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349)

作者:江明空

仇鹿鸣《上官婉儿墓志及其透露的史实》:后来李隆基因一时无法扳倒太平公主,不得不暂作退让,礼葬上官婉儿。墓志长七十三厘米,宽七十五厘米,是初唐三品官员墓志常见的规格,其最初可能还是按婕妤三品的身份来安排葬事的。从制度规定而言,赙赠与遣使吊祭皆当出自诏命,如《通典》规定诸职事官薨卒,文武一品赙物二百段,粟二百石,以下按品级递减。五百匹之巨,远远超过礼制。

仇鹿鸣《碑传与史传-上官婉儿的生平与形象》:并于景云元年八月将其礼葬。但从志文的书写及葬事的安排中,仍可看出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互相角力的痕迹。如前所述,志文中虽凸显上官婉儿忠于中宗、反对韦后的一面,但并未叙及其草遗诏引相王辅政之事,故上官婉儿虽是前朝忠臣,但无功于新帝,对其评价仍有所保留,进而限制了葬礼的规格。墓志通篇称其为婕妤,文中虽已记礼葬赠官,但未言赠何官,仅于志盖上篆题为“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可知上官婉儿昭容赠官下达得较迟,故已不及在志文中体现,仅书于盖。墓志长七十三厘米,宽七十五厘米,这是初唐三品官员墓志常见的规格,则其最初大约还是按婕妤三品的身份来安排葬事的。志文虽云“圣慈轸悼,爰造制命,礼葬赠官”,朝廷虽然名义上给予了诏葬的待遇,但与之配套的卤簿、监临、赙赠、手力诸事一无所载,而仅记“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足可窥见朝廷与太平公主在礼葬上官婉儿一事态度上的冷热不均。

[R3]“子欲养而亲不在”哈哈哈哈我这小妈文□□用得不错!

[R4]被割头发的妻管严裴巽。

[R5]崔日知,崔日用的哥哥。崔日用是个叛徒,在唐隆政变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他哥哥倒挺有骨气。

[R6]大书法家李邕。

[R7]这两句是《红楼梦》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卫”里的,脂批“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婉儿棺椁尽毁,现在是不可能知道棺材用的什么木头了,我借红楼所写一用。

第145章 葬吾心(3)

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仅仅三四日后[R1] ,她收到了延州豆卢家来信:小女儿万泉县主亡于馆舍,说是急病暴毙。她不太信,毕竟外婆杨夫人活了九十多岁,母亲也到了八十二岁上才仙逝,家族中就没几个短命病死的女人[R2] 。

仔细一想,女儿的丈夫任延、丹二州[R3] 刺史,都是京畿地区,距离不过数百里。快马加鞭,一日就能往来的地方,手里还握着地方的军队。她若要与太子作对,这是最有力的外援。这小子大概是先下手了。他从小没了妈,是豆卢贵妃养大的,关系亲近的很。用这个筹码,让豆卢家转而支持自己,不是全无可能。

也许女儿的死,就是这家人献给他的投诚礼物。是在说,他们要站在太子这边了。[R4]

这种想法惊得她汗毛倒竖,一遍遍安慰自己,也许不是这样,大概是想多了。但在这个关键点上,女儿的离奇死亡,不得不让她心惊。如今她什么也没有了,朝中没有亲信,禁军没有将领,儿子崇简远离她,唯一有些势力的女儿,也香消玉殒。没有亲人,也没有爱人。回到公主府,只能看见两鬓斑白的武攸暨,自顾自低着头发呆。

“我听说……县主不是病亡。就像曾经章怀太子贤的属下[R5] 一样,太子被废以后,天后没有追究他,放这人回家了。刚到家门口,父亲一刀刺入咽喉,伯父一刀插入腹中,他流着血倒在地上,最后堂哥一刀斩下他的头颅,把脑袋和尸身扔在大街,任野狗啃食。这叫划清界限,大义灭亲。”

传言蠕虫似的钻进她的耳朵,太平全身战栗着,恶心地快要呕出来。

“葬了吧……”她强撑着身子,双眼一黑,险些倒在地上,“你们不是要早日下葬么?那就下葬啊——”干呕着,喉咙有一丝腥甜。

二十四日,洪渎原的天空,一如既往地晴朗。她已没了表情,麻木地跟随在礼部送葬队伍后边。那些守在昭容院中的门生,默默跟在队伍后边。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敌意。是啊,她又食言了,答应好的事,又食言了。她辜负了众人的期望,亲手将爱人草草埋葬。

好像灵魂崩解了一般,仰头看着那些云,也纷纷支离破碎。[R6] 她倒下了,身心俱疲。

九月,下了一场大雨,狂风怒吼,电闪雷鸣。天空的呜咽很喑哑,总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小女儿去世以后,灵柩送来长安。儿女们都赶过来吊祭,公主府乌乌泱泱的人,让她觉得厌烦。心已经痛到麻木了,脑袋也浑浑噩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