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复玉关+番外(7)

作者:我醉卿且去

.

话说杜员外虽然经商,但始终是不入上流的,为此,杜员外一直想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便也收藏了不少书籍,就指望着杜松生日后能考个功名。

这几年他发现,自从儿子认识了黎遥君和刘小临,性格似乎比以往要开朗不少。三人有时出去玩耍,有时泡在府里的书阁内,时而嬉笑喧闹,时而静心读书,倒也别有一番光景。

不知不觉五年过去,小时候一脸冷漠的孩子如今越来越像个正常人了。

“黎遥君,你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段是什么意思?”课上,钟先生问道。

啊?黎遥君顿时脑袋嗡嗡响,求救似的看向身旁的杜松生,杜松生两眼一闭,装作没看到。

“昨日才讲过,这就忘了?”

见先生的手移向戒尺,黎遥君忙说:“先生!明日!明日我一定讲得出!”

“上来。”

黎遥君苦着脸,又挨了十戒尺。

镇子西面的稻田边,黎遥君叼着一截稻叶闷闷道:“小临,阿生,我可能真不是读书的料。”

她最早是真想着考功名做官来着,但后来发觉,背书容易,可仅凭学堂教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要把那么多东西融汇贯通成一篇篇文章,时政文思见解还要出类拔萃得到考官的青睐,这难度可高多了。再者,官场浮沉,阴谋阳谋的,自己好像也没那个脑子。

最最关键的,是在科举考试开始前,所有考生必须在贡院逐一搜身,那可不是普通的搜身,全身衣物都要脱/光了的!

所幸她留了后招,在杜家书阁的日子里,把兵书看了个滚瓜烂熟,这几年的强身健体也没有落下。

想罢,她站起身,“看来功名是考不上啦。”

刘小临和杜松生也跟着她站了起来,这一对比才发现,黎遥君竟已比他二人高了半个头了。

“我估计我也考不上,可能还是种田、养牛。”刘小临倒没有她那么在意这件事,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

杜松生思忖后,道:“你不是还看了许多兵书吗。”

黎遥君点点头,“希望这条路可成。”

刘小临不干了,“阿君,你要入伍?那我也要去!”

“不可。”黎遥君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

“小临,我与爷爷有过约定,说出口的承诺就要尽力做到。战场凶险,你是家中独子,且尚未婚配,不能去冒险。”

“可你也是独子。”刘小临道。

杜松生道:“若你跟她一同去,你们两家可就无人照顾了。”

“不是还有你吗。”刘小临不认同。

“我若没考中还可帮你们看顾几年,若是考中了呢?举家乔迁赴任,就要离开此地了。”

黎遥君又道:“小临,爷爷他今年已七十五高龄,我实在放心不下。再说,入伍后有贴补,我爷爷再也不用挑着扁担去出摊儿了。你留在家既能照顾刘叔和婶子,捎带脚也能看看我爷爷,待我建功立业那一日,咱们全都搬去京城,再也不过苦日子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刘小临不再说话,黎遥君心知,他不反对,便是同意了。

明年开春,就要征兵了。本朝兵役五年,即五年一征兵,军中参将及以上武将年龄未满五十的,连同二品及以上武将均不在每五年的退伍之列。进了军营,每月会有二钱银子的贴补,一般是直接送到士兵家属手中,因此,入伍从军便成了许多贫寒人家的出路之一。

回到家,将自己的打算与黎阔说了,他起初不同意,军营里全都是男子,她的身份该如何掩盖。黎遥君将话与他细细说分明,并表示自己会适时自保,也算使得黎阔同意了。

要说黎阔在关键时刻也是个能豁得出去的,既然当年为了光耀门楣选择陪她撒下这个弥天大谎,那便干脆一条路走到底!

第4章

顺元二十年

正月里的土水巷跟平常一样冷清,只有黎、刘两家门口贴着春联。初一早上刘方在门口燃了一挂鞭炮,刘小临拿着几支二踢脚去找黎遥君,他俩刚出门,就见不远处有三个旁边巷子的孩童,正蹲在巷口那户早已搬空的人家门前出恭。两人刚要上前驱赶,便见他们系好裤腰带掏出了火折子,手里各拿一支从大地红上拆下来的小鞭炮往才屙出的秽物上插去。

黎遥君眼疾手快,扯着刘小临跑开,跑了没两步,便听那边“噼、啪、嘣”的几声,那些秽物便被崩得到处都是。那三个孩童指着脏污的墙壁和石子路哈哈哈地笑着,见有人向这边看过来,边笑边跑走了。

路过巷口的布衣书生见着此景气得直跺脚,直奔其中一个孩童的家里去了,叫了他家的人出来将巷口清理干净。那书生黎遥君认得,是钟先生的外甥严振,年纪比黎遥君他们要大上个四五岁。

上一篇:魔与神 下一篇:渣女攻略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