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庭+番外(166)
韦滟笑道:“能舍方有得,殿下莫怕,不管殿下如何,我都会陪着殿下。”
李显听得心暖,鼓起了勇气,“滟娘,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了。”说着,提起了毛笔,等韦滟磨好墨,便开始写请辞的第一句话。
韦滟看着李显写完第一句后,提醒道:“殿下一定要写明白,希望把东宫之位,让给殷王。”
李显虽然不解为何,可既然妻子这般说了,他写便是。
这边婉儿带着红蕊走了一段路后,婉儿瞧见红蕊还在惊怕之中,侧脸安慰道:“日头尚在,不必害怕。”
“但凡天狗食日,总有大灾。”红蕊岂会不怕。
婉儿莞尔,“我们只要努力活着便是,其他的不必怕,也不必多想。”
红蕊眨了眨眼,不知为何,瞧见这般淡然的大人,她心里便会踏实许多。
“嗯……”
婉儿抬眼看向天幕,阳光依旧透着一股寒意,天上阴云薄如蝉纱,似是随时会遮住冬阳,再下一场漫天飞雪。
今年的冬天是个寒冬,不仅是东宫的,还是她与太平的。
她算是稳稳当当地迈出了第一步,也不知太平那边如何了?
红蕊瞧见婉儿满脸思念,她忍不住问道:“大人又想公主了么?”
想,一直都在想。
这句话婉儿不能回答,只是对着红蕊比了个“嘘”的手势,笑道:“下次再瞧见我这样,记得拽拽我的衣角。”
她不能给太平招惹祸事,哪怕克制思念很煎熬,可为了公主,她必须时刻警告自己。
就像她提醒韦滟的,有舍方有得。
今日她舍了,他日自有所得。
她的殿下终会回来,她与她也终有相守不离的一日。
第77章 领旨
天现异象, 太史局不敢妄作评断,便急忙给东都去了奏章,静等二圣示下,再做宣告。太史局的奏章比太子的辞呈迟了半日抵达, 彼时两本折子就放在龙案之上, 李治扶额,迟疑不决。
德庆将参汤端至天子身侧, 轻声道:“陛下, 该用汤了。”
李治斜眼看了一眼德庆,若是德安尚在, 也许可以问上一两句。德安是个久待深宫的老人,有些事应当能看得更明白些。
德庆不解天子何意,惶恐地放下了参汤,往后退了三步。
李治倒也由着他, 端起参汤喝了两口, 便听见外间响起了脚步声。他以为是媚娘来了, 便抬眼瞧去,哪知竟是太平来了。
“参见父皇。”
太平恭敬地给李治行了礼。
李治紧皱的眉心微舒,“你怎么来了?”
“母后说, 还想与四哥说说话, 便把儿打发过来了, 让儿先来陪着父皇, 等她那边交代完了,便与四哥一起过来。”太平语速虽平,语气中却似有似无地透着一丝担忧,“自从上月初一天狗食日,母后便与四哥越发亲近, 平日儿去找四哥闲话,四哥总在读皇爷爷的《帝范》,说是母后布置的,要时刻熟记在心。”
李治的眉心又拧了起来,“当真如此?”
太平点头,“嗯!”
李治静默片刻,刚欲说什么,便听见殿外响起了武后的声音。
“太平,你好的不学,就学宫人们嚼舌根,怎的?忘了本宫是你的母亲么?”
太平故作惊色,连忙垂首往后退了一步。
李治脸上满是阴霾,抬眼便瞧见武后领着李旦走了进来。李旦眼神闪烁,根本不敢与李治的目光对接,甚至还往武后身后藏了藏。
原本李治对他尚有期望,可瞧见这样的情景,足见武后已经先下手为强,就算把太子之位给了四郎,与给三郎也没有区别。
想来,定是武后吸取了二郎李贤的教训,现下把剩下的两位嫡子的心都牢牢掌控手中,彻底绝了李治再以子为刀的念想。
武后走至龙案边,颇是好奇地拿起了李显的折子,快速扫了一遍,又云淡风轻地放了下来,“这孩子也是个懂事的,知道这个时候出来请辞,可以给陛下分忧,也可以给天下万民一个合理的解释,陛下还迟疑什么呢?”
李治沉声道:“太子初立不过数月,再易储君,只怕人心动荡,于国不利。况且,太子主动请辞,还带着一府上下白日布施米粮,晚上吃素诵经为国祈福,他本无过,只是天象难料罢了。”
“可天下万民需要一个交代。”武后近一步紧逼。
“突厥异动,这个时候大唐需要安定!”李治这话一出,便已做打定了主意,既然两个儿子都做不了他的刀,他手中还有另外一把刀,他看向了太平,“太平,朕将此事交由你善后。”
太平佯作震惊,“儿只是公主……不可涉政……”
“当年平阳昭公主也是公主,可也辅佐太祖打下了大唐的万里山河。”李治先开口,下一句便绝了武后的反驳,“你瞧你母后,不也帮着朕处理了好些年的政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