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1252)

作者:烽火重燃

辛弃疾遗憾之后,又像是庆幸地松了口气:

“所幸,李椿本人也算是练兵有道,他善待飞虎军将领的同时,对他们过错之处的问责也十分严厉,使飞虎军成为了一支更通技击,纪律严明的军队,飞虎军在他的手上成为了一支强劲的军队。”

“飞虎军能练成那般,虽未达到我的预期,却也算是无负我的付出。”

江逸闻言,不由想到了已经和阎王爷下棋的江薄雅。

唉,先祖也和他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只不过他还算是有上级帮忙,身后有那么亿点点人,但先祖可谓孑然一身,要想不被摘桃子太难了。

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都最容易发生,只有单纯的人想不到,没有恶心的人做不到的。

不过这李椿是不是恶意摘桃子,江逸还真没了解,反正朝廷和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生怕辛先祖立功的文臣肯定是摘了。

这还是宋孝宗时期,摘桃子都这么明目张胆,可想而知有些阴暗者的人性是何等模样?

“只是,我听闻,在孝宗去世之后,飞虎军亦渐致糜烂,即便到现在,他们也没再展现出大的作为。”

“莫非在我死后,又有能人重整了他们?”

辛弃疾越发好奇。

第922章 英雄的终章

江逸只手一挥,时空之镜凭空浮现,倾盆大雨似乎在这一瞬间被隔开,只从两边落下。

画面中,出现了开禧年宋宁宗赵扩时期的景象,周遭布满刀枪剑戟。

江逸说道:“开禧年后,宋朝压力倍增,要同时抵御蒙和金国,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一场开禧北伐。”

这次北伐前,他们还想请先祖做官来着,但朝廷压根不知道,这时候先祖病得有多严重。

不,或许,他们是知道的。

不妨再大胆一点,朝廷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着找机会整死他呢,怎么可能不知道,怕是得知他重病后,做梦都在笑!

江逸想,所谓的起用,不过是在准备北伐前,做给一些主战派和老百姓看的吧。

看!朝廷是要决意北伐的,我们都要起用辛弃疾了!

哎!

但是嘞,他自己因为病重,接受不了我们的起用,这就跟我们朝廷没啥关系了吧?

反正呢,仗肯定是要打的,诚意嘛我们也体现出来了!

至于辛弃疾,谁管他病得有多重呢?

为朝廷忙碌一生,到老了,连生病,都成了朝廷拿来利用,甚至是讽刺的工具。

你不是想要北伐嘛,我现在给你个机会,让你有个实权官当当,你倒是来朝廷啊,怎么不来?

哦!你来不了啊,那就怪不得我们了,可惜,太可惜了!

唉,现在想想,辛弃疾的苦,何止于青年和中年时期?

想想,韩侂胄之所以决意进行开禧北伐,还是辛弃疾劝的,他当时就在临安断言金国必乱必亡,朝廷应该有所行动!

韩侂胄就是听了他的话才下定决心,三思许久之后,还是决定起用他。

若这般想的话,结合当时主战派占优势的背景下,也有可能他们是真心想要起用辛弃疾,最大程度的激烈各方主战派。

只是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导致辛弃疾重病了都没人知道,这才出现了任命到达之后,辛弃疾没法赴任的尴尬局面。

给了希望,又让他在垂死前一点点绝望……

最终,他只能眼睁睁的望着北伐进行,自己却只能躺死在病榻上。

至于朝廷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江逸想,可能还得对话韩侂胄或其他人才能知道,但韩侂胄这家伙说实话完全没有对话的必要。

于是,便将这个想法抛诸脑后。

可恨的是,《宋史》在这件事上,居然还讥讽辛弃疾久不得志,为规取功名而晚节不保,不仅未体谅他暮年未伸壮志的处境,还添上强烈的政治和个人主义色彩。

作为二十五史之一,《宋史》由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的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编撰者中也不乏前宋文人。

可想而知,当时的文人对辛弃疾有多大的恶意!

再加上作为效忠元朝的中原文人,迎合元朝统治者的需求,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涉及原则,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几个硬骨头。

都说文人何苦为难文人,各行何苦为难同行,但事实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因此,我们的辛先祖何止是在生前郁郁不得志,就连死后,也有人想让他不得安宁,恨不得把他从坟里拖出来再弹劾几顿。

脑海中的思绪万千,在现实不过转瞬之间。

江逸快速回过神来,听辛弃疾说道:“北伐之事我亦知晓,可恨我垂垂老矣,身体每况愈下,已无力再为百姓再做些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