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寒贵(341)

作者:九天飞流

没想到对方皱着眉头,看似遇到了难题的模样,居然还过了第一场。

对面的考生见着苏轶昭今日换了糕点,吃地唇齿留香,不禁又咽了咽口水。

他恨恨地咬了一口手里的白面馒头,只觉得今日斥巨资买的白面馒头,一点也不香了。

苏轶昭哪里知道人家在想什么?她只是看见对面今日也换了口味,顿时觉得自己换个口味,乃是明智之举。

最后一道经题苏轶昭答得很是轻松,只在下晌花了一个时辰,她就写完了。

将卷子仔仔细细检查了两遍之后,苏轶昭又拉响了铃。

众学子不禁从卷子上抬起头,向号舍外探了一眼。

只见日头正当中,一点也没有下山的迹象。

“不用说,肯定又是苏轶昭!没想到他一次比一次早,我这还没写完四书题呢!”

众人心中不由得一阵怨愤,接着便埋头更加奋笔疾书。

苏轶昭不管这些人怎么想,等卷子被弥封带走之后,她就拎起考篮,施施然往龙门外走去。

时隔两日,一大早,第二场的榜单便新鲜出炉了,这次苏轶昭他们只在茶楼等着随从禀报。

“唉!这次榜一依旧是苏轶昭,不得不说,此子确实有几分本事。”

有的考生看见榜一不变,忍不住感慨万千。

“你没听说吗?这苏轶昭在京城可是名声尽显呢!之前书院的山长想收他为徒,只可惜当时苏轶昭已经拜李师为师,山长还扼腕,痛心疾首呢!”

“你是说奉天书院的山长吗?”有人震惊地问道。

“可不是?正是前太傅朱大人!”有人说着,还啧啧出声。

“这朱大人可是当今皇帝未登基之前的恩师啊!如今皇上还十分敬重他,虽说已经致仕,但常在御书房行走。”

这人大吃一惊,拉着刚才说话那人,不敢置信地道。

“之前还传言说他不想再收弟子了,没想到还是动了心。若是收了苏轶昭,那就是关门弟子啊!与皇上乃是师兄弟?这?”

“欸~不可妄言!不过也是苏轶昭没福分了,偏偏拜了李师为师,当真是憾事。”

这人嘴上说着可惜,可面上却满是幸灾乐祸。

“不过,这朱大人的长子可是吏部右侍郎,自诩纯臣,难不成朱家是有什么念头了?”一人突然道。

众人闻言疑惑不已,“朱家能有什么念头?与此事又有何干?”

第260章 连环计

那人翻了个白眼,“苏家的姻亲是谁?不用我多说吧?”

众人一阵思索,有人顿时恍然大悟,“兄台一语惊醒梦中人呐!”

有人出身寒门,对世家之间的事知之甚少,于是连忙追问起来。

一人躲在暗处,看众人对苏轶昭议论纷纷,便勾起了唇角。

苏轶昭还不知这些人对她的议论,此次初覆淘汰至二百零二人,苏家三兄弟还在榜上,是件大喜事。

不过苏轶梁的名次在一百六十七名,比之前那场降低了不少。

等下一场,他若是再不往前提升名次,他就得面临落榜的危险。

苏轶珏此次发挥很稳定,还前进了一名,乃是第八。

相较于苏轶昭和苏轶珏的轻松,苏轶梁只能带着沉重的心情再次下场。

这一场是再覆,依旧是贴经十道,试四书文一篇,后面则是律赋一篇。

略过贴经,苏轶昭看向后面的四书文题。今日出题,依旧是中规中矩。

“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出自《中庸》,苏轶昭对这句很熟悉,不假思索,便知出处。

“理无所殊事,无不可一诚之所为也。”

苏轶昭思忖片刻,便在草稿纸上写下破题,而后她看向了律赋题。

没有既定的题材,自作律赋一篇。

苏轶昭沉思良久,还是打算赋梅。

一来应景,二来也无需深入,以三四百字完结。

这一场,比之前略微多了一点难度。苏文卿在诗词上比较有天赋,因此教她最多的便是律赋和诗词。

至于策问这些,还是李授之教导地多一些。

苏轶昭对于贴经已经驾轻就熟,这次使用的时间比上两次更短。

律赋有些麻烦,苏轶昭得将时间留给它。

至于四书题,苏轶昭的把握较大。将前面的题目完成之后,还未到午饭的时间。

另拿了张草稿纸,苏轶昭便打算开始构思律赋了。

......

“大人,外面有不少苏公子的传言!”一名小厮看着坐在书案之后的男子,恭敬地禀报道。

“都说些什么?”杨福新端起茶碗,而后问道。

苏轶昭此次下场,他也十分关注。

不管是之前苏轶昭与自家孙女共患难且一起获救,还是苏轶昭父子在船上神断案相助,他都获益匪浅。

同类小说推荐: