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庭+番外(245)

作者:流鸢长凝

“就这些?”武后虽然心情大好,可还想听点厍狄氏的真话。

厍狄氏想了想,没有禀报的只有公主替换的那五名羽林军了。

“随行兵士有五人在长安城生了疥疮,发热难消,是以殿下从北衙调了五人补上。”

“查过这五人么?”

“查过,皆是身家清白之人,当中还有两人,曾与殿下起过冲突。”

“呵。”

武后笑意骤浓,厍狄氏才夸了太平“可堪大用”,这又耍了骄纵的性子,把不喜欢的人都打发到阿娘这边来了。

“你查过便好。”

“太后不派人再查一回?”

武后匆匆扫了一眼案上的奏疏与密报,她看这些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这些小事。不就是打发了五个人来洛阳么,武后只须交代一句,这五人往后只当值城门便是。只要这五人靠近不了贞观殿,就绝对翻不起浪来。

“回去看看你的儿子吧。”武后挥手示意厍狄氏退下,给了她一个恩赏。

厍狄氏欣然领命退下。

武后等厍狄氏退出殿后,释然长舒了一口气。

裴氏适时地端上一盏甘露,笑道:“殿下确实长大了。”

武后饮了一口,慨声道:“也该长大了。”说完,她放下了杯盏,拿起旁边的密报看了一眼,眉心又拧了起来。

裴氏不敢多问,退到了一旁。

武后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开口道:“宣裴炎来议事。”

“诺。”裴氏领命退下。

局势有变,这个时候错一步,便是满盘输,甚至性命都会折里面。可若是赌一赌,借这些叛臣的人头当军功踏板,也算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同年九月,武后大赦天下,开始革新。

东都自此改称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原来尚书省改称文昌台,中书省改称凤阁,门下省改称鸾台,改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宫。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

那些隐匿在暗处的反武势力纷纷跳了出来,以扬州李敬业马首是瞻,骆宾王广发《代李敬业讨武曌檄》,霎时烽火四起,兵祸乍现。

消息传至长安时,太平正在刘仁轨府中闲话今秋的收成。

太平听完探子奏报之后,只是轻轻挥手,示意探子退下,夹了一块玉露团起来,小小地咬了一口,赞道:“今日这厨子手艺不错,刘公可以尝尝。”

刘仁轨脸色铁青,没想到公主竟是这般淡定,“殿下不做点什么?”

太平轻笑,“本宫不是正在做么?”

刘仁轨皱紧眉心,“太后改制,其心昭昭,现下四境起兵……”

“刘公尝尝这个。”太平忽然打断了他的话,夹了一只光明虾炙过去,含笑道:“这些人就跟这道光明虾炙一样的,其实早在笼中,自寻死路罢了。”

刘仁轨知道公主仁厚,不想兴兵响应只是为了长安城的百姓,可武后所为,已经逾越了她作为太后的权利,殿下这个时候应该出来说点什么。

“明知二哥已故,一些人打着二哥的名号起兵,这是居心叵测。”太平徐徐说着,这些话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提醒刘仁轨了,“三哥贬谪房州,已是废帝,另一些人打三哥的旗号起兵,这是谋逆。”略微一顿,太平给自己夹了一只光明虾炙,并不急着咬食,只是定定地望着刘仁轨,“如今四哥还是大唐的天子,他自己天天称病不朝,把国事交由母后决断,刘公觉得,本宫该以什么身份站出来说话呢?”

刘仁轨倒抽一口凉气,竟不知如何回答。

太平再问,“敢问刘公,母后除却这次改制,其他国事可有处置不妥之处?不论李氏,还是武氏,甚至刘公你,母后也都一一封赏过,这个时候带兵跳出来,这是‘忘恩负义’。”说着,太平一口把光明虾炙吃下。

刘仁轨心急如焚,“陛下如今称病不朝,只怕并不是他想如此。”

“刘公是想让本宫发兵洛阳勤王么?”太平神色严肃。

刘仁轨没有回答,他想如此,却找不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天子在洛阳一切安然,也没有什么密诏流出,贸然出兵洛阳,只能算是谋逆。

他只是不甘心罢了。李敬业这次起兵若是事败,天下便再无人可以撼动武后,以后她若想窃国,谁人能拦阻她呢?

“母后膝下有子,世上没有传侄不传子的道理。”太平直接切中要害,“三哥远赴房州能保命,四哥称病不朝也能保命。”太平说完,提起酒壶,给刘仁轨斟满一杯桂花酒,“对付母后,兴兵是下下之策。”

刘仁轨听出了公主的话外之意,“殿下另有良策?”

“我们动不得母后,可武氏那边的人,我们可以动。”太平说完这句话,莞尔舀了一勺长生粥入碗,拿勺子舀起细细品尝。

上一篇:她好可爱 下一篇:成为女主的赘A渣妻后

流鸢长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