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391)

作者:书自清

我想,这便是此生孽缘的开端。

我的师姐了真,是一个性格相当极端的女孩儿。师尊后来在临终前曾与我说,了真有绝大的灵性,同时也有绝大的劣根性,就看她究竟是入佛还是入魔,那都是一念之间的差别。

我对我师姐的过去,了解得很少,大多都是一些她告诉我的只言片语。她几乎从不开口提及她的过去,但我觉得她,一个当时还不满十二岁的孩子,或许经历了能够改变她一生的重大事件。

后来我将那些碎片仔细拼接完整,才隐约明白了她的身世。她是突厥部落里长大的孩子,她的父亲是后突厥某个部落中的一名勇士,母亲是他父亲掳来的粟特女子。据她所说,她所在的部落,在与武皇军队某一次征战之中,正好被征调于最前线,几乎全军覆没。她们部落后来被其他部落吞并,她十岁就嫁给了某个突厥勇士,当晚就被破了身,那个粗鲁又雄壮力大的蛮汉,差一点将她弄死,她生不如死地在床上躺了数日,后来趁着那男人醉酒,一刀杀了他,然后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一路历经艰险,咬牙挺过,后来来到碎叶,好不容易成为了这里流浪孩童的老大,每日能命令手底下的孩子偷东西给她吃,活得正自在得意,却没想,来了一个臭和尚,不知使了什么迷魂术,解散了她的童子军,还将她打趴在地,她不得已,只得屈服于这个和尚,暂时出个家,跟着这个和尚混饭吃。

我的师姐,顽劣难驯,就像宁远(即大宛)最烈的野马,从不服任何人。她天生桀骜,自命不凡,始终觉得自己比别人要高明一等,也喜欢颐指气使地让别人替她做事。不得不说她有这样的本事,她也确实相当聪慧。至少我这样愚笨的人,是无法企及的。

她也相当狡猾,并非桀骜到铁板一块,她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也知道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模样,能让她活得更好。她对着师尊是一副听话乖巧的模样,对着我又是另外一副嘴脸,我想她对于我这个师妹的到来感到很愉快,因为她终于又有一个可以欺负的对象了。

但我始终觉得,她本性是良善的,尽管性子不讨人喜,但她依旧会在不经意之中对我表露出关怀。她在某些方面很大方,比如她从不护食,有东西吃,一定会分给我。我认为她是崇拜江湖侠义的人,她很看重收到手底下的“小弟”,虽然很多时候她态度恶劣,嘴上也不饶人,但该分的东西一样也不会少。

她在部落里跟着她父亲学过摔跤、骑射和刀术,有些功夫的底子,因而有本事收编碎叶街头的那些流浪乞儿。但是比之我们的师尊了明,那些不过是三脚猫的功夫。师尊了明大师,乃少林出身,习达摩掌法与罗汉棍法,后因佛法感悟发生转变,不再认可少林禅宗的教义,遂打出少林铜人阵,从此自成一家,游方世间,乃是隐世的武道高手。我与师姐拜在他门下,便也随他开始习练功夫。我的师尊,还会给人看病,是一流的跌打大师,因而我们一面游历一面行医化缘,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那些年岁,是真的快乐的,我与师姐每日打打闹闹,在师尊的管教和关怀之下成长,走遍了天南地北,觉得自己就好似自由高飞的鸟雀,无拘无束。师姐虽然嘴里总是挂着“等哪日我出师、还俗”这样的话,可却不曾见她有离开的打算。我其实很喜欢师姐,也很羡慕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我记得在师姐二十岁那一年,我专门雕了一颗胡桃送给她作为生辰礼,师姐很宝贝地一直带在身上,这件事一直让我很暖心。

我们花了八年的时间,走遍了西域,后来离开了西域,去了巴蜀之地。在那里,我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第一次转变。

我记得那是五月的某一日,我与师尊、师姐来到了蜀州靠近群山的一处名叫鸾汀乡的山间小村落。这里十分宁静,山路艰险难走,来往行人寥寥无几。我们敲开了村中一户人家的门,这里的人很淳朴,也很欢迎我们的到来。于是我们在这里暂居,师尊说,他这些日子想去山中采草药,有些珍贵的草药,只有蜀地大山之中才有。

于是第二日,我们便随着这户人家的儿子入了大山。这位向导是山中打猎的好手,对这附近的山中情况十分熟悉。我们采草药很顺利,这位向导也很健谈,与我们说了很多当地的传说。说他们这个地方,曾经是神族隐居的地方,神族都是鸾凤鸾凰,背身双翅的飞天人,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神族离开了,只留下了一个地名“鸾汀”,仿佛证明着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和师姐嘻嘻哈哈,只当故事听了,全没当一回事。

上一篇:为凰GL 下一篇:双旦芳华

书自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