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的老婆是知青/70年代好生活+番外(233)

作者:易楠苏伊

陈援朝跪倒在地,向两位老人解释当初的经过,把两位老人震得不行。

原来,女儿女婿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离婚了,不是受他们的连累。

女儿也是不堪受辱才选择自杀的,跟女婿丝毫没有关系。

陈伊容也跟着跪在边上,有些忐忑不安,主动解释起来,“外公,外婆,都是我骗了你们。如果我早点去看守所看妈妈,说不定她就不会死。”

那一年,运动刚刚开始,陈伊容知道外公外婆被人举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她辗转打听,等她找到妈妈的时候,她已经自杀在看守所了。

陈伊容趁着天黑混进看守所,把害死她妈的凶手直接枪。杀,把受刺激的姐姐放到空间,给她留了一封信和两根金条之后,就把她送上船。

姐姐一直没有稍信回来,她也不知道姐姐如今是死是活。

只是,那时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姐姐死。

她曾经也想把外公外婆送到国外,可两们老人身体太大,再加上心有牵挂,怎么都不肯离开,她也只能作罢。

李柄先和齐文慧站在女儿坟前,神情呆愣,久久未动。

陈伊容怕他们太过悲伤,就带着两个孩子闹他们。

两位老人看着两个可爱天真的孩子,心中充满希望。

他们老李家没有绝后,还有容容这个孩子。

有两个孩子陪伴在一起,两位老人终于打起精神,不再陷入悲痛当中。

第103章 、

1977年10月, 搁置十年的高考终于被恢复。

陈伊容第一时间就拿到了父亲交给她的招生文件。她坐在沙发上, 靠在宋向军怀里, 读着文件上的内容,“考生年龄在20岁左右, 不超过25周岁,未婚。”

陈伊容看到这项的时候,有些丧气,她已经结婚了呀。

宋向军却记得这一届大学生,有许多都是拖家带口的,前世香港媒体还大肆报道过。所以他觉得这事应该还有转机,安抚道,“你接着往下读。”

陈伊容有些不明所以, 接着往下看,越看越高兴,“这里居然有项特别规定, 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 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 统一考试。”

陈伊容直接从沙发上跳起来,拉着宋向军的胳膊就开始手舞足蹈, 一阵乱跳。

宋向军一脸宠溺地看着她。

等陈伊容平静下来以后, 又细想这一项特另规定的深意,“这一定是为了下乡知青。毕竟他们的自觉水平都比较高, 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

宋向军也点头同意。

陈伊容,宋向军, 宋向民,林小芳和林家村的知青们全都参加了高考。

到最后,考上大学的有八人。

其中就有刘圆圆和刘厚,两人虽然已经结了婚,可对大城市的向往还是与日俱增的。哪怕怀孕的时候,都没有把学习落下。

至于王喜上了大专,张建国则和本地一位姑娘结了婚,因为女方不同意,他就没考。

说到底,其实也是他自己没谱,毕竟他已经十几年没看书了,即使去考也没有机会。

宋向军报的专业是军事大学,对这点,他问过陈伊容,陈伊容却没有什么想法。说实话,让他当兵其实比当一个商人更有优势。

商人那种圆滑,机敏在她身上根本看不到。

但,他本身的素质过硬,当兵更好。

至于,顾忌到她,其实没有必要,“只要你上战场的时候别分心,去军队也不错。如果,你能让我当上将军夫人,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报着这样的憧憬,宋向军上了军校。

而陈伊容选择的是政法,她的道路和前世一样。

和许多同学一样,陈伊容的学习非常刻苦,她一个从来不喜欢背东西的人为了学好课程,愣是把那些马哲背得滚瓜烂熟。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在校报上发表文章。

京都大学的校报非常有份量,再加上她又有实践经验,从各国情况分析。

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改革。

她的文章讲的是经济,与大领导之前说的“三包一自”,虽然方法不同,可目的都是为了全家的经济发展。

大领导时刻关注着这些小将们,尤其是对陈伊容。她曾经为国家作过很大的贡献。

看到陈伊容这的篇文章,大领导很欣慰,虽然文章很晦涩,也很大胆,指出全国计划经济的缺点。

可,他就是欣赏这样敢想敢说的青年。

在大会上,他还特地指出这篇文章。

大会都是全国直播出去的,一时间,全国人都认识了京都大学有个女学生。

有的人骂得,有的人质疑的,陈伊容都一一从容应对。

易楠苏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