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92)
待灾害结束,长安城虽然残破不堪,但比以往好了太多,宫殿只是被摧毁几道大门,伤亡人数不到十人。
圣上得知是女主出力,招她入宫,给她不少赏赐。
这才让女主在前几次重生的时候,能有和大反派抗争的底气,虽然最后完全没能斗过。
许珍回忆完,觉得这笔功德点,自己的确可以抢一抢。
涝灾之中会受伤的肯定不止一千人,只要自己真的能救下来,这个任务铁定能完成。
先前女主做的,是给了物质方面的支援,可这样做的话,以后要是大家再遇到洪涝依旧是手足无措,只能等待救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许珍想的是,通过宣传如何在洪涝中自救,来获取这份功德点。
正好自己的工作单位是礼部,想要印点小册子发出去,还是挺简单的吧。
许珍美滋滋的想着。
等时间差不多,就跑到宫里。
她原本是想立马就写洪涝灾害的自救手册的。
可到了宫中立马就被唐焉知拉去报备外出,接着往宫外走去,许珍这才想起,自己今天是要去学馆问问招生,顺便见见世面。
两人去的学馆是鸿都学馆。
鸿都学馆是长安最好的学馆之一,几乎可以和太学媲美,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桓灵时期,是宦官为了与士族占据的太学对抗而建造的学校。
如今距离跟随朝代变迁,鸿都学馆从洛阳搬到了长安,依旧十分兴盛,学生千人,毕业后不少都当上了中央的大官。
学馆被器重,便多了不少经常前去勾结的,为了防止人才外流,礼部每过五日要前来视察,三十日一次大查,看管的比太学还严格。
今日就是礼部本月的第二次小视察。
许珍一路上跟在唐焉知后头,笑嘿嘿的问:“这学馆招生有没有需求?”
唐焉知笑着说:“肯定有的!学馆要求很高!”
“那什么样的才能进?”许珍问。
“你既然是员外郎,主事说不定会看在你面子上,放低要求。”唐焉知想了想,“但至少也要熟读经书的。”
许珍点点头:“这个肯定熟的。”
唐焉知又道:“要是之前有过个乡试之类的,就肯定能进了。”
许珍说:“我觉得小——我那个阿妹,很厉害的,如果去考的话,说不定真的能考过。”
唐焉知夸赞:“员外郎教的吧?我早听说了,你在江陵时候教了不少厉害的学生。”
许珍谦虚:“没有没有。”
唐焉知又夸。
许珍赶紧转移话题:“学馆到了!”
学馆庄严,格局大,比普通的县府还要宽广。
门边小屋中,主事坐在凳子上。
他瞧见许珍和唐焉知来了,便起身迎接,只是对唐焉知热情,对许珍并不怎么热情,和许珍道贺完,介绍了一些最近的学生状况。
主事对员外郎的态度冷淡。
唐焉知觉得有点奇怪。
但这冷淡其实并不能怪主事。
冷淡是因为,主事今天一大早被人提点过,那个提点他的也是礼部司的人,给了他一个香囊,告诉他新来的员外郎并不怎么被重视。
能混到学馆主事,甚至是在宫中当值的,哪个不是人jīng。
主事立刻就猜到,这新来的员外郎得罪人了!得罪的肯定还不是什么小人物!何况如今虽说江山是圣上的,但实权在谁手中,并不好说。
若新员外郎真的得罪了人,那自己肯定不能讨好,还得疏远。
毕竟这员外郎,只是个被赏赐的。
主事如此盘算好,对许珍一直保持一种疏离的态度,许珍问,他便回答,不问就不说话。
许珍其实没有过分的感受到什么,只以为是学馆的人比较严肃。
她跟着唐焉知逛了一圈学馆,熟悉如何考察学务,查看功课之类的。
看完后,她跑到主事那里问:“你们这里招生吗?”
主事哪敢给许珍行方便,冷淡的说:“不不不不招。”
许珍问:“成绩特好的那种也不招吗?”
主事忙说:“不招!”
唐焉知听见了,跑过来问:“怎么就不招了?前几日我还听你说要招生啊。”
主事有苦说不出。
学馆学生当然是越多越好,可要是给这个新来的员外郎面子,那就是得罪别的更厉害的人,他怎么敢。
主事重复qiáng调道:“不招了,员外郎可以去隔壁的满月学馆问问。”
唐焉知更加觉得奇怪。
许珍也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既然不招了,那也不能难为人家。
她跟着唐焉知继续走,走过一片田地。
唐焉知介绍道:“这里是学生种田的,学馆馆长农科出生,务农。”
许珍点点头:“厉害啊,务农的确是发展国家最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