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之皇长子(150)
康熙醒过来的时候, 旁边的梁九功赶紧送上了热毛巾,皇帝敷在脸上好像不愿见人。他无力的摆手,示意胤禔说话。
大阿哥就道:“请汗阿玛放心,外头太子在领着举哀, 诸王大臣都听太子的调度。内外命妇, 自贵妃以降, 都听皇贵妃的调度。各宫妃母也在约束宫人, 一切井然有序。”
“好。”男女、内外都被胤禔说的清楚明白, 康熙也放下心来, 将热毛巾揭下扔给太监。胤禔报告什么从来都是滴水不漏, 康熙揉着太阳穴, 他哭的头晕脑胀, 到现在还有些不清醒。
胤禔就道:“汗阿玛,太子因为举哀,所以让我过来请您示下, 关于丧服等事宜。”
“就照朕说的,朕截发成服……如帝丧, 成服二十七日。”康熙叹口气:“就这样罢。”
“儿子觉得,汗阿玛对太皇太后的孝心是诚挚的, 这就够了。”胤禔斟酌一下语言:“孝道在心, 倒不必拘泥于外物。您对太皇太后的孝心, 老人家知道,您也知道。”
康熙挤出个笑容, 最后道:“你去把钦天监和礼部的人叫过来罢, 得商量一下太皇太后的身后事, 你去罢。”
老太后之前留过话,说太宗皇帝梓宫安奉已经多年, 千万不要因为她而有所惊动。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康熙就很为难了,如果祖母不归于太宗皇帝陵寝的话,老人家究竟要如何安葬呢?
是跟着先皇,母子同陵。还是以后等自己死了,祖孙葬在一起?
康熙慎重的思考了一下,发觉这两个办法都不太妥当,怎么能让长辈附葬晚辈呢。
皇帝拿不定主意,大臣们提了几个想法都被否决了,最后康熙迟疑着决定:“等停灵结束,礼部会同内务府,将太皇太后喜欢的慈宁宫东侧内殿拆了,原料原样送到遵化东陵附近,选吉壤建暂安奉殿。”
太皇太后去世之后的新年,宫中自然无甚喜气,紧接着正月过半,南怀仁就去世了。康熙下旨以二品官之礼下葬,谥号勤敏。法兰西来的传教士们都出席了他的葬礼,据说很是肃穆。
胤禔没什么动静,不过戴梓却跑去围观了一下,南怀仁死了,也算是为这段恩怨做了个了断。
“福晋御下有道,赏罚分明。”秦吉了在胤禔的外书房里禀告:“头所里都很宾服。内务府之前派去的精奇嬷嬷只给福晋打下手,还有福晋家中带来的嬷嬷也是,福晋是个有主意的人。”
“她从家里带来的丫鬟呢?”胤禔找了个舒服姿势将自己“摊”在炕上,“和头所的丫鬟处的还好?最近我们忙着丧礼,头所难免顾不上。”
“都好,之前福晋就叫两边都认识了,而且伺候的时候也让她们一起搭班。”秦吉了脸上也带着笑:“奴才恭喜阿哥爷,您娶着好福晋哩!”
胤禔一笑,翻了个身靠在方枕上:“全都,你也说说,上次分过来的几个太监,哪个时候拨给福晋用。”
一直沉默着充当壁花的全都道:“奴才和秦吉了商量过,赵顽就正合适。他识字,将来也好帮着福晋写帖子记账,总比不识字的要方便些。”
头所其实没多少事情需要福晋操心,胤禔治下的头所一直和铁桶似的,现在除了康熙,恐怕没有旁人能从头所探听什么消息。
胤禔的办法很简单:
一则厚赐,头所倘若哪个病了,被带出去养病的时候,头所都会派人探望,病好了再回来;还有如吉和,倘若家里有什么难处,全都和秦吉了会出宫探望—尤其是大宫女们,确认她们的家庭情况也很重要。
二则是重惩,倘若有隐瞒不报、背主之行,立刻寻个罪名拖去慎刑司,让内务府操心去罢。当然了,这种人目前还没出现过,让胤禔说,大概是因为阿哥所人少,事儿也少。
最后就是监察,全都跟着胤禔,秦吉了大半时间都在头所看家,就是看着下头嬷嬷等人是否有什么乱动之举。当然,目前也没有。
其实宫中最常见的是下人拉帮结伙,真正敢卖了主子的极少。皇帝处置大臣需要考虑一下各方面情况,宫中处置宫女还得格外慎重,但要处死太监却是小事一桩。
就像康熙身边的梁九功,那是个浑身消息,一碰就乱窜的角色。这样一个人,就是收银子也只是略微透露康熙最近读什么书之类,其他涉及皇帝的消息一句都不敢多嘴。
有命才有钱,光盯着钱,没命花,有个屁用!
冬日无事,何况在守孝的时候,满宫的人都在抄个经、念个佛,横竖要与皇帝保持一致,沉浸在失去太皇太后的悲痛当中。
道琴翻看着行事历,因为大丧,未来一年基本没什么需要走动的喜事。就看有没有什么丧事需要致意了,虽然需要皇长子致意的丧事到底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