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首辅大人的渣前妻+番外(41)

作者:一条兰寿


“那、那还差、五十两。”

“用不上筝儿的银子。”鹿里正摇摇头,“我那些个金银首饰,明日去县里先当了,应当也够了。”

“娘!”鹿华林一听就急了。

鹿里正的金银首饰都是她娘亲留给她的嫁妆,老太太平时带都不舍得拿出来带,这个时候却要拿出来典当。

“大伯,那批酸酒不是制成了烧酒?你将那批卖出去,应该也能有百两的进项。”鹿笙有些不解。

听到这鹿华林狠狠叹了一口气,“那酒我、我问过好几个、个酒楼,都说这酒、酒太烈,怕没人爱、爱喝。”

当日做出烧酒,鹿华林本以为挽救了损失,奈何他们忘记了自己这些人常在酒坊做酒,早已习惯了浓烈的酒气,对于烈酒也更易接受。

可旁人喝惯了清淡的米酒,乍一闻如此烈性的酒,只觉有些呛辣,并不十分喜爱。

“而且平、平常那米酒二、二十文一斤,我们制成烧、烧酒后要卖、卖到四十文、文一斤,酒楼觉、觉得贵了些。”鹿华林无奈道。

那一批蒸馏的烧酒,全部在酒坊堆着,一坛都不曾卖出。

听他这般说,鹿笙突然想起爷爷也曾与她说过,在他们的历史上,烧酒刚刚出现的时候,因为其性烈并不被士人与富人喜欢。

这样说的话,这烧酒最适合卖的地方并不是酒楼。

思忖片刻,鹿笙心里有了主意。

“大伯,我倒是想到一个卖酒的好地方。”

“哪、哪家酒楼?”鹿华林忙问道。

“并非是酒楼,而是滨江县码头。”

“码头?”

鹿华林想不明白,码头如何卖酒?

“我们去码头支个摊位,专门卖酒给那些早起做工的脚夫和往来赶路的行人。”

“而且这酒我们卖三十文一斤。”

“三十文?那、那岂不是要、要赔钱卖?”鹿华林不解道。

既然凉国人喝不惯烈酒,那她便降低酒的度数,将烧酒中加入蒸馏水,这样降低酒精度数的同时,还能减少酒的价格。

现在酒坊做的烧酒,度数在五十几度,鹿笙准备把酒精调到三十度左右,这样既能让码头的脚夫们喝了有暖身的感觉,又不会因为酒太过于呛辣而不喜,喝上二两也不会醉人。

听了鹿笙的办法,鹿华林惊喜之余还是有些迟疑,酒坊从来都只供酒给酒楼和行商,不曾摆摊散卖过,他一时也找不出合适的人去做这事。

“也、也不知这、这法子行不行。”鹿华林想了想,想到了自己的徒弟,“那、那明日我、我让齐南去。”

“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鹿笙笑着说,“明日我先去街上瞧瞧,等后日我与齐南一起去摆摊。”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卖酒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日头也是越来越短。

朝阳微升,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齐南赶着牛车与鹿笙来到了码头。

天色尚早,江面上薄雾笼罩,码头上还没有多少人,只零星的支着几个早食摊子。

交了十文的摊位费,鹿笙寻了提前看好的位置,把准备好的招幌和长桌摆好。

酒坊的这块招幌是杨玉兰连夜缝制出来的,黄麻布做底,红色棉布滚边,中间是鹿家烧酒四个正楷绣字,与街上单衣的麻布招幌一比,乍一看还挺显眼。

红色的视觉冲击力更强,鹿笙特意让大伯母加上这滚边,就是为了让人们在杂乱的街市上,一眼就看见酒坊的招幌。

齐南干事麻利,三两下就酒坛卸了车,整齐地摆放好。

他们隔壁的摊子是个专门卖早点的食摊。

前日听了鹿华林的话,鹿笙发现现下最主要的是让人们去接受度数更高的烧酒。

鹿笙昨日一早就来了码头,观察了一天这街上的吃食摊子的人流,发现这家早食摊摊子卖的早点样式齐全,物美价廉。

经常光顾的食客就是码头上的脚夫、往来的船员、商客,而这些人正是鹿笙卖烧酒的目标客户群。

所以今日专门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把摊位摆在它的旁边,为自己的酒摊引流。

天色渐亮,周边的摊子陆陆续续支了起来,街上也多了不少往来的行人,旁边的吃食摊子热气蒸腾,散发着食物的香气。

鹿笙直接将酒坛的封口打开,醇香浓烈的酒气瞬间四散开来。

有那好酒的食客,闻着味道就聚到鹿笙的酒摊前。

看着摊位前聚了不少人,鹿笙拿了几个空碗,挨个碗舀了半勺酒。

酒水清澈见底并无半点杂志,说它是碗酒,它却看起来像清水,可如果说是清水,碗里散发出来的酒香又醇厚馋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