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爱尔兰麻衬衫的女人(65)
正当我费尽心思想破招之法的时候,竟然又有自己人搭了腔。我有些难以置信,可是事实摆在眼前……
是我们大老板。
我说什么来着,他是个工作狂。这个方案吸引住他了。
大老板询问了一些技术细节。我一个头两个大,老大不用下场肉搏,当然还能维持扑克脸;但哪怕是凯文那边也显得乱了阵脚,可见惊讶的不只是我。我机械性地用速记法记下听到的问题,但纯属英译英,脑子里在想另一番事。
“也许我们可以听听担任了具体业务的执行层的想法。高管方面,我想姚和桑杰都很有发言权。”潘德小姐点了名。
虽然她象征性地圈定了个范围,但与会者中,不论是我司还是BCG的人,恐怕都知道她是要我发言。大老板也点了点头,桑杰显然不会主动请缨,我这话是不得不说了。
我的第一个任务吗?
我在镜头可视范围内慢慢盖上了我的钢笔。当我开口时,想必就是潘德小姐也听不出丝毫漏洞。我说:“这是一个结构上非常美的框架,很有建设性,我认为可行。”
BCG方表情变了。
我在大老板追问前又补充道:“与单选题不同,业务工作通常只有唯一目标,而没有唯一解。尽管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在实施中必然面临许多执行问题。巨型队伍模式的磨合,在BCG的框架当中,是由所谓的‘统一的交付流程’来代偿的,对吗?”
“你说得很对。”接话的是许新。
我尽量在措辞上继续保持对他们的善意,同时试着指出问题:“这样一来,磨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系统性的减轻,我对这套流程是非常感兴趣的——不论如何,我想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个单独的交付物,是吧?它即便在通常的办公当中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凯文是最先回过神来的人,但潘德小姐几乎是紧随其后。
真可怕,这女人吃什么长大的?
我没给他们打断我的机会:“尽管可能有若干个项目组,但在巨型队伍中,我们的做事风格也会逐渐趋同,新,我记得你有提到过,工作模式也会作相应调整,对吧?”
我只是象征性询问,他一应声我就接着说了,没留一点空隙:“这也是巨型队伍模式的关键。就像桑妮亚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队伍,不是吗?”
潘德小姐先开口。许新可能是想解释些什么,但应该刚听见潘德小姐的声音就收声了。她只一张口,我便发现她对我的思路心里很有数。如果是许新我还能强硬打断一下,干扰他的叙事节奏;可惜对面是潘德小姐。
都说王不见王,逼得潘德小姐亲自下场,而大老板仍是稳坐钓鱼台,我倒也没什么可自责的了。
☆、第三十六章
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极广,除了大本营、几无敌手的新马印之外,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成绩也不错;市场相对成熟的欧洲方面进展平平,至于新蓝海巴西,以及红海大中华区,则是我们的痛点。
我做越南和做巴西的方案完全不是一个状态。第三方也是一个问题,哪有那么多人能对接几乎全部的第三方?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特点,涉及到跨文化工作,这真不是全凭业务能力就能克服过去的事。他们咨询的有global pay,但真就一个团队做遍全球的项目吗?就是做遍亚洲也很难。
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这种球队模式对我们部门是不适用的。
“我有一个疑问。”潘德小姐说,“在过往的讨论当中,我们发现内部对于不显示职级这条规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举个例子,与第三方接触时,他们在规格上会有一定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有时会影响到工作进展。我很好奇,利松,在你成立这家公司的时候,为什么会制定这样一条规则呢?”
这是坑啊!
我真是恨不得顺着网线爬过去捂住大老板的嘴,但他全然不以为意,张口就答:“我们最初是出于有效交流的考虑这么做的。你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会这么做,这也算是某种行业基因一样的东西。最开始,我们是在工程师当中这样做。当发现它有不可取代的交流优势的时候,我们决定在全公司推行。”
“你有想过它会像现在这样流于形式吗?你知道,外部也会做打听……甚至同事之间可能对于彼此的职级都很清楚。”
“这确实是我不愿看到的一个情况。交流太重要了。”大老板很坦诚,“但老实说,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折中也比职级完全透明的要好。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职位上的差别很容易让一个初级员工怯于提问。这不是靠文化建设或者员工活动就能搞定的事,涉及业务合作的两个人很可能原本互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