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67)
作者:方便面君
有百姓察觉到不对劲,偷溜进磨坊内院,看到磨坊的人从每斛米面中就偷走一升。
对方就威胁宿雨,一旦他去报官,磨坊失去信誉,往后就不会有人再来这儿磨面了。
若要平息此事,必须赔他十倍损失。
宿雨本想彻查,奈何对方闹到了崔家那边去。
崔铎找到宿雨对她说:“为了七娘的名声,我将此事压了下来,没有让更多人知晓。但此事总得要有一个解决办法,你也不想让七娘对你失望吧?”
他的话勾起了宿雨的记忆,崔筠在回昭平乡之前对她寄予了厚望,也有意栽培她,因此她不想因为这件事而让崔筠对她失望,或觉得她不堪大任。
最终,她同意了崔铎的解决方案,对方的损失由崔铎这边填补,如此磨坊的账目就不会因为突然支出一笔数对不上,从而被崔筠察觉。
同时,她再找一个理由把那个手脚不干净的磨坊仆役处理了,只要理由合理又恰当,崔筠不会过问和在意。
做这些事时宿雨心里有些忐忑,总想找机会向崔筠坦白。
这时,她“意外”发现了那个被处理的仆役竟然是听命于林长风的,甚至那个被手脚不干净的仆役克扣了面粉的百姓也是林长风找人假扮的。
他们做这一切就是为了给宿雨挖一个大坑。
如今事情败露也是他们故意让宿雨知道的,为的就是将她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崔铎说:“你可以将事情都告诉七娘。可你想过没有,七娘问你事情发生时为何没有第一时间上报,你要如何解释?她会相信你是清白的,还是会认为你我早就勾结?而你又如何解释你做假账来掩盖这桩事的行径?”
他软硬兼施。
威胁完她,又说软话:“我不会让你去做一些对七娘不利的事。”
宿雨冷笑:“二郎君说得好听,若真为小娘子着想,就该将田产归还。”
崔铎笑说:“我跟七娘是一家人,帮她打理田地是应当的,她该感谢我才对。她想要什么,自己来找我们就是,用不着你一个婢女操心。”
宿雨沉默。
一步错,步步错。
她落了把柄在崔铎的手上,又被迫上了他这艘贼船,往后的事皆由不得她。
于是问他:“你要我做什么?”
“七娘对我们可能存在一些误会,你身为她的心腹近婢,肯定能知晓她的一些想法。我们毕竟是一家人,不想因为误会而闹僵,因此有必要知道她的心事和想法,从而对症下药。总之,你把她的想法告诉我就行。”
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让她监视崔筠。
崔铎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逼迫她透露崔筠的秘密,毕竟昭平别业那边还有杜媪在。直到秋税的事让崔铎看到了崔筠逐渐崭露头角的“叛逆”,他不得不正视崔筠所带来的威胁。
崔筠捉拿杜媪的行动非常迅速隐秘,连宿雨都是杜媪被抓起来审问后才知道崔筠的谋划。
为此,她一直坚守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崔筠是否不信任她,所以将她排除在了计划之外?
又有些惶惑,是否她做过的事被人告发,崔筠才不再信任她的?
她的理智被种种负面情绪击垮,冲动之下,找机会向崔铎的人传递了这个信息。
当崔铎带着部曲赶来,险些跟崔筠刀剑相向,宿雨便已经后悔。
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的告密行为才是她对崔筠真正的背叛。
她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就这样,杜媪的事告一段落后,她跟崔筠返回昭平乡。
由于邓州那些产业仍旧由她打理着,每个月磨坊的小管事都会带着钱与账簿等来昭平乡汇报核算,她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向崔铎传递崔筠在昭平乡的一举一动。
她其实不清楚崔筠是怎么发现她的。
这次崔筠回邓州给韦燕娘祝寿,她特意等了好几天,见昭平乡没有任何异动才找机会去接近故林,想要查探清楚崔筠和张棹歌到底在做什么的。
不过故林的嘴巴太紧了,她撬不开,只能进入崔筠的书房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信息。
最终她找到了,但也被青溪抓了个正着。
青溪说:“解释的话等娘子回来再当面说。”
这一刻,宿雨醍醐灌顶,顿悟了。
崔筠早有布控,甚至带走夕岚、朝烟,把库房的钥匙交给她代管都只是为了麻痹她,让她放松警惕,然后自投罗网。
正如崔铎所言,她所做的事并未危机崔筠的性命,甚至不会对崔筠造成很大的损失。可她最不能被原谅的是背叛崔筠的行为。
任何叛主的奴婢被处死了也是活该,崔筠却不想要她的性命。
宿雨是家生子,也就是说,她一出生就在崔家生活、成长。
她跟崔筠的年岁一般大,小时候陪着崔筠读书、玩耍、嬉闹,长大后一起经历家破人亡的不幸,一起遭遇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是崔筠最亲近、信任的婢女,也是几近朋友的存在。
夕岚之所以能最受重用,是因为她年长,性格沉稳,又能识文断字,还算得一手好账,并不代表她能取代宿雨在崔筠那儿的地位。
最初意识到身边出了叛徒时,崔筠并不愿意往宿雨的身上想,所以她依旧会让宿雨帮忙处理一些文书的工作。
开始怀疑宿雨是在她跟张棹歌定下婚约的当天。
在戚秧带着牙兵来请张棹歌到隋州之前,崔筠跟张棹歌谁都没有向旁人透露过她们的计划。
张棹歌说自己是为了崔筠才留在汝州的时候,周围也只有她们、戚秧及几个牙兵。
门外有牙兵守着,她们跟戚秧之间的对话被窃听的概率很小。
不过,在戚秧他们离开后,宿雨和朝烟曾进来收拾过茶具。
随后崔筠表示要写信告知崔元峰,被张棹歌劝阻,就改主意给窦婴写信透露了此事。
事情发展至此似乎都跟崔元峰没什么关系。然而曹王判官去南阳县找崔元峰提亲那次,王贺骋与韦兆“刚好”同时来提亲,还无意中透露是崔元峰先提出来的。
算算日子,崔元峰让王贺骋与韦兆开始着手准备提亲,恰巧是崔筠透露要招张棹歌为婿之后的几天里。
这件事背后看似没问题,只是巧合。
但,这正是问题的所在。
首先,崔筠和崔元峰宣战,逼得崔元峰将田产作为她的嫁妆返还后,崔元峰便不着急为她操持婚事了。
其次,哪怕崔元峰想通过左右她的婚事来间接控制她那些田产,也不会突然让他们同时上门提亲。
他这么做除了给她增加压力外,就是想逼她从二人中做一个抉择。
至于她选的是王贺骋还是韦兆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她挑选二人之外的人。
这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崔元峰知道崔筠准备另外择一良婿,所以先下手为强。
张棹歌提过,曹王判官跟她去提亲的当天,崔元峰只惊讶她竟然能找到曹王判官来说媒,对她想要求娶崔筠一事并不惊讶。
可见他在此之前早就知道了崔筠的计划,却不清楚张棹歌不仅被授勋官,还保留军将职级,以为张棹歌仍只是一介白身。
整件事的关键就在于,是谁泄露了她准备招张棹歌为婿的秘密?
窦婴和张棹歌可以排除。
戚秧和杜秉骞?他们跟崔元峰没有往来,消息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从隋州传到邓州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