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346)

作者:烽火重燃

尤其是,当他们亲眼看到,一群六七十的老人们,竟然敢迎战数万敌军之后。

无数的外国人心中被埋下的那一颗种子,仿佛探出了尖牙。

他们渐渐开始认为,华夏能够走到今天,绝非偶然!

华夏文明,绝不是自己国家所书写的那么简单!

至于华夏人的长相,也绝不是海报和各大外媒所报道的那样!

如江逸,如汉武帝,如宫女,他们身上的,才是真正的东方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被国家的媒体愚弄了?

从他们的价值观来说,一旦发现这点,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朕为这样的后世为荣,为你所说的中国而骄傲。”

汉武帝郑重看向时空之镜,决意道:“朕要让安西铁军的辉煌,在大汉就出现!”

“朕要这支铁军,从大汉开始,永存!”

汉武帝话音落下,许多观众们瞬间期待起来。

“这就是汉武帝嘛,凡是有利于后世的,都要提前搞起来?”

“哈哈哈,绝了,我就知道,这些皇帝知道后世的事情肯定是闲不住的!”

“嗯嗯,也就是江神对话的是年老的始皇,要是对话年轻的时候,那肯定是一句又一句,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江逸对此不置可否,只继续引出下一个话题。

也是他确定的第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为后世有为青年报不平!

“陛下,晚辈想问,为何您敢于重用年仅的霍去病将军?”

“据史书记载,霍去病在年仅17岁的时候就被您任命为票姚校尉,跟随卫青南征百战,甚至还封为冠军候。”

“当然要重用年轻人!”

汉武帝十分骄傲地说道:“谁让朕当年看重的将军,只有17岁呢!”

“哈哈哈,妙啊,这就是武帝的魄力!”

“我也17岁了,求求某位大佬快来看上我吧!”

“哈哈,我真希望有一天我的老板也跟我说,谁让我看重的总经理只有21岁呢!”

屏幕前许多观众咧开了嘴角,都不由开始幻想自己飞黄腾达的生活。

“那陛下认为什么样的用人之道才是最好?”

江逸循序渐进。

汉武帝毫不犹豫:“用人,自然是要不拘一格!”

“后世当知,卫青还未受到重用时,不过只是一个马奴,朕就敢让他从军打仗,这才有了龙门大胜。”

“在朕看来,用人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规矩,功绩就是一个人最好的证明!”

要论起用人之道,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光就霍去病、张骞、卫青、主父偃等人,就足以说明武帝的眼光。

两个对外战神,一个开拓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一个发明了史上第一阳谋推恩令,各个都堪称一绝。

“若非异姓不可封王,你们后世在史书上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冠军侯这个爵位了!”

一些观众们听到这里,顿时觉得自己在霍去病面前又渺小了许多!

“妈妈呀,人家17岁封侯,是因为最高只能封侯,这也太凡尔赛了吧!”

“果然,人比人气死人啊,请求江神让我们看一看霍去病!”

“别急别急,既然对话汉武帝了,我打包票,肯定有!”

观众们兴致高昂地交流道,他们意识到,霍去病的功劳也许真的达到封王级别。

那位骠骑大将军,可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很多!

“还有朕迟早是要老的----”

汉武帝神色凝重地说道:“若是等朕老了,等这些大将们都三四十岁了,朕再去重用,那还能打匈奴嘛?!”

“若是他们一个个都从士兵做起,朕得埋没多少人才?!”

“所以,用人之道在于,发挥一个人在最好时段的最大用处,使得人尽其用!”

汉武帝毫不避讳地说道:“朕就是要让这两把尖刀,在他们最勇敢善战的年纪,直插匈奴的心脏!”

“对了,后世为何有此一问?”

汉武帝忽然有些不解地看向江逸。

第248章 后世,怎如此之难?!

“只因晚辈在后世亲身经历,并见到了太多青年之苦。”

江逸谨言道:“与陛下敢于重用年轻人不同,后世许多行业的用人制度十分完善,但在完善的同时,却也扼杀了许多青年的激情。”

“在后世的各行各业,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有功绩不够,还得熬资历,对于许多从学堂走出,并已在各自行业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而言,挡在他们升职路上的最后一道坎,便是资历。”

“取得的成绩、所从事行业的时长等,都是资历的一部分,尤其是后者,基本只能熬。”

“对于有功之人,也看资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