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重振GL(48)
作者:江上吟风
她摩挲着玉佩,心想它其实也可以做腰间配饰,但悬挂在腰间,就不能及时感知到震动,收到消息了。
赵凌月这样想着,在某一刻不经意的一抬眼,忽然发现新上任的起居舍人谢怡正认真看着她。
此时此刻,能够认真观察皇帝而无罪的人,也就只有为修史提供原始记录的起居舍人了。赵凌月把玉佩放好,不自在之余却也无可奈何。
第43章 清誉
兵营中, 韩云朝胡思乱想了一阵后,勉力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军营中。他看着这些兵士, 不由得有些感慨。
说起来,她与关陕军很可能快要分别了。关陕军因为勤王而至京城,同时京城周边也云集着其他勤王兵马。
历来京城驻军除了三衙禁军,还会有外地的几万兵将三五年一轮换,驻防京师,现在京城内外的外地兵马其实已经太多了。
当前战事暂歇, 金兵没有围攻京城,不久之后那些外地勤王军便会返回大部分。说不定,这批关陕军就在其列。
返回家乡, 对于这些兵士来说是好事。自己这个将领不再节制关陕军,也有利于达到“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的目的。
本朝对武将尤为防备,外地将统领本地兵是常事, 而且不停轮换,堪称混乱。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防止武将率军造反,但也会削弱战斗力。
总之, 这些利弊得失, 由刚上任的新君来权衡就好。想到赵凌月, 韩云朝不由得又想起之前对方提前保管好自己采购的物品,于是重新开始心神不宁。
于是,在混乱的心绪中捱到散值时间,她便打道回府。她没有策马而行, 而是直接走路, 正好多看一看街头风景。
快到府邸时,韩云朝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犹豫了一下便上前行礼。
“见过五殿下。”她见旁边的行人离得有一段距离,便直接以殿下称之。
“不必多礼。云朝散值了吗,想必还没吃晚食?”清河公主赵挽月笑了笑,一脸温柔道。
“是,这就回府了。”
“如不嫌弃,我请云朝一次?救命之恩无以为谢,也只能以饭食宴请了。”
“殿下言重了,那都是为臣者该做的事。而且,殿下已经在府内宴请过我了。”韩云朝客气回复。
“便是宴十次,也抵不过救命之恩。这次去樊楼,可好?”
韩云朝有些诧异,不过转念一想,可能是赵扶月这个公主平日缺少朋友,想与自己结交一二。天家公主,从赵凌月到清河、柔福等人,都对友情看重得很。
“殿下既然有雅兴,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韩云朝欣然应下,便与赵挽月一同乘车前往樊楼。
“上次逃离虎穴时没能策马同乘,这次倒可以同乘马车了。”路途中,赵扶月悠然道。
“殿下如此亲和,在下感念不已。”韩云朝也温和一笑。
“哪里,我只是闲人一个,比不得韩大人是国之栋梁。”
“殿下饱读诗书,臣亦不能及。”
赵挽月沉默片刻,随即笑了起来:“我们还是不用这么客气,总是互相称呼大人殿下,听起来怪别扭。”
“还好吧,我总不能称呼殿下大名。”
“唉……说得也是,真是头疼。”
虽然在称呼上依然比较难改口,但这样玩笑几句,到底还是拉近了距离。二人到了樊楼雅间后,一边听曲观戏,一边闲聊,倒也十分自在。
韩云朝正暗自感叹赵家的公主都这么好相处时,很快,突发状况就发生了。
赵扶月和她闲聊过汴京坊市的奇趣后,忽然注意到了她颈间的吊坠,于是颇有兴致的开口。
“云朝这半月形的玉坠,看起来好生眼熟,我好像在谁那里也见过。”
“……”韩云朝低头看了看,心想它怎么在衣服外面,难道刚才俯身的时候跑了出来。
“哦——陛下也有一个,不仅玉坠一样,连红绳也是相同的。”赵扶月略一思索,便想了起来。
“的确……当日觉得它好看,就顺便给陛下了一个。”韩云朝硬着头皮回答,看到对方探寻且意味深长的视线,不由得有些尴尬。
清河公主不会误会了什么吧!这个时代,好友之间互赠配饰是不寻常的吗?
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她们的玉佩一看就是一对,而且以红绳系着……韩云朝越想越觉得心虚,她自己的名声不重要,赵凌月被误解可有些麻烦。
“只是友人之间的相赠,并无他意。”韩云朝补充道,但怎么看都像欲盖弥彰。
“嗯,我知道了。”赵扶月依然笑得有些意味莫名,似乎心里已经认定了什么。
韩云朝无奈扶额,看来有必要和赵凌月提一下,她们的吊坠要藏得隐蔽一些比较好。今天只是赵凌月的姐姐发现她们二人都有,来日如果被言官发现,劝谏可就源源不断了。
韩云朝在苦恼时,赵扶月又饶有兴致道:“今日陛下登基,想必心绪难平,韩大人怎么不在宫里陪着陛下。”
“……第一天诸事繁复,她恐怕很忙,我就不打扰她了。”
“如此。”
韩云朝笑了一笑,便拿起桃花酿喝酒,不再多说。她虽然这样回答,但听到赵扶月说“心绪难平”,的确又开始有些不安。
不过,明天在宫中多久多留一些时候,也来得及。总归,今天已经发消息问候过了。
赵扶月看出了韩云朝的忐忑,于是不再多说什么,转而谈别的话题。夜色浓重时,二人便离开樊楼,乘马车回府。
韩云朝被赵扶月送回府邸,整理完毕后回到卧房,却是辗转反侧了一番后才睡下。第二天,她早早进宫参与朝会,这次她准备朝会后求见陛下,但并未与司礼说明。
如果提前登记在册,以她的官职,会被排在前面觐见,但她其实并没有要紧事。所以,不如等说正事的臣子觐见完毕,她最后再去求见。
于是,朝会过后,赵凌月发现觐见名单上又没有韩云朝,不由得有些郁闷。难道,她不准备陪自己度过不适应的阶段,而是直接要恪守君臣之礼了?
赵凌月看过名单,也没有调整次序,便同意所有求见官员觐见。枢密院重臣是第一波觐见人员,说的都是边防调整,以及夺回河北沦陷州府的问题。
枢密院官员觐见完后,其他人说的事就简单许多。等到所有人觐见完毕,赵凌月坐在位子上,看了看已经准备好的奏折,开始思考要不要回后宫。
这个时候,柳念仪却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说道:“陛下,京西承宣使韩大人求见。”
“嗯?快请。”赵凌月有些诧异,却也十分欣喜。
韩云朝很快走进文德殿,看到赵凌月后首先拱手一礼:“参见陛下。”
“免礼。”赵凌月站起身,挥手让侍从远远的站在角落,便静静看着韩云朝。
“陛下这两日……可还习惯?”韩云朝的视线扫过对方颈间的红绳,讷讷开口。
“不太习惯。所以日后还请云朝多多进宫,来陪着你的故友。”
“……好。”
赵凌月很快察觉到韩云朝心神不宁,且目光总是移向自己颈畔,她略微想了一下,便意识到对方是在看当日相赠的颈饰。
“看什么?”赵凌月有些好笑,但很快怀疑韩云朝不会是想收回吊坠,于是警觉起来。
“陛下……昨天我与五殿下一同饮宴,她发现我与你都有这个配饰,似是有什么误会。”韩云朝赧然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
“五公主……她倒是不会往外乱说,你可以放心。”赵凌月若有所思的的看着韩云朝,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