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344)
不如就此,生生不相逢。
架子的上端放着一个锦袋,被其中的纸卷撑出筒形,孤零零躺在那里。她随手取下,打开,一片银杏叶从中掉落。弯腰拾起,边缘已硬脆,干枯发褐。[R1] 她将叶片贴在唇上,干瘪的触感并不舒适。但她清楚,这是婉儿指尖碰过的地方,她多么怀念的人,夜夜思念难眠的指尖。
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下边一层,是婉儿的诗稿、杂文和手记,整齐地码在哪里,几乎占满整层。书卷中有密密麻麻小楷,点评批注,纸张用香熏过,不蛀不腐。手指一遍遍摩挲着,目光也不忍离开。静心阅读时,如同婉儿亲口对她说这些话,一字一句萦绕在耳畔,好像她还活着一般。沉浸其中,不觉饥饿,不觉口干,不觉日色之西沉。
“公主,天暗了。等到宵禁,就不方便回去了。”
心下生出许多不舍,叫棋语装了几卷,装上马车。不,不,别装上去了。她夺过来,将布袋紧紧抱在怀中,仿佛那就是她的命。天渐渐暗沉,公主府点上灯,她仍旧坐在那里,望着纸卷上的字,有时也发呆片刻。再取一卷打开,里边掉出来一张小些的麻黄纸,也是她的笔记,小楷字字珠玑——
卿某曾诘曰:天下何如?对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卿云:甚泛矣。某为之色难。
…………
“她问我天下是什么,不知为何,我竟也有些弄不清。”
《大学》教导士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便是“明明德于天下”之道。平天下的本事我倒想学,可若不知天下二字深意,又去平什么呢。
《尚书》记尧帝“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R2] ”。君王便是受命于天,富有四海者,“为天下君”。天下为何物?《尚书》又写:“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R3] ”
细说起来,《论语》有“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等言,《周礼》[R4] 载职方氏掌管“天下之图”。这“天下之图”正中心是“中国”,侧边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族人聚居,即所谓“四海”。后周天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奠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九州。周天子治下,便是四海之内,这江河广阔山川俊秀的“天下”。
古书之中,天下是日色所及,是江河山川,疆域国土。我读了太多空话,如今闭上眼,却只能想到掖庭的木格子,和那格子里那一张张温顺的脸。记起冬日奴婢们围坐于炉边,就那么一个小小的炉子,微微的火苗在其中晃动。也许天下不是山,也不是海,而是阳光下一片金黄丰收的麦田,是屋顶上恋人依偎肩头互诉衷肠,是夕阳里老人笑看儿孙打闹嬉戏……是每一丝平凡细小,却又弥足珍贵的幸福。那种幸福,能使人由衷地生发出微笑来。而我将为守护那一抹笑容,献上全部的生命。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梦山河岁月催。[R5] 这大概就是我存于世间,拥有这次生命,能够不枉此生的唯一方式。
…………
屋檐下挂着的风铃,被微微吹动,叮叮当当地甚是好听。
“婉儿,傻子,婉儿,笨蛋!”
不知是什么时候,架上的鹦鹉终于学会了这话。风铃一响,它欢快地叫起来,扑扇着翅膀。她们相伴终生,却没能获得同一处归宿。
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R6]
她听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于无人处,终于痛快地哭了一场,浑身颤抖着,泪如雨下。
“你活该,你死的活该……”她喃喃。
侧边的厢房,昏暗的烛火下,棋语正为书韵的后背抹着药。那天公主下手太重了些,如今仍未好干净,背上暗紫色更加深重了。
“婕妤说的没错,公主就是太凶,太可怕了。”趴在那里的小宫女,下巴垫在枕上,嘀咕道,“可我好像也明白了,为什么婕妤那样喜欢她。她们两个,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人。棋语阿姊,能碰上这样的主子,你我都很幸运。”
“也很不幸。”
书韵眨着眼,似乎想了那么片刻,点点头,算是认同了这说法。
“至少我们还有彼此,难过了可以说说话,互相安慰安慰。公主却没有了。她——很孤单吧。”
上弦月孤零零地挂在空中,残缺而羸弱。四周没有星光。
墓志石,她选了最名贵的上好青石,有钱也难买到。极品之青石,历千万年不腐不朽,也难被磨损,任时光摧残光洁如新。特别是这样大一块,开采出来,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金贵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