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期(234)
后来有次,隋然无意间读到一篇解说奥卡姆剃刀理论的文章。该理论的具体内涵和应用范围她没有深入研究过,只对那篇文章作出的设想印象特别深刻。
文章里提到,数据时代将愈来愈呈现出趋同化特征,强化群体效应。因为人的衣食住行乃至接收到的信息资讯皆由大数据进行统计后投放,你会在上下班路上、餐厅等公众场合听到人们对同一种产品、同一明星、同一个新闻、乃至同一个现象的讨论声音。
这就像维护世界运行规则的管理员运用了奥卡姆理论——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当你关注某个人、某一事物时,抛开表象和干扰因素,你会发现在一段时间里,它出现的频次将会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直到它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焦点,或者,它被下一个关注点替代。
冯老才对淮安下过评判,还不到二十四小时,接踵而来的事情似乎都在验证冯老对淮安的评价——“他们”凡事以利益为先,“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可信。
该说无巧不成书,还是说冥冥之中掌握她这条人物线运转的控制者懒得做铺垫?
如果一点信任都不给淮安,好像也太对不起有淮总陪伴的这段日子,她相信淮安——不是主观的愿意,而是希望。
遇安出意向定在临港园区也好,罔顾魏先生意愿、自行出售紫微垣也好,淮总会给她解释。
她是这么想的。
淮安微信电话打过来她第一时间点接听,跟她预计相差不到五分钟,应该是落地后马上联系她。
她声音的异常同样被对方第一时间察觉,“不舒服?”
“嗯。”隋然鼻头微酸,“昨晚着凉了,有点感冒。已经吃过药了。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下雨了。”
两人低声说话,就像在冯老家,在那间以气垫床充当寝具的房间,说些细想起来其实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话,讨论天气、饮食和接下来的行程。
喜欢一个人就是这样,想多听对方的声音,哪怕只是听对方的呼吸。
俩人有过隋然以为将要突破最后一步,然而被不请自来的猫打断的亲密时光,那时淮安的呼吸就这样洒在耳侧,清晰,缱绻。
隋然说:“想你了。”
有些受不了自己这么直白和突兀,说完没等对面回应,她生硬地切换了话题,说:“今天海总给了我一个好大的惊喜,她自己觉得是惊喜,对我来说完全是惊吓。”
淮安感兴趣地问:“是什么?”
“工作上的。”隋然避重就轻,“反正我真的好怕惊喜。”
惊喜,惊在前,喜未必。往往容易变成惊吓。
她问:“淮总没有给我准备惊喜吧?”她把试探表露得明明白白。她知道淮总听得出来。
淮安没有立刻回答。
隋然双手盖住耳朵,隔绝了本就微弱的环境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入耳式耳机,分辨对面的所有声音。
行李箱滚轮滑动的声音,鞋跟均匀敲打地面的声音,两名男性高声交谈的声音,机场广播用不同语言播报航班信息的声音。
还有,平缓的呼吸——哦,这是来自她自己。
隋然遥望着江面上一艘渡轮缓缓驶向对岸,屏息凝气等待着。
等声音翻山越岭,飘过无边无际的海洋,再被传输媒介渲染、过滤,像一片羽毛轻飘飘落进她耳朵。
“没有。”
隋然关上房间所有的灯,黑暗湮灭了屏幕亮度,有什么东西随之离去。
然后,再度亮起。
作者有话要说:
-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老板:平野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老板:此刺磁 2个;飘啊飘不起来、ML、无聊的我、不知道、平野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老板:天才儿童、什么是什么 15瓶;少吃泡面、009q 10瓶;而或 6瓶;不是谁 1瓶;
感谢感谢,做个好梦~
第88章 主角[嘻嘻]
MIF大厦的玄黑立牌高耸刚硬, 隋然仰头看了会儿上面遒劲的中英字体,摸出嗡嗡震动的手机,绕过立牌往前走了50米, 转进沿江跑道。
海澄在群里@所有人下午四点半开会, 必须到公司。又单独给她发了条, 说:「四点半之前回公司, 你今天是主角[嘻嘻]」
隋然估算了下, 两小时内怎么着也完事儿了。她要跟遇安老板谈的case不小, 但应该也不大, 不必占用老板们太多时间。
离约定的两点钟还有十五分钟, 她没兴趣探究是什么主角, 回海总:「收到」,开始往MIF大厦走。
MIF门禁森严,门口保安24小时值守, 来访必须登记, 进大堂有人脸识别的闸机, 电梯卡对应所属楼层。
登记完, 隋然给淮安的助理Linda发了条信息,麻烦Linda下来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