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东风入梦来+番外(248)

作者:惟象

在邢康倒台后刚刚接任尚书一职的谭思贤出列道:“臣在。”

天顺帝看他一眼,又问道:“如今我大昭人口几何?男女各有多少?”

谭思贤未加思索,脱口答道:“上年末户部人口核查,我大昭人口共有九千七百万余口,有男丁五千九百万余人。但其中有一千八百余万户只计入男丁,女子并未计入其中。”

天顺帝继续问:“这些人家,男女比例约为多少?”

谭思贤答道:“往小了说,一比一成三。”

天顺帝眉头紧皱,许久,索性直接问顾子湛,“你算算,女子大约有多少人?”

顾子湛立刻回答:“六千一百四十万。”

天顺帝登时大怒,狠狠拍向御座扶手,斥道:“竟有这么多人口被隐匿!你们好大的胆子!”

又看向御史台那班子御史,天顺帝继续骂道:“户部就这样光花钱不办事,你们负责纠仪,朕倒要问问,你们都给朕纠仪到什么地方了?”

立刻,御史台与户部齐声喊冤。谭思贤嗓门最大,叫道:“陛下请明察!女子不可顶立门户,又不可为官为吏,久居于深闺后院,许多府县衙门根本不好好查点。故而,户部无从知晓啊!”

天顺帝却还不满意,骂道:“这么多人,若是清点出来,税银何至于收不上来,国库何至于年年亏空!你们还有脸总说人手不够,废话!人都藏起来了,如何能够!”

看向御史台,天顺帝看了一圈没看到几个熟面孔,想起来御史台的那三位老爷,如今两个下了狱,剩下一个检举揭发的,还被赶回了家。天顺帝怒气更盛,“郑乾呢!查了半天不就他是清白的吗,怎么不滚回来上朝?”他说的便是那日当众将官员考评一事中的猫腻揭露出来的那位,郑中丞。

见天顺帝这样,群臣皆大气不敢出,整个大殿安静如空山静谷。

天顺帝转头对顾子湛说道:“太子,你替朕传旨,把那郑乾找来,好好给朕整顿御史台!他不是胆子大不愿同流合污吗,正好,户部人口清查之事,就由他领着御史台监督协办!”

顾子湛领命,又小声问道:“陛下,只是女眷多居于深闺后院,官吏们清查起来,若是百姓不让进门怎么办?”

天顺帝瞪她一眼,气的胡子都抖了几抖。“你怎么也这么死脑筋?先招募些女子为吏,百姓若隐匿不报的,直接让这些人上门清查!”

顾子湛眉开眼笑:“臣领旨!”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庙堂蹉跎客,恩断两不合

原先没有明确表示过态度的天顺帝, 这一回,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给出了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他支持顾子湛。甚至,是在手把手的, 教她要如何统御朝臣, 又如何借势成事。

这个消息传出后, 朝堂上的风向慢慢有了转变。而与此同时,顾权却愈发焦急起来。

天顺帝没有因着太孙的出生与顾子湛产生嫌隙, 反倒愈发倚重和袒护。而他却始终被困在这京城里,日复一日的被消耗着, 直到他所能依仗的势力, 一一被消磨殆尽。顾权心中, 慢慢升起了一丝绝望。

他原先江北官场上的那些人手,在邢康主谋,顾子湛的顺水推舟之下,几乎全部折损。后来他被夺去亲王之位,原先领着的几处肥差也被罢免, 许多原本依附于他的朝廷官员, 见他失势, 自然也换了风向。他如今几乎没什么进项, 却还得花去大把银子, 笼络住仅剩的势力。再这样下去,等不到那贪狼吞日之时, 只怕他就会先撑不住了。

而就在这一日,顾权更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那个小太孙顾烺, 竟是一个女孩儿!

甚至,想出这个偷龙转凤消息的,应该就是天顺帝本人!

顾权再坐不住了。此时他恍然明白过来, 他的手中,已再没有底牌可用。只怕要不了多久,待朝堂上这些琐事了结,就该是天顺帝腾出手来,将他彻底扫除的时候了。

毕竟,对于顾子湛和他,天顺帝更看重哪个,根本不言而喻。就是为着这一点,天顺帝也绝不会让顾子湛背上骂名。

果然,没过几天,太保廉适之当殿启奏天顺帝,重新封赏在北境平乱之战中的有功之人。同时专门提出,刘木兰领义军以弱克强,以少胜多,重创贼首奇多,为扭转战局立下了赫赫战功。特此,为她请封。天顺帝答应之后,将刘木兰封为忠义伯,并正式组建女军,以“凰涅”为号。且为了表彰义军功绩,龙骑卫中特增加一营,作为东宫亲率,名号就定为“嘲风”。

刘木兰这事,这不光是大昭的头一遭,她更是中原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女子身份受爵之人。自然而然,朝臣中又是一阵反对的声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