推出去遮掩,一旦遮掩失败了,舆民们将会被弃之不顾,甚至是还有人在这个时候产生异心,去杀良冒功。
战争这个时候,简直什么魑魅魍魉都跑出来了,杀良冒功在战时更是频出不穷,舆军有人前脚杀完百姓转头就嫁祸给燕军。
燕军本来就因为不反抗的良民而畏手畏脚地进军,现在好了,舆民们听信了舆军栽赃后,开始对进攻的燕军进行狙击。
这场战下来,使得燕军们也看清了现实。
他们认为遵守陛下的新战法固然可以安定再次叛乱,但假意降服的人实在太多了。
于是还没等杨忠义和慕飞尉还有常子龙赵思齐一同上报陛下。
容铮已经亲自发下命令,命令杨忠义和慕飞尉道:“战时行一切可行之法,动一切可动之人,不必为条规约束。朕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内无所顾忌地攻陷舆国的整个北方。”
舆国总共十个省府,其中六个省府都在北方,所以北方的经济和军事一向比南边强多了。
杨忠义和慕飞尉他们接到命令后,当晚就对抵抗的舆民进行清扫,一晚上分批清扫了十八个城,剩下的三个城则是直接投降了。
杨忠义接受了当地县令的投降,并且命令他们按照往常运转这些县城。
慕飞尉更是直接将当地大族们给抓了起来,虽说杀了一批抵抗的大户人家,但后头那些投降的基本保住了性命。
而他发现每次攻进城先打大户人家,似乎能迅速将舆军的后方给掐断,毕竟当地舆军全靠大户的供养才有战斗力。所以每次慕飞尉在攻城的时候都会下令授降大族,并且给他们一天考虑的时间。
有的大户瞬间答应了,甚至亲自带当地的千户开门。
慕飞尉便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让舆军千户将士兵都带出来,他们再进城,千户确实把人带进来了。
当慕飞尉进城的时候,却没想到这座城居然藏着一个将军级别的编队,他由于大意瞬间被城内的燕军给包围了,而保护他的人也因为被这批舆军的新武器给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