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557)

作者:因果定律

胤禔打算在二到三年的时间里对内务府进行一些改革,有道是三年无改父道,这说的是国事。而内务府乃是皇室家奴,虽然这帮人也会添乱,但胤禔打算玩点更高端的东西,让这帮人在不自觉的时候,就被彻底踢出局。

“妈妈、额娘和孩子们自然要去。”道琴微微蹙眉:“太妃们呢?先帝庶妃还有三个有身孕的,太医来报说怀相都还好。算算月份,入秋之后陆续也要瓜熟蒂落。”

“让太医留下。”胤禔打发孩子们早点休息,被允许留在养心殿的弘曜也被带下去睡觉了。只留下他们夫妇,胤禔就道:“而且正好,到时候我一直陪着你,宫里留给她们。城里留给那些人,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折腾。我还打算让佟家、钮祜禄家那几个出来办差。”

道琴也不是傻子,这会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要想抓谁的把柄,并不是一直看着他,管着他,什么都不让他干。而是要让他干活,让他动起来,人一动起来才会有破绽。

这个博弈就像下棋,想一辈子不输棋吗?

这很简单,一辈子不下棋就行了。

所以,想要赢、想要得到一些东西,面对皇帝抛下的诱饵,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伸手。

“不会、不会闹出什么不好吗?”皇后有些担心,毕竟登基不久,这会若是有人挑衅,是不是对皇帝的威信也是伤害。

胤禔笑着摇头:“九门提督是那日松,丰台大营是佟蔺,恩绰、巴特、萨宾图我打算都分别令他们掌管火器营、善扑营,或者编入御前侍卫。过段时间鄂尔泰、索伦图也要回来了,来年还要开恩科。这些事情会让他们的眼光拉过来,出其不意方算奇兵。”

元起元年六月,经过准备,皇帝胤禔封前朝崇祯帝唯一在世的儿子朱慈炤为一等公。作为民公里最高的爵位,在王爵不授异姓的情况下,这个爵位恰到好处。

朱慈炤的长子、长孙来谢恩的时候,胤禔正好将他们封为世子、世孙,也算是帮朝野内外安安心:朕是真的封爵了,该有的都会有,你们别瞎想!

至此,元起年间的王士元案,以封了一个公爵,给前朝找了个祭祀官宣告终结。

大学士和南书房、礼部刚刚松了口气,就听说他们新皇帝召见了西洋教士和太医院医正,他居然准备允许他们进行尸体解剖!

登时内阁哗然,这简直是从来没有过得奇闻异事,皇上您这么能允许这种事呢!

这容易引发百姓不安,这大清……岂不是要完?

张玉书满脸皱纹都是叹息:“这位爷,不好伺候啊!”

李光地和马齐却难得一致,默然不语。

第243章 :仁善厚道元起帝(上)

康熙在世的时候, 对西洋医学很感兴趣。受他影响,当时的直王、九阿哥等都对西洋医学报以善意。

朝中大臣意见不一,但都觉得既然皇上喜欢,又的确有用, 那就闭嘴随他去吧。哪个皇帝没有什么喜欢的奇技淫巧呢, 可以理解。对于一个实权君主, 只要他没有玩的太过分, 大臣都不比涌上来抽皇上的耳光表忠心。

但允许解剖, 那可就是另一说了。当年康熙想过开禁, 但是被大臣以“骇人听闻”等言劝谏, 最后不了了之。如今新君居然打着“皇考当年也想这么干”的旗号, 又重提此事。

荒谬、滑稽!

自古以来, 就没听说过给人看病和解剖尸体有关系的,望闻问切都不能满足大夫了?那说明这个大夫就是庸医!

这是朝中几位大学士私下的说法,当着胤禔的面, 他们当然不是这么说的。

“皇上,此举容易引发民间的各种流言, 而且这种话从来不好禁止。”张玉书语重心长,“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若是一朝不慎, 这……”

民间若是有流言, 那一时半刻很难扑灭, 特别是流言里牵涉到了皇帝家的事儿,老百姓喜闻乐见。大臣们的担心也有道理, 但胤禔心态良好。

“朕想好了,直接发告示,就说太医院在努力解决天花问题,需要一些尸体。”胤禔正命人准备去畅春园的东西:“秦吉了,让他们记得把皇后的画具都带着,还有皇考赐给朕的刀,都要带去畅春园!”

“这事你们不用管,朕也已经下旨给各地督抚,若是有人胆敢冒称、谣传顺天府之外的地方要尸体,务必严惩!”皇帝叹口气:“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是也不要总觉得百姓都是群氓,朝廷什么事儿都不明说,才让人有可趁机之际,把事情大大方方办了,还有宵小乱言的余地么?”

“朕尝读史书,扁鹊、华佗亦有关于人身体的描述,他们怎么知道的?还有黄帝内经,脏腑之事甚重。错一处,满盘皆输,卿等忙着正事去罢,这些事朕心里有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