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侯有疾+番外(232)
但也没高兴多久,因为长安的流言蜚语传开了。
燕赵陈三家同为外戚,陈家是最弱的一环,也是最不堪一击的,如果燕赵两家因此倒了,陈家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吗?她对陆成侯有几把刷子还是心知肚明的,做个奉车都尉只能说是勉勉强强,想要扛起外戚的大旗却是做不到的。
因此陈太后坐立不安,经常让人出去打探消息,生怕哪一天突然得知陆成侯府抄家灭族的消息,又或是流言里带上了陈家。
陈太后唤来一个宦官,问道:“最近长安或宫里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吗?”
宦官在陈太后身边伺候许久了,知道她除了私房钱和小皇帝之外事大多都不在意,能被陈太后特意问起来的只有长安的流言蜚语了。陈太后是想问有没有和陆成侯府有关的流言的,但直接问倒显得她像是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一样。
宦官答道:“回禀太后,长安里倒是没什么有意思的事,不过今天早晨倒是有两件事,奴婢也不知道该不该和您说……”
陈太后眉头一皱,道:“说来听听。”
“第一件事是,邯郸侯早晨叩阙鸣冤,被冻晕过去了。”
陈太后眉头禁不住一跳,“邯郸侯叩阙鸣冤?”
宦官详细给她说了说早朝前的事。
陈太后眉头渐缓,出面的既不是赵国侯也不是赵国侯世子,邯郸侯是要另立门户的,还代表不了赵家。她问道:“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二件事是,兵部尚书上书辞官。”
陈太后对前朝的事不是特别敏感,官职也不大记得住,先前宦官若是称呼邯郸侯为驸马都尉,她可能就想不起来这人是谁了。兵部尚书也是一样。宦官看她一副不解的神情,解释道:“便是蓟侯,燕侯的父亲。”
“原来是蓟侯……蓟侯?!”陈太后的眼神顿时就锐利了起来。燕赵两家同气连枝,蓟侯如果请辞,赵国侯会不请辞吗?那到时候陆成侯要不要请辞?燕赵两家请辞了还有多年积蓄和名望在外,陈家有什么?一个食邑六百户的陆成侯?
大多数外戚是靠着皇帝的宠信才能掌权的,也有少部分有实力的,陈家是前者,燕赵两家是后者。如果没了这份宠信,陈家能在长安活多久?就凭她那个连妻儿都能弄丢的兄长能支撑门楣?没了燕赵两家扶持,陈家将来会不会拖累她的儿子?
天大地大,她儿子最大!
思来想去之后,陈太后立刻道:“去看看长公主是否已经下了朝,若是下了朝,快快请来。”
这一个月长安的流言蜚语变换了数个模样,却没有人去压制,连宫里的官宦侍女都在悄悄地传流言,这说明长公主是故意放任的,放任外头传播着抹黑外戚的流言。
她既无长公主的智慧也没有她的手段,对朝政如何处理也不感兴趣,只要她的儿子能平安长大,顺利亲政就行。所以她从来不过问朝廷上的事,但不代表陈太后不能过问。作为皇帝生母,她若是铁了心,也能给长公主制造点麻烦。
无论长公主打着什么主意,外戚绝对不能倒!
外戚是最忠于皇帝的,谁都可能反,唯独外戚不会反。
作者有话要说:王莽不算一般外戚,他是穿越者,不能相提并论的(……)
感谢在2020-03-13 17:18:59~2020-03-14 17:20: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大图、27968822 5瓶;不明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失控
长公主从陈太后宫里出来的时候一脸哭笑不得。
陈太后半是威胁半是哀求地让她不要动外戚, 至少在外戚真的有谋逆之心之前不要动。
长公主费尽口舌才让陈太后相信, 没有人打算动外戚,无论哪一方势力都没有这个打算,哪怕是针对燕赵歌的势力也只是单独针对燕赵歌, 而不是想着将燕赵陈三家都拉下水。
当然如果真的都拉下水了,他们也不会退让半点的。
这一句话长公主没有和陈太后说。
陈太后听了也只是徒增担忧罢了, 陈家在这场斗争之中是没有还手之力的,根基还是太浅了, 燕赵两家如果不是长公主屁股坐歪了, 也很难全身而退。
邯郸侯雪夜叩阙鸣冤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因为外戚和天家关系的特殊性, 是禁止百姓大肆议论的,但先前的一个月京兆尹并未明言制止流言,宫里对于这件事上也一言不发,有心人便肆无忌惮了起来。百姓们战战兢兢了几天之后发现勋贵们也在编排外戚,也就放心了。
太学闭门教书, 禁止太学学子参与这一场舆论风暴,违律者立刻逐出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