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寒贵(426)

作者:九天飞流

而苏轶昭此刻却是想到了北元府的新知府,上一任知府廖海图如愿升迁了,已经调至京城为官,任太常寺少卿。

虽然还是个正四品官职,属于平调,但京官可不是地方官能比拟的。

心中这位新知府,名为严守,原是下等府浏阳府的知府,此次是官升一级。

严守并无世家背景,目前来看也无派系。

得知今日升堂审理此案,衙门外人满为患,围地水泄不通。事关乡试,文人们都十分重视,就连百姓都来凑了热闹。

苏轶昭他们到的时候,严守已经端坐在堂前。见着苏轶昭进来,面色十分和善,并未有什么异常。

甚至还与二老太爷相互见礼,对苏轶昭也是和颜悦色。

如今真相不明,苏轶昭还是举人身份,严守便直接给了座,让坐于下首,等待考官们前来。

其实此次审理,不过是审讯苏轶昭一人罢了!

另一方是几位考官,本就是朝廷官员,凭严守的身份,不定罪之前,根本不能耐他们何。

苏轶昭自然不惧怕什么,只是担心严守怕得罪人,拿捏不住那些官员。

果然,苏轶昭他们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几位考官才姗姗来迟。

考官们相继进入公堂与苏轶昭对峙,苏轶昭也立刻站到了堂前,不敢托大。

不过讯问期间,大多都是听他们说,苏轶昭只需在一旁听着,等最后才轮到她解释。

苏轶珏听了半晌,发觉目前的形势对苏轶昭很是不利。

首先是几位同考官,一上堂便坐在下首,身份地位超然。

他们不负责批阅策问,只说苏轶昭前二场所作文章不错,对策问是一概不知的。

而批阅策问的同考官,一人是林教谕,只是他与前日已经离开了府城,回自己的家乡了。

第二位则是方教谕,不过他叙述当时苏轶昭的文章并非他批阅的,上面也没有他的批语,因此也不知详情。

之后便是编修贺百盛,苏轶昭的文章是无论如何要过他的手的,因此不好推脱。

不过这位叙述之时吞吞吐吐,只说与坊市中流传的文章并不相同。

严守便问其中内容,甚至还将十几篇文章放在他面前,让他挑出苏轶昭所作那篇。

“贺大人不妨仔细看看,乡试尤为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皇上怪罪下来,就连本官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严守的意思很明确,我跑不了,你身为主考官就更跑不了。

他不知道真相如何,其实也可以说不关心真相如何,但此事决不能牵连到他。

贺百盛的目光在其中一篇上划过,而后眼中闪过挣扎之色。

苏轶昭仔细观察着对方的神色,而后了然于胸。

“这?乡试五千多名考生,又是连考三场,如果又过了这么多时日,还真有些记不清了。”

贺百盛朝着严守歉意地拱了拱手,而后走至一旁。

“大人,不知可否容学生说几句?”苏轶昭突然上前,对严守问道。

严守点头,这也不能不准当事人说话不是?

“学生斗胆问贺大人,若是一名考生所作文章涉及不满朝政,不满帝王,有厌世之嫌,敢问大人是否会印象深刻?”

苏轶昭转身看向贺百盛,这就是官官相护吧?她今日当真是见识了。

“这?若是连日来批阅文章,精神极度疲乏,有疏漏之处也是可以谅解的嘛!”

苏轶昭心下冷笑,这是要推卸到底了!这个贺百盛,是两边都不想得罪呢!

二老太爷急得面色有些发白,心中更是懊悔不已。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拦着苏轶昭,第二名不是挺好?就会作妖。

“那不如请两位主考官上堂。”见贺百盛的嘴如同禁闭的蚌壳,严守也失了耐性,于是道。

首先上堂的是主考官祁彬,此人目前任翰林院修撰。

他一上堂,很快就挑出了其中一篇,“正是这篇了。”

严守将文章拿来一看,而后看向苏轶昭的目光中带着异常。

“祁修撰,你确定是这篇?”

祁彬很肯定地点了点头,“的确是!苏轶昭的第二名,正是下官与任大人共同商议的。”

他说着,而后看向苏轶昭的眼神中带着恨铁不成钢。

“当时下官和任大人觉得这名考生才华横溢,若只看之前的,那便是当之无愧的解元,可当看到最后那篇文章,下官却只能深深地叹息。”

“因实在爱惜他的才华,不忍他被埋没,因此才给了第二,说来也是破格了。”

祁彬看着苏轶昭的眼神中满是痛心疾首,“如今再看苏轶昭小小年纪,便也能理解了。少不更事,容易误入歧途。”

他摇头叹息,“他自持才华横溢,不服得了第二,下官绝对能理解。然而只注重才学,却忽略道德品行,却是与圣人之训相悖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