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劫(18)

作者:余何适

一听内侍来报,国师已在书房等候,她提裙匆匆赶过去。

灯火煌煌,一道颀长的身影立在堂前正中,一幅险峻的山水画之下。

墨画中,重峦叠嶂,险象环生。画下之人,缁黑袈裟,色如长夜。其上繁复的金箔镶绣,随风拂动间,一片玄色中闪烁着点点流光。

明光如电,法相庄严。

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身。

他生得和李曜一般高大,甚至轮廓都有几分相似。只是脸上被黑疤遍布,乍看之下,有如鬼煞,十分吓人。

她一向爱美,连宫里用的人也是精挑细选过的,要样貌可人,身上找不出一丝瑕疵来。

见了他真容,朝露止不住地一愣,不由后退几步,云鬓上的金步摇随之轻颤,最后强装镇定,福身道:

“问国师安。”

他微微颔首回礼,目光掠过她的浓妆薄衫,眉头仿佛蹙了一下。

许是看出了她看他时眼中的惧怕,之后授课,二人间都隔着一面屏风。

第一堂课,教的是《诗经》。

她生怕他与那些文臣一般戏弄她,直言问他为何选此为教材。

屏风那端的人抬起头,神色清冷,如松柏覆雪,幽深的目光仿佛透过那道薄纱细绢,直指她心底:

“娘娘不是想要作诗献给陛下么?诗三百,思无邪,感情最为真挚。”

他说得云淡风轻,朝露心思敏感,听出了其中的意味深长。

是在讽刺她魅惑君上么?可她一个后妃,除了傍上皇帝这独株大树,攫取他的宠爱,她又何错之有?

她又羞又愤,心道这国师与一众骂她祸水的大臣无甚区别,由此心中种下了芥蒂。

课后,依照惯例,她要送他束脩作为拜师之礼。内侍早就告之于她国师的喜好,可她偏生不选佛经典籍,不选琉璃持珠,不选袈裟禅杖,特地选了一壶西域美酒,十条肉脯。

僧侣持戒在身,戒酒戒肉,她这束脩礼,是要借机当众羞辱于他。

她仗着盛宠在身,在宫中恣意惯了,无所顾忌。

旁人吓得大气不敢出,精明的内侍官还拼命给她使眼色,暗示她不应得罪这位权倾天下的国师大人。

谁知,他竟若无其事地收下了束脩,甚至唇角还似乎勾了勾,隐有笑意。

如若在笑孩童顽劣。

众人皆舒一口气,只道今日她是死里逃生,逃过一劫。朝露却不以为然,她心道死在他手中的人不计其数,连杀戒都犯的僧人,更何况区区酒肉之戒。

可后来有一回,她亲自低下身段向他敬酒,却被他毫不留情地推拒。

那时,她母族一名旧臣仕途受阻,她想拉拢此人升任高官,为己所用,借前朝势力巩固在后宫之地位。

由是,她手捧夜光杯,盛满葡萄美酒,螓首低垂,蛾眉宛转,借着三分醉态,又倚仗与国师的师徒之情,有心想求手握大权的他提点一二,大开方便之门。

她自以为说得十分高明,岂料他一改往日和颜悦色,冷冷道:

“娘娘不必大费周章。贫僧从不饮酒。”

话里有话,语带震慑。

可她不服气,当着他的面,一连饮了数杯。

最后那一杯,她已坐不稳,玉臂轻摇,花枝乱颤,仍想要从他松口答应她所请之事。

岂料举杯的细腕被他一把扣住。他的玉扳指磕得她腕骨生疼,那寸肌肤仿佛要被灼伤一般。

他用一种仿佛要将她穿透的目光直视着她,再缓缓将酒液倾倒,一滴一滴洒在她那身莲红描金的薄纱裙之上,湿了一整片鸾鸟纹绣。

寒意浸透体肤,她瞬时酒意全无,吓得细喘连连。

他终是松开了她,恢复了一贯冷漠的仪容,言辞冷峻,告诫她休要再接触她母族旧臣:

“娘娘身为宫妃,不可干于政事,更不可结党营私。此举危若累卵,有朝一日,必有倾覆之患。”

他这样的劝诫,不止一回。当时的她不闻其中深意,偏要置若罔闻,一意孤行。

可她自始至终觉得自己并非有错。她在宫中孤苦伶仃,本是被排斥的异族,想要站稳脚跟,何其不易?

不是她算计人,就是有人要算计她。她为自己谋事搏命,又何错之有?

……

身旁传来男子清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遐思:

“女施主的腿伤是如何来的?”

朝露笔尖一顿,也不管纸上晕开一大团墨,慌忙用袍角盖住伤口,生恐洛襄看出她的腿不是爬墙摔的。

是了,单单爬墙又如何会摔得如此严重。

可堂堂王女,跳舞为人取乐之事太过屈辱,她难以启齿。心中更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倔强,不想让洛襄知晓自己竟落魄至斯,已成玩物。

由是,朝露恍若未闻,不言不语,敛神在黄麻纸上继续书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